于占河
摘要: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技能類的人才越來越受到行業的歡迎。各類高職院校根據市場和社會的要求,重點加大對學生的技能培訓,積極探索學生的技能和理論知識共同增長的道路,工學結合就是目前高職學校培養自動化人才的主要手段之一。雖然工學結合的道路在高職學校的人才培養工作上取得一定的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高職學校應該積極解決存在的問題,使人才的培養工作得到更順利的開展。
關鍵詞:高職學校 自動化專業 工學結合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11-0157-01
工學結合使高職學校的自動化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實現專業的操作。工學結合是目前高職學校針對自動化人才的培養提出的一條可行性道路,工學結合可以使學生在學校求職期間深入工廠等實際工作場所進行操作,使學生的自動化知識水平增強,操作能力提升。高職學校在進行工學結合的探索中存在一些問題,應該積極解決,使工學結合的道路越走越順,使自動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實現同步的增長。
一、工學結合的科學理念
(一)由來
該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期,英國桑得蘭德技術學院工程系和土木建筑系于1903年開始實施的“三明治”教育模式。[1]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這種教育模式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各個國家都在積極探索工學結合對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優勢。
(二)工學結合給學生帶來的積極作用
工學結合的理念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依然為各學校采用,主要是依靠它獨特的理念——職業導向。以職業為主導,面向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好地實現就業。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給學生的發展帶來很多積極的作用:為學生提供實際操作的平臺,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減輕部分家庭困難學生的生活壓力,因為工學結合可以在實際的工作中獲取相應的勞動報酬;通過“工”提升了學生的自動化水平,強化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競爭能力,使學生在勞動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通過實踐可以提早鍛煉學生的社會環境和工作的適應力,擴大學生的專業層面和社會視野。
二、目前高職學校在工學結合道路上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實踐的方式過于簡單
有的高職學校在針對自動化人才的培養上對學生的實踐能力鍛煉較少,學生的實際操作機會少,動手能力不強。很多高職學校在安排自動化學生實踐時,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動手機會,很多合作的單位或是工廠在實際的操作中,對學生的專業能力要求較低,學生的專業能力不能得到較好的鍛煉,影響學生專業素質的提升。自動化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高職學校應該做好合作單位的選擇,使學生的
專業知識得到充足的實際鍛煉。
(二)實際教學的內容不適應社會最新專業要求
很多高職學校的自動化教材的選擇是數年沿襲下來的,沒有針對社會的實際需求更改教材,所以出現實際教學的內容不適應社會對人才的最新要求的情況。近些年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使自動化專業出現了很多新的知識,而一些高職學校課本上的自動化知識嚴重落后于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需要 [2],不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三、如何實現工學結合道路更好發展
(一)為學生創建更多的專業實踐
自動化人才的成長需要進行不斷的專業實踐,使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中更好地體現。高職學校在走工學培養的道路上,應該根據學校的實際和所在城市的發展情況為學生創建更多的實踐機會。首先,學校可以加大教育資金的投入,在學校內部建設實驗室,讓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得到更多的實驗操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3]其次,學校可以加大與合作單位的聯系,通過溝通讓合作單位加大對學生的技術管理,讓學生在實際的工作中掌握更高的專業水準。
(二)根據社會需求更改教材
自動化教材的選擇應該根據社會對該專業的具體要求和技術的發展水平進行更改,教材的內容應該適應時代的最新要求。學校應該根據社會對自動化的發展需要進行教材的征訂,教師應該根據最新教材的內容對學生進行專業知識的講解,讓學生的知識水平適應社會的需求。
四、結論
工學結合是目前高職學校針對自動化人才的培養提出的一條可行性道路,在實際的發展中,學校應該根據時代的最新要求進行教材的改革,使學生接受最先進的理論知識。同時,學校應該加大合作單位對學生的考核,讓學生在工廠實踐的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按照專業的技術要求去完成每一項工作,最終使學生的專業操作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馬瑩瑩.高職自動化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探究[J].無線互聯科技,2014,11:211.
[2]張音宇.高職商貿類專業思想政治教育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融合[J].廣州職業教育論壇,2012,05:56-59+64.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