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鳳萍
研究性學習是開展教育改革以來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甚至有利于學生終生發展,以回應素質教育的時代呼喚。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如何開展初中音樂研究性學習;如何有效地解決研究性學習中的問題,是很值得探究的。
一、改變學習方式,培養音樂研究性學習的興趣
初中音樂研究性學習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它不同于研究型課程,較為開放,較為自由。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第一、激發好奇心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興趣。采用“啟發式”,激發興趣;設置疑問,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打開學生思路、激發好奇心,培養音樂研究性學習的興趣。音樂學科的研究性問題常常可以從多方面來發掘。
1、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通過啟發、置疑、音樂名人佚事的介紹和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來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同學們最喜歡什么音樂?誰是你最崇拜的音樂家或歌星?你為什么喜歡流行音樂?等等。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延伸,學生們往往會提出課本上沒有的、更多更廣的音樂話題。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對音樂主動探索和發現問題的興趣。
2、從學生年齡特點、個人興趣愛好出發引出課題。如:校園民謠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影視主題音樂與生活、交響曲等等。
3、從音樂學科本身的知識性來探究問題。如:音樂的調性、曲式與體裁,音樂的隱性標題等等,鼓勵學生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課題。
4、從學科綜合功能出發研討問題。如音樂作品的內涵情感、音樂作品的時代背景;音樂與生活、音樂、文學和歷史、音樂的歷史、發展與未來、民歌與本土音樂等等。
第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積極創新的精神、實踐能力、表現自我的特質,是十分有利于學生乃至長大成人后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有所創新和成就的重要心理品質。只要是與學生現實生活相聯系,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就可以作為研究的課題。研究課題應由學生合作自主地置疑、設計、調查、探究。在研究的過程中,教師應成為學生的導師、朋友和伙伴。在音樂研究性學習活動初期,教師對活動的目的、內容、意義要闡述明確,要正確地引導學生如何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如何制定研究性學習方案、如何探究和實施研究性學習方案、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總結。在音樂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隨時解決學生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但不要左右學生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們覺得你是他們心目中最信賴的朋友和伙伴。
二、改變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進行音樂研究性學習
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探究型合作學習。它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在音樂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的獲取與交流將是信息時代公民的生命,與他人的友好合作是信息時代發展的重要基礎。
在研究學習中應提倡同學間的討論與交流、互相提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究和探究中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們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能使學生明白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成功,每個學生必須在小組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小組成員之間是“沉浮與共”的關系。學生在自主的討論和制定研究性學習方案、自覺的探究和實施研究性學習方案、自主的、自覺的發揮學生之間的互助精神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的形成探索生命奧秘的小集體。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目的是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要把自己視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
三、音樂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步驟設計
1、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教師要設置選題情境,提出假設、提出問題,為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提供入門線索。
中學生對作詞、作曲家們的建議是:主題可以由學生單獨或者幾人合作自己選擇和確定;也可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選擇。如:①發動全班每個同學都寫出自己最想了解和探究的問題。②由本班音樂研究性學習領導小組成員開會討論從中選出本班研究性學習的候選主題;經過討論選出了七個候選主題,包括:關于宗教音樂、關于湘劇、關于流行音樂、關于中國古典音樂、關于街頭音樂、關于歌舞劇音樂、關于西方音樂。③全班同學對候選主題進行投票。④根據投票結果,決定本班研究主題為:關于西方音樂。⑤確定小課題、分組和確定研究性學習小組負責人。小課題包括:西方音樂的起源和發展、西方音樂的分類(古典、現代)、西方樂器的種類及構成、西方音樂的特點、西方音樂在國際市場的價值。選題后,填寫音樂研究性課題認定申請表,包括:申報人班級、申報人姓名、課題名稱、研究的可行性等等。
2、制定研究性學習方案。由學生自主設計。學習方案包括課題名稱、研究的過程計劃、必要的條件準備、時間表、預期的研究結果、課題組成員各自承擔的研究任務等等。如:“當代中學生音樂空間的探究”:確定研究課題;做出假設,擬定研究的過程計劃和必要的條件準備:第一階段:搜集資料一記錄現象數據;第二階段:處理和分析數據—得出結論;第三階段:撰寫研究報告;第四階段:展示研究結果——自我評價。課題組成員各自承擔的研究任務:搜集文字資料、音像資料、做出問卷調查、處理和分析數據等。
3、探究和實施音樂研究性學習方案。具體研究過程的活動包括:調查、觀察、利用各種途徑解決問題所需的數據和信息、到圖書館、互聯網上進行文獻檢索與收集、資料(包括音像)、以及撰寫研究報告、論文等方面。
4、音樂研究性學習的總結。將上述進行綜合歸納,將得到的相關結論和成果進行相互交流,接受相關專家和人們的評價與指導,以期獲得研究性學習的動力和經驗。包括總結、結果分析與評價、交流、甚至答辯等活動。如撰寫一篇新聞、完成一份報告、寫一篇論文、創作一段音樂、一部音樂短劇等,進行有聲有色的交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