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利娜(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3)
石油化工行業EPC合同費用索賠的博弈分析
鄭利娜(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洛陽 471003)
EPC合同模式下,對于施工過程中出現的索賠分歧,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雙方通常很難達成一致意見。為保證工程結算順利完成,減小結算時的工作量,選擇一種科學的機制來約束總承包和分包單位的行為迫在眉睫,博弈論是解決該問題的有效辦法。通過博弈論的分析,為總承包單位的費用控制提供理論支持,并提出有效的建議。
總承包;索賠;博弈;費用控制
在石油化工工程建設項目中,多采用EPC總承包模式。通常總承包項目合同費用的簽訂形式為:根據批復的基礎設計概算,業主的降價壓點。總承包單位跟分包單位的施工合同的簽訂通常也多為降價壓點的總價合同。這種合同模式通常合同內部分的結算工作相對比較簡單。但由于該承包合同模式承包商承擔的風險較大,既要承擔工程量的風險,又要承擔價格的風險。為了獲得更多利潤,分包單位會在施工過程中,尋求更多機會進行工程索賠。而總承包單位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會想方設法盡量減少工程索賠。因此這樣就出現了在工程結算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工程扯皮現象。總、分包雙方這種目標不一致,造成雙方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的利益沖突,最終造成雙方意見不一、難以很好協調的局面。因此,為保證工程結算順利完成,減小結算時的工程量,選擇一種科學的機制來約束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的行為迫在眉睫,博弈論是解決該問題的有效辦法。本文全面分析結算過程中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之間的利益博弈關系,利用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模型,分析不同條件下分包單位與總承包單位的選擇和行為,為總承包單位對分包單位提出的索賠做出正確的對策提供理論支持。
博弈論又稱對策論,是研究各決策主體在給定信息結構下,如何決策能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以及對不同決策主體之間的均衡。
在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中,存在分包單位知道而總承包單位未知的自認信息。
用A={a1,a2}表示總承包單位的行動空間:假定a=a1表示總承包單位在收到分包單位的索賠后進行例行性核查,核查成本為v1;a= a2標示總承包單位對分包單位所提出的索賠方案進行深入核查,核查成本為v2。通常v1 用B={b1,b2}表示分包單位的行動空間:假定b=b1表示分包單位提出的索賠為實際發生額,索賠額為s1;a=a2表示分包單位提出的索賠比實際發生額高,或者分包商提出了本來不應該索賠的項目,統一稱為欺詐索賠[1]。索賠額為s2。同常s1 假設對于分包單位的超額索賠,總承包單位的例行性核查檢查不出來,只有在深入性檢查中才能查出,一經查出,索賠額按實際發生額s1賠付。 如果總承包單位發現了分包單位提出的索賠比實際發生額高,或者分包單位提出了本來不應該索賠的項目,則總承包單位對分包單位的印象分降低,這可能會導致分包單位在以后項目中從總承包單位獲得分包成功率降低。假設這種因素以貨幣形式表現,理解為是對分包單位的懲罰[2]。這種懲罰用f表示。 總承包單位的成本分析[2]: 總承包單位決策 分包方決策索賠額為實際發生額索賠b1索賠額為欺詐索賠b2例行性核查a1v1+s1v1+s2深入性核查a2v2+s1v2-f+s1 假設總承包單位進行例行性核查的概率為x,則進行深入性核查的概率為1-x;分包單位按實際發生額索賠的概率為y,則欺詐索賠的概率為1-y。 很明顯,在分包單位如實索賠的情況下,總承包單位的例行性核查的成本明顯低于深入性核查。但是在欺詐索賠的情況下,總承包單位的決策取決于分包單位的欺詐額度以及對分包單位的懲罰額度。 對于總承包單位的成本期望值為: 令dEa/dy=0.得到:x=f/(f+s1+s2) 令dEa/dx=0,得到:y=f/(f+s2-s1+v1-v2) 由此可得當總承包單位以f/(f+s1+s2),分包單位以f/ (f+s2-s1+v1-v2)進行索賠決策時,總承包單位的決策可以達到最優。 假設當v1=10,v2=20,s1=200,s2=300,f=100時,x=0.17,y=0.53;當f=50時,x=0.09,y=0.35;當f=200時,x=0.28,y=0.69;經分析得,f越大,分包單位按實際發生額索賠的概率越高,即:如果總承包單位把發現分包單位提供欺詐索賠的懲罰提高,則分包單位提供欺詐索賠的概率越低。同時,因為對分包單位的懲罰提高,一旦發現分包單位為欺詐索賠,懲罰成功,就意味著總包單位的成本就會降低,因此這樣更有利于調動總承包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對工程費用管理的積極性,有利于總承包單位工程項目的費用控制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某項目的消防控制室改造工程中,施工過程中共發生設計變更21份,上報金額為59.32萬,審后金額為43.45萬,工程簽證為37分,上報金額為64.8萬,審后金額為32.69萬元,其中有一份關于消防水箱拆除工作,施工單位以招標文件描述不清為由,索賠4.8萬元。其實在實際招標過程中,總承包單位組織各家投標單位進行現場踏勘,并對各家投標單位在踏勘過程及研究投標文件的過程中進行過統一答疑,理論上講,一個有經驗的分包單位對消防水箱工作的拆除工作的難易程度經過現場踏勘應該有一個合理的分析及判斷,并會做出合理的報價。但在該項目中分包單位對該水箱的報價過低,明顯屬于施工單位的報價失誤。(或者可以理解為該分包單位在投標報價階段進行的投標報價技巧利用),對于固定總價合同,分包單位既要承擔工程量的風險,又承擔價格的風險,不能進行索賠。在實際工作中,分包單位提出要索賠,經過總包單位的費用控制的嚴格審查,發現該份簽證單的費用不符合索賠要求,屬于施工單位的欺詐索陪,索賠不成立,審后金額為0元。并且通過這次費用管理,總包單位認為分包單位有故意壓低投標報價而取得中標資格,然后通過索賠獲得更多利益的嫌疑,對分包單位的形象分降低,相當于給分包單位懲罰,因此在以后的工程索賠發生時,總包單位審核力度更大,費用控制工作要求更加嚴格。最終使得分包單位想通過索賠獲得更多利益的想法不能得逞。 通過以上研究表明,在石油化工行業的EPC合同中,總承包單位費用控制工作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要求總承包單位在工程招標及合同簽訂階段,對以后實際工作中可能發生的工程簽證及變更有更好的預估,并在合同中約定好解決辦法,把索賠機率降到最低,更大大減少了欺詐索賠的發生。 (2)要求總承包單位與分包的合同簽訂形式的改變。比如采用工程量清單計價,可以有效進行量、價的風險分擔。分包單位的風險減小,欺詐索賠的費用及機率也會降低。 (3)要求總承包單位重視全過程費用控制工作。特別是重視施工階段的費用控制工作,加大對施工過程中的費用控制工作的投入。雖然施工階段的費用控制工作對總費用的費用影響,相比設計、采購階段的影響較小,但是如果忽略掉,這無形給分包單位進行欺詐索賠提供的更多的機會。 (4)要求對分包單位的欺詐索賠進行經濟懲罰。僅僅是印象分降低,對于習慣靠索賠盈利的分包單位來說,懲罰較小,往往起不到警示作用。 (5)在反欺詐索賠的審核工作中,總承包單位費用控制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要求提高。通常分包單位的欺詐索賠比較隱蔽,需要更高素質的費用控制人員,這樣在審核工作中能更多的發現分包單位的欺詐行為。 [1]易建芝,盛松濤,鐘姍姍.不對稱信息下大型水利水電工程業主索賠管理研究[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3,11(3):185-188. [2]宋暉,成虎.夸大建設工程實際損失的索賠欺詐博弈研究[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6,28(6):120-123. [3]洪偉民.建設工程索賠決策的博弈分析[J].港工技術,2008,(1):37-39. [4]李叢蔚,唐躍剛,劉展宏.國際工程管理中索賠的博弈分析[J].建筑經濟研究探索,2006,12:44-46. 鄭利娜,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經濟師,研究方向:石油化工項目可研估算、設計概算、施工階段費用控制、竣工結算等工作。2 索賠模型分析


3 實例研究
4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