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煒
摘要: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科技的發展,中國建筑業取得了重大進展,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 重要貢獻。在建筑業中,建筑的基本質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確定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文章將主要檢查 和分析建筑工程基礎的施工過程。
關鍵詞: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質量;措施
中圖分類號:TU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06-0084-01
前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人口繼續增加,人均土地使用 開始下降,建筑物向更高標準發展,基礎設施監管日益嚴格。工程 基礎是在最低點支持所有重力并將這些力量傳遞給基礎。施工完成 后。如果出現問題,就不可避免地導致整個工程的問題,有時會造 成非常嚴重的問題。因此,有必要探討基礎工程問題,并提出相應 的對策。
1.基建的具體狀態分析
1.1 關于軸線位置偏移
基礎的軸向位移意味著基礎從軸線偏離。基礎的軸向位移經常 發生在建筑物的內部水平墻內這將導致上墻和基礎的偏心壓力,影 響整個結構的機械性能。由于基礎通常建立在縱向墻和山墻的基礎 上,當橫向墻的基礎鋪設時,在基礎溝槽中間的線是在縱向墻的基 礎上放置的,此時,它將有非常嚴重的偏差。一些控制樁沒有受到 嚴密保護并且被施工接觸工人或車輛,導致位置變動。
1.2 關于高度
當局部地基鋪設在內層時,通常情況下高度不在同一平面上。
當局部基礎高度較大時,上墻立面的控制會受到影響。基礎的變化 很大,影響了基礎砌體的高程控制。
1.3 關于防潮層
如果存在間隙或未經過仔細施加,則不會阻止水沿著基礎上升
并影響墻壁。在施工之前,如果沒有去除表面層,對場地和地面之 間的連接具有許多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在表面上進行活動而沒有積 極維護,則由于先前的活動(例如脫水)而產生差距。在冬季,由 于霜凍裂縫,它無法達到其作用。
2.建筑工程基礎施工質量控制措施 2.1 加強施工現場管理
施工檢查的目的是檢查施工條件是否滿足,是否可以定期連續 施工,是否保證工程質量。項目實施計劃和施工計劃是否得到確認, 檢驗頻率和方法是否明顯。無論是現場的材料,機械,設備,控制人員,測試設備是否準備好,放樣標準測試,施工圖等所需的基本數據。每個工作程序必須采取措施以滿足資格要求,并且可以立即開始工作程序的構建。應符合合同內容中包含的子條目圖紙和工程 量清單:施工方法和工藝規定的技術規范應協調,檢驗應符合驗收 標準,檢驗頻率和檢驗合同:工藝檢驗應采用方框圖的形式。應完成相應的檢查記錄,檢查應按規定的程序和要求進行,并在簽署驗收記錄后進行審批。控制的具體要求是:項目完成后,自檢人員將 再次對系統進行自檢,收集每個過程的檢查記錄以及測量和抽樣測 試的結果,然后提交。材料和機械設備的檢驗主要是檢查成品和材料是否有可靠的保護措施,是否實施和有效控制不會造成損壞或變質的問題。檢查技術條件確保機械設備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對施工質量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后續檢查。
2.2 加強測量控制。
在工程基礎設施建設階段,精確的工程測量技術是基樁施工的
必要條件。根據施工規范,承載平臺樁位的允許偏差較小。對于土方開挖和底部基礎施工根據設計要求,在底板,承重平臺和底梁上 挖掘土方,避免劃傷工作面下的土層。因此,細致的測量工作可以控制土方的深度和位置。避免過度挖掘和隨機挖掘。此外,對于結構復雜,面積大的工程項目,只有細致的測量和線路設置才能保證 墻壁的質量。
2.3 樁基施工要求
使用打樁機時,樁與樁架之間的垂直距離不應超過 4 米,偏差距離不應超過 250 米。這個疊層應該用兩個或多個電纜連接這一堆 東西應該通過手動控制來穩定。錘子應該被抬起到一個特定的位置 并牢固地固定在樁的前面以防止它掉落。起吊點必須正確,速度應 該是均勻的,樁身應穩固,必要時應在樁架上設置電纜。拆除樁的 附著物,吊裝人員后,禁止人員在樁下通過。當起重機樁和移動樁 受到擾動時,樁應停止。樁頭嚴重損壞,樁錘嚴重回彈等應停止錘擊。應采取措施繼續工作。樁錘和樁應位于同一軸線上。拆除樁時, 應選擇合適的繩扣。在操作過程中,力必須緩慢增加,并且必須始終觀察樁架和鋼絲繩的變化。挖掘后,必須填充地面孔。將樁管下沉到設計深度后,應檢查樁管或混凝土。耳環和底盤上的彈簧螺絲用鋼絲繩固定,以防止在受傷時破損。當耳環掉落時,必須使用控制線防止其自由下落。如果管子被樁拉出,請涂抹在將混凝土澆注到鉆孔樁中之前,應將閥蓋放置在孔口處。在操作過程中,任何人都不允許進入落錘區域。以防止鉆機突然倒塌或鉆機突然倒塌造成 的事故。
3.施工過程中質量管理
3.1 建立質量保障體系
在施工期間,各單位應嚴格遵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做好自身 工作,確保施工質量。施工單位必須建立質量保證責任制,要求施 工單位實施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工作完成后,如果發生重大工程 質量事故,責任人必須承擔責任。另一方面,鼓勵用戶對建設項目 提出建議,以便施工隊伍可以總結經驗教訓并將其應用到未來的項 目中,以提高建設項目的質量。在提高科技水平的基礎上,建設團 隊還可以開展質量控制工作,解決質量問題,提高工程質量。
3.2 加強驗收工作的頻率
施工期間,施工單位應進行自檢,全時質量檢驗和移交檢查,
并由主管進行檢查。每個檢驗審批和子項目都要嚴格監督。對于隱 蔽工程,建設單位應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并進行檢查記錄, 確保沒有質量危害。質量檢驗員應跟蹤施工過程的每一步,絕不容 忍不合格的檢驗和批次出現,子項目未履行監督職責的,必須受到 嚴厲處罰。情節嚴重的,應當追究其法律責任。
3.3 提高施工人員素質
建設工程質量與工人密切相關。為了加強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
必須建立一支專業技能高,政治素質高的施工隊伍。施工單位必須 培養每個人參與施工。管理和實際操作,提高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的 綜合能力和實際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作為管理者,你應該有 勇氣進取,從錯誤中學習,快速吸收新事物,提高團隊的整體指標。 管理者不應局限于狹窄的接受和監督空間,而應充分參與整個管理 體系,努力指導整體工作。
結束語
本文主要研究和分析了建筑工程的基本建設過程。首先,闡述
了當前建設項目的基本建設,并指出了相應的共同質量問題。建設 工程基礎設施的質量控制措施是:從三個方面進行了分析:有效加 強施工現場管理,有效加強了測量控制和樁基施工要求。希望我們 的研究能夠為讀者提供參考和幫助。
參考文獻
[1]鞏玉胂.工程質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8,34(2):236~
237.
[2]侍倩.高層建筑基礎工程[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3]朱永祥.地基基礎工程施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