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摘要:市政工程是一項社會公益性較強的建設工程,工程質量的優劣,關系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對人們的日常生活 和交通暢通、安全生產等方面關系密切。
關鍵詞: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V5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178(2018)19-0122-01
隨時城市建設的高度發展,始市政工程中對于質量的控制顯得 特別重要,因此對于“工程項目管理”的大面積應用,使得城市建 設的質量問題被嚴格的把關,并且取得了在經濟上和社會上的雙重 豐收,但是一些規模不夠完善導致的問題仍然是存在的。
1 影響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因素
1.1 內因
1.1.2 施工中“機械設備”的因素。市政工程施工是一個大量
投入機械化的一個項目,因為社會發展要求提高,施工的自動化水 平要求也提升了,因此機械設備的質量和操作性能間接的影響著施 工質量,機械設備與施工環境匹配度越高,對于市政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就會越大。因此對于機械設備的選購上應該把重點放在科技 水平卓越,可用性高,易學易操作上來,定期的對機械設備進行保 養和維護,減少損壞度,提高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工 程施工質量。
1.1.3 “原材料”的因素。在市政工程建設中,原材料的選用
可謂是比上面兩點提出的因素更為直接,一個建設項目質量的好壞,
要看這個項目中所選用的原材料是否在質量上可以滿足施工標準, 材料過于單一化,選擇余地少的可憐對于施工單位來講是個不可逆 轉的弊端,這樣很容易提高工程事故的發生頻率,要對項目質量進 行有效的,就要有效的從原材料的選用上進行有效的控制。
1.2 外因
1.2.1 “方法”的因素。對于方法因素的闡述,不得不對其進
行解釋,方法既包括了施工方面的方案、技術、工藝的取舍,也包 括了對后續的人員組織、檢測,設計等的選擇。對于施工方案的合 理選擇是工程施工質量和效率,另外還有投資的直接影響因素。這 三個大的控制目標是否能夠妥善的完成,必須對施工方案進行有效 合理的把控。因此應該將設計理念充分的與實際相結合,通過多種 渠道了解分析施工現場的機械設備自動化水平,管理人員的素質程 度,還有工程投資額度范圍,了解一切必要且充分條件之后,進行 操作,能更好的節約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質量監控。
1.2.2 “環境”的因素。“環境”因素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外在 質量監控因素,是不容被忽視掉的一點。結合實際情況來講,環境 的復雜性又是會給我們進行施工工程質量控制帶來麻煩,因為我們 要考慮技術環境,管理環境,施工地點的環境等等。如果某項工程 項目要求被建立在過于嚴寒的地方或者是酷暑的地方,這種對惡劣環境的抵抗,對于施工建設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根據環境特點 展開強有力的施工建設方案尤為的重要,政府也應該加強宏觀調控,在外部的政治環境進行工程項目的監控,也是有利于提高工程施工
質量的。
2 市政工程施工的質量控制分析
2.1 對于承辦人員的把關
在市政府決定進行市政工程的時候,對于承辦單位要進行嚴格
的把控,對于承包商的技術能力,以前的工作成果、工作態度以及 業內的評價都應該以有一整套完整的評價體系。負責人的承包單位 是對于工程質量的前提和保證,拒絕腐敗現象的發生。施工隊伍應 當按照政府相關規整制度進行作業,并接受市政相關工作人員的監 督和檢查,對于工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更正,對于下屬的工作人員的招聘,要有嚴格的把關。市政在進行驗收工程的時候,也 要嚴格把關及時檢查。
2.2 對于工程結構框架的建構
市政工程從開始到結束基本來說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特別是一
些大的工程建設,很多時候都是進行分段負責,由不同的承包商來 完成某一部分的工作。例如城市的道路建設,在道路建設是一個施 工商,在建設完成之后,路兩旁的綠化建設則是由另外一個施工團 隊來進行。所以必須要建立一個系統的組織框架讓整體的工程都可 以有序的進行,不可雜亂無章。對于每個項目,都應該有專門的工 程師,現場進行監督,并且每個項目都應當有專門的經理來負責這 個項目的進行。最后,市政部分應當有統一的決策部門和工程部, 對于整個工程的施工進度都有一個明確的把握。每個具體工程的經 理都應當及時向市政部門的決策部道明現階段的工程進展情況,預 計完成情況以及最后交付情況,對于質量監督是否合格。這樣決策 部門就可以了解工程的情況。這種結構體系是非常有必要建立的。
2.3 完善政府部門監督
政府有關部門對于市政工程的監督以及驗收工作應當更進一步
的完善,更多從行政化脫離出來―――因為行政化的監督模式有可 能導致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懈怠,工作不負責―――從而走向 市場化的監督方式。在國外,典型的是德國,政府委托給質監公司 進行的;像法國則采取的是保險公司委托質監公司來進行質量監督 度,保險公司根據承包商的業績、信譽、經濟實力,確定檢查公司 人員的安排和投保額度。這兩種市場化的監督驗收都可以被我國來 借鑒,走向市場化的監督模式可以更加的有利于監督結果,市場的 最為核心就是優勝劣汰,只有相關企業的質檢能力高,成果好才可 以更好的發展,所以市場化必然會導致質監公司更為努力的進行監 督。而行政化往往會因為行政的各個因素發生監督的懈怠,不負責 任,拖沓的情況的發生,我國已經有很多這樣例子的報道。
2.4 做好材料管理工作
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因為施工材料的質量和施工技術水平問
題經常會導致路面出現蜂窩、裂縫、麻面等質量問題,要想解決這 一系列問題,必須在提高質量意識和施工技術的同時,加強在施工 材料上的管理工作。在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影響工程質量最重要 也是最基礎的原因就是施工中使用的材料的質量。因此,一定要加 強材料管理,在管理上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加強對施工 材料的檢查。一方面要對采購中的施工材料進行詳細的排查,避免 質量存在的問題混入到施工現場對施工質量產生影響; 另一方面要 嚴格的依照相關要求和規定對需要檢查的材料制定適當的試件,從 而做好材料質量把關工作。2)做好施工中需要使用材料的存放工作。
因為市政道路是一項龐大的工作,因此在施工中會使用到大量的施 工材料,因此必須要確保存儲材料的安全,不然不僅會影響到工程 施工質量,同時也會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例如,在鋼筋、水泥、 砂石料等施工材料的存儲,一定要做好防水工作,避免造成材料的 損壞。
3 結束語
以上就是對于市政工程質量控制的幾個方面,也是提高我國市
政工程質量的建議。市政工程是關乎每個百姓、每個城市的重要工 程,所以需要政府部門對市政工程的施工及建設質量加以保證,對 于發現施工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完善,對于滯后的方式要進行改革,
從而更好的適應當今時代對于市容市貌的要求。
參考文獻
[1]利紹波.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2).
[2]辛春.芻議市政工程施工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J].赤子,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