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銀新
摘要:恰逢“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利好環境和跨境電商行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本文提出,高職外貿類專業要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發揮外貿類專業的傳統優勢,通過“將企業搬進校園”,推行“校企雙導師”制和“學長引導制”,強化學生跨境電商核心技能訓練和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業素養,增強其創業行動力,鼓勵學生在跨境電商平臺上有所作為促進就業與創新發展。
關鍵詞:跨境電商 創新創業教育 外貿類專業 實踐
一、背景
近年來,跨境電商模式異軍突起,市場規模迅速增長。2015年,雖然我國全年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7%,時隔6年再現進出口雙降,但是全年跨境電子商務的增速卻高達30%。跨境電商的高速增長帶動了大量中小微企業出口,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跨境電商被稱為電子商務的最后一片“藍海”。
李克強總理多次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高潮不斷涌現,推動著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2015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要求:優先支持參與創新創業的學生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實施彈性學制,放寬學生修業年限,允許調整學業進程、保留學籍休學創新創業。因此,在跨境電商的利好環境和政策支持下,外貿類專業的大學生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進行創新創業也是一條實現就業的出路。
從實際情況來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中存在以下問題,概括說有“五個不”:培養目標與企業人才需求不對應、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要求不對接、實踐教學與崗位技能訓練不匹配、校企合作與培養模式改革不適應、師資水平與人才培養規格不配套。上述問題較為準確地反映了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現狀。那么,在創新創業時代潮流的背景下,如何培養外貿類學生的專業技能與職業素養,如何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成了一個新的課題。
二、跨境電商發展下外貿人才核心技能分析
適應跨境電商發展的外貿人員需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團隊合作和責任意識,具有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職業能力,能運用各類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從事國際貿易、跨境營銷、跨境推廣、跨境客服、英文文案、網站策劃、英文產品內容編輯等第一線工作技能。因此從事跨境電商的外貿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專業技能。
1.外語溝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英語口語和寫作能力,能用英語進行日常溝通和業務活動,如網站推廣、網絡營銷、跨境平臺操作、跨境客戶服務工作。此外,跨境電商屬于跨境零售業,為了吸引更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普通消費者,各大跨境電商平臺應提供除英語以外的其他語言服務。如果從業者能精通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和其他小語種,并能了解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將是一個很大的競爭優勢。
2.外貿專業技能
熟悉國際貿易慣例和規則,能用英語或其他語種撰寫商業信函和外貿文件,了解國際支付、海關、稅收和物流、保險、清關等各個環節。
3.跨境平臺運營能力
現行的跨境電商平臺多種多樣、種類繁多,精通主要跨境電商平臺的操作,例如如何開店、如何選商品、如何發布商品、如何核算成本、如何設置運費、如何支付收款、如何做好客戶服務,甚至每個平臺對商品主圖、副圖的要求等都要了如指掌。
4.網絡營銷策略
了解某一類商品在跨境電商平臺上的優劣發展,熟悉網絡環境和市場環境,通過搜集信息、分析消費者心理,對產品進行分析判斷,做出市場預估,并能策劃合適的網絡營銷工具執行在線營銷活動。
5.跨境物流和供應鏈管理的能力
國際物流是跨境電商中很重要的一環,只有熟悉國際物流、了解物流配送模式,才能以最便捷、最快速、最實惠的方式送到境外的消費者手中。因此掌握跨國供應鏈管理基本流程、供應鏈設計和管理,熟悉商品計劃制定、原材料采購、商品生產、運輸、庫存、出口、物流和配送操作也是同樣重要的。
三、跨境電商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途徑
1.以工作任務為導向培養崗位技能
“跨界”邀請跨境電商專家對跨境電子商務從業人員的工作任務(如圖1所示)與職業能力進行分析,針對外貿類專業的目標定位,以就業為導向,劃分工作模塊和工作內容,明確工作技能。
在設計跨境電商課程時,始終要將工作模塊、工作內容、技能要求三者綜合考慮。具體來說,網店開設與維護要求從業者掌握的技能包括:能夠進行網店開設申請,能夠配置網店布局、功能模塊、風格主題等,能夠進行商品和信息錄入,能夠配置支付方式,能夠調整網店布局、增刪網店功能,能夠修改網店風格。
商務信息處理要求從業者掌握的技能包括:能夠使用網絡檢索工具采集信息,能夠使用網絡問答、論壇、RSS、郵件訂閱等信息交流工具搜索信息,能使搜索符合要求的相關網站、論壇、博客,能夠對網絡信息進行分類整理,能夠進行商品信息的發布、撤銷,能對商品信息進行更新和維護,能夠按照要求在網站上發布、維護和撤銷商務信息,能夠按照要求在外部網站、論壇、博客、SNS上發布商務信息。
客戶服務方面要求從業者掌握的技能包括:能夠完成商品信息、價格的售前咨詢,能夠完成商品交付方面的售前咨詢,能夠完成商品服務保障的售前咨詢,能夠完成支付方面的售前咨詢,能夠錄入和生成訂單;能夠進行訂單信息的審核、變更,能夠進行訂單狀態查詢,能夠使用電子支付工具或第三方支付平臺完成電子支付,能夠指導客戶完成支付,能夠使用網上支付平臺、網上銀行等進行網店賬務查詢,能夠完成商品配送方式的選擇,能夠填寫與打印出貨單、配貨單、快遞單等,能夠進行商品配送狀態查詢,能夠在線進行客戶常見問題的解答,能夠記錄和整理客服相關信息,能夠按照要求進行客戶回訪。
跨境作業操作方面要求從業者掌握的技能包括:能夠完成出口商品的報關報檢,能夠完成進口商品的報關報檢,能夠收集出口退稅資料,能夠整理出口退稅資料。
2.以實訓實戰為手段培養綜合素質
教師根據工作任務、工作內容、技能要求,將每一項技能和知識要點逐一進行訓練,培養學生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質。在語言溝通方面,著重訓練學生的外語表達能力,不僅要能用外語描述商品的功能、特征,還能在售前、售中和售后三個環節用外語直接與異國的普通消費者溝通,解決客戶在購物中提出的問題;在平臺賬號操作和管理方面,讓學生熟悉平臺規則、掌握賬號管理能力,并能對產品資料進行整理、編輯、撰寫引起買家共鳴的軟文,以提高商品的點擊率和購買率;在推廣營銷方面,要求學生能對各類數據進行分析,制定出較為完備的市場營銷計劃和網絡推廣方案。跨境電商的具體崗位涉及客服類、銷售類、技術類和網站推廣類等,沒有人可能樣樣精通,但單項實訓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自主創業打下良好的基礎。
3.以職業素養為關鍵培養創業能力
一是開設創新創業的通識課程,將創新創業的思想傳遞給學生,培養他們的思辨能力、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勤于解決問題、敢于迎接挑戰、樂于團隊合作,并能承受挫折和壓力,具有創業者的一般品質。同時,將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結合起來,著重利用跨境電商的利好環境和政策,引導學生發現商機,大膽地進行創業實踐。二是將課內外活動結合起來,通過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開展跨境電商技能訓練營、軟文寫作訓練營、外貿談判訓練營,鼓勵學生參加商務技能競賽、英語演講比賽、營銷技能比賽等第二課堂活動,提升學生的人際溝通、自主學習、創新創業、團隊合作等方面的綜合能力。
4.以職教集團為依托設計學生職業生涯
在外貿類人才培養過程中,一方面要根據就業市場的新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拓寬畢業生的就業面,提升個人競爭力,實現順利就業,另一方面要契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創新思維,引導學生設計職業生涯,為創新創業做好思想和行動準備。依托現有外貿類專業校企共建的職教集團資源,成立行業企業聯盟小組或平臺聯盟小組,如進口保健品企業小組、出口運動用品小組、速賣通平臺小組等。每名學生在校三年期間根據自身興趣,加入一個職教集團的行業企業聯盟小組的社團,定期邀請企業專家和精英骨干來校進行要結合職業生涯規劃實行“三選擇”,即選擇一個行業,作為今后就業創業的方向,了解該行業的產品特性、專業詞匯和銷售技巧;選擇一家企業,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最好能通過現場教學、實地調查等手段,熟悉企業運作和外貿銷售特點;選擇一個崗位,根據自身的能力、性格與特長,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就業崗位,掌握該崗位所需具備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對于有創業夢想的學生進行單獨“開小灶”指導,讓他們多了解各崗位工作流程、企業運營、財務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將產品營銷、品牌推廣、財務管理等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和商業倫理規范融入門店管理之中。
5.以“校中廠”為抓手推動創業教育
按照“把企業搬進校園”的理念,優選企業入駐校園,將公司的辦公室以真實的工作任務指導學生進行實戰實習。由于學校能提供暢通的網絡條件,企業也愿意將部分產品直接放在校園倉庫供學生進行線上銷售。從合作前期企業駐守校園,逐步過渡到學生被雇用為企業的“校中廠”員工,能獨當一面地接單、下單和處理售后事宜等,“校中廠”才算真正落地。利用校企合作企業的支持,通過校內外教師的指導,借助網絡平臺的便利,學生不出校門就能登錄賬號,開展跨境電商實戰。單項仿真實訓與綜合跨境電商實戰的有機融合,能培養學生扎實的工作技能。
要在“校中廠”中長期實施“校企雙導師制”和“學長引導制”。校內導師主要負責學生的課程學習和“校中廠”的常規管理,企業導師側重解答在“校中廠”中出現的專業技術問題和核心業務的把控;而“校中廠”中高一年級的學長可以作為部門經理,對新進學弟學妹進行手把手的“傳幫帶”,一方面可以提高和鞏固學長們的技能,另一方面,也可以拉近各年級同學之間的距離,形成團隊合力,為他們今后自立門戶、創業做老板奠定一定的基礎。
四、小結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背景下,恰逢跨境電商行業的蓬勃發展,國家也出臺了大學生創業的利好政策,為大學生創業提供了天時地利人和的良好條件。學校應緊跟時代的號召,結合外貿類專業的傳統優勢,強化跨境電商核心技能的訓練,“筑巢引風式”將企業搬進校園,推行“校企雙導師”制和“學長引導制”,將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將創業意識、創業理念和創業知識融入到日常專業課堂和實踐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業品質以及創業行動力,鼓勵學生在跨境電商平臺上有所作為,促進就業與創新發展。誠然,創業不一定適合于所有人,也不是一次創業就能成功,因此學校要結合學生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創業教育,讓學生好創業、創好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