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緒影+崔國輝
摘 要:在現代視覺藝術中,形式與結構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形式存在于結構之中,在兩者的共同作用下,視覺藝術作品可以帶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同時細節的展現也更加發人深思。本文結合現代視覺藝術中形式與結構的內涵,對其相互關系進行了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視覺藝術;表現形式;結構;關系
一、視覺藝術中的表現形式
在視覺藝術中,形式主要是對藝術形象進行傳達的外在形態,有觀點認為,藝術最為本質的特征,就在于其本身特殊的形式,形式是藝術的載體,也是藝術作品的生命所在。在視覺藝術中,表現形式包括了大小、形狀及組合等,形式必須依附有內在的結構,才能夠直觀體現出來。應該明確,形式并非簡單的指物體的形狀,而是表現出一種視覺立場,是引起審美感覺的主要因素。視覺藝術的形式美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所產生的,對于自然對象形式規律的一種理性認知,視覺藝術的內部形式強調色彩、肌理、造型、空間等的相互組合,需要通過組織結構和藝術語言來展現。對于視覺藝術設計者而言,必須熟練掌握形式美的規律,在設計過程中靈活運用,才能夠使得人們從形式中發現美,產生聯想和感悟。
二、視覺藝術中的結構
結構指物質的運動狀態,或者說是一種觀念形態,通過不同事物、不同元素之間的合理搭配,可以體現出美學的實踐功能。可以說,結構是工程表現的根本所在,對于形式有著直觀的影響,當結構變化時,形式必然會隨之改變。對于藝術作品而言,其構成元素的安排必須經過深思熟慮,依照一定的審美規律和秩序進行合理組織,從而形成藝術作品獨特的審美感官,給觀賞者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和心理感受。因此,在進行視覺藝術設計時,應該深入了解和研究視覺藝術的構成秩序,以此為依據,實現相應的設計意圖。事實上,結構是通過理論對實踐的總結探索出來的,可以表現為秩序性,也可以表現為非秩序性,外在形象的表達通常都集中體現在了結構上,換言之,形式存在于結構之中。應該認識到,結構本身具有極強的靈活性,可以根據設計人員的需要自由組合,不存在固定秩序的約束,因此能夠給人們帶來奇特的視覺體驗。結構是視覺藝術的根本所在,也擔負著對形式美學的解說職能,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區域,視覺藝術表現出了巨大的組織結構差異,主要原因是設計人員在開展視覺藝術設計的過程中,對結構意識進行了強化。基于此,加強對于結構特點的研究,獲取更加多樣化的結構形式,可以進一步提升對于形式系統的認知,提升視覺藝術設計的效果。
三、視覺藝術中形式與結構的關系
相關理論指出,在視覺藝術中,結構與形式之間存在著異常緊密的聯系,組織結構決定了對應的表現形式。對于優秀的視覺藝術設計者而言,可以在隱性的結構中,看到新的表現形式,也可以從非常規的秩序中,創造出全新的秩序。從這個角度分析,視覺藝術設計就是運用創造新思維,對新的表現形式進行探索的一種活動,對于熟悉的事物,換一個角度和觀點看待,就可能形成新的形式美感,賦予藝術作品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耐人尋味的細節。
(一)形式與結構是辯證統一的
視覺效果和內在結構是視覺藝術作品支柱,外在的表現形式需要依附于內在的結構特征,從這個角度分析,形式與結構是相互統一,不可分割的,沒有結構就沒有形式,沒有形式結構也無從談起。視覺藝術作品本身的傳達效果,是通過相應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的,而作品本身是否完整,是否具有審美價值,則主要取決于視覺藝術的形式和結構。打個比方,在現實生活中,人們想要獲得美麗動人的外在形象,就必須做到衣冠得體,舉止優雅,這樣才能更好的被他人所了解。可以說,形式與和結構之間存在著辯證統一的關系,能夠為設計人員更好的理解視覺藝術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
(二)形式存在于結構之中
對于是視覺藝術而言,主要是通過夸張的結構和形式,最大限度的張揚視覺力量。形式是美的直接體現,其只有在達到最佳的狀態時,才能夠產生足夠強烈的視覺沖擊,這也是設計者所追求的目標。簡單來講,外在的表現形式直接決定了視覺藝術的傳達效果。與之相比,結構則是藝術作品的靈魂,形式必須依賴結構而存在,兩者是一種依附的關系。同時,形式是視覺藝術的生命,每一個優秀的視覺藝術作品,不僅需要能夠通過形式來對內在結構進行展示,還應該可以通過形式,對欣賞者的視角進行引導和控制,從而實現良好的視覺傳達。物體本身的內在結構處于不斷的變化中,尤其是比例關系的變化,會直接影響視覺對象的表現形式,從而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和影響。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視覺藝術中,形式與結構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形式存在于結構之中,通過兩者的完美結合,可以保證良好的藝術效果,帶給欣賞者強烈的視覺沖擊。對于視覺藝術設計人員而言,應該強調結構意識,同時運用創新思維,追求全新的表現形式,對存在于結果中的形式關系進行合理把握,推動視覺藝術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譚開會.關于視覺藝術設計中結構與形式的幾點思考[J].藝術品鑒,2015(06).
[2]王永虎.現代視覺藝術設計中的結構與形式[J].新鄉學院學報,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