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德國、英國特約記者 蔣豐 青木 紀雙城 ●盧戈

剛剛過去的春節,不少出境游的中國游客,撇開了千篇一律的跟團游,轉而體驗別具特色的“定制游”。自上世紀末開始,各種定制游項目在歐美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旅游市場蓬勃興起,憑借其特色成為市場新寵。《環球時報》駐外記者近日體驗了這些國家定制游,為讀者提供一些創意和建議。
日本:找準市場“痛點”
目前,日本旅游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私人定制旅游項目有“單身女性之旅”“介護陪伴之旅”“建筑之旅”“音樂之旅”“電影之旅”等。其中,“單身女性之旅”是為了適應日本不婚不育加劇、單身女性日益增多的趨勢,為她們提供安全、安心、安寧的單人旅游項目。為了進一步細分市場,該項目又下設“街町之旅”“療傷之旅”及“夢想之旅”等多個子項目。
“街町之旅”是為了緩解單身女性平日的孤獨,會選擇人氣旺、容易邂逅朋友的地方。“療傷之旅”則有寧靜湖畔垂釣、海灘觀賞滿天星等項目。“夢想之旅”包括在“香水圣地”學習香水制作、乘坐熱氣球俯瞰大地等項目。旅行社根據單身女性顧客的需要,提供各個項目下的備選地點,并安排好接待人員。一旦顧客選定,不管前往哪個地點,都有旅行社安排的人員負責迎來送往,預訂賓館,并定時與旅客聯系,以確保她們的人身安全。
去年,記者的一位女性朋友參與一家旅行社的“單身女性療傷之旅”,從沖繩到北海道的7天行程,預訂地點一個不漏,住宿賓館都是三星級以上,就餐的餐館也比較有檔次,所有花費約為15萬日元(約合9000元人民幣),感到非常滿足。
在東京經營了21年旅行社的王道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日本對開展“私人定制游”并沒有特殊的要求,但是私人做的并不多。因為從事“定制游”需要擁有一定的資源優勢,私人很難達到。他認為,旅行社要想做好“定制游”,必須精準找到市場某個擁有巨大需求的“痛點”。比如“單身女性游”“老人介護游”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日本單身女性及需要護理的老人人數眾多,而且有強烈的出游需求。
但是,也有一些賠本賺吆喝的項目。比如2004年左右有些旅行社推出的“櫻花之旅”,看上去非常有“噱頭”。但是,日本擁有櫻花的地點很多,游客游覽其他景點時,順便就可以前往附近的“櫻花地”觀賞。因此,“櫻花之旅”的定制游項目最后陸續退出市場。還有2010年左右一些旅行社推出的“歌劇之旅”,因為非常小眾,顧客數難以支撐起這個項目,最后也不了了之。
德國:定制私屬方案
除了旅行社,德國許多個體導游也加入到定制旅游大潮中。漢堡的斯戴范妮就是其中一位。她推出的定制旅游是“披頭士之旅”。《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前不久親身體驗了一番。
在斯戴范妮的帶領下,記者和其他游客一起,走街串巷找尋這一著名搖滾樂隊當年在德國漢堡的足跡,比如披頭士廣場、曾經駐唱的酒吧和住過的公寓等。這個定制旅游項目最特色的地方是斯戴范妮隨身背著幾把大小不一的吉他。她不僅沿途解說,還一路歡唱披頭士的歌,讓人體會到音樂的真諦。而這樣一次旅行只有20多歐元。
“個人導游已成為定制旅游的推動力。”旅行專家羅比格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們推出的定制旅游項目更為豐富,比如北歐淘金、吃遍德國名菜、到農村做農場主、體驗名媛禮儀等等。個人導游可以按照顧客需求,制定出獨具個性化的旅游方案。不過,與旅行社相比,個人導游制訂的方案,風險性也較高,需要游客保持警覺。
英美:發掘新奇主題
在英美,從事定制游的機構和個人已經很成熟,難的是如何尋找更吸引人的主題。
英國小伙亨利在當地眼下從事的就是定制旅游,他和他的團隊一直在想著怎么把英國最好玩的一面,帶給中國游客。比如說,他們會設定一個“每個大人心中都有一顆童心”主題,帶著大家逛遍英國賣玩具的地方。倫敦市中心攝政街188—196號的著名玩具店哈姆雷斯自然是必到之處,在這里大家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兒童們擠在一起見識各種玩具。即便不買,單單這股氣氛,就足以將成年人拉回到童年的回憶里。
如今在英國,除了有像亨利這樣的年輕人組建的定制旅游服務團隊之外,還有專門接待兩人到6人組成的小型定制旅游團。有專門從事這一行業的華人代表告訴記者,他們和當地人組建起了合作網絡,通過電子郵件、社交網站與潛在客戶取得互動,在達成相互信任之后,簽訂定制旅游合同。
而在美國,近些年其實已經有很多針對中國游客的定制旅游項目。在洛杉磯從事私人定制旅游服務的當地人托比告訴記者,近些年對于中國游客開發的主題,主要集中在教育和房產投資兩個方面。但他坦言,不少中國游客對于上述主題服務已表達出疲態。
一些旅游公司認為,接下來就是要想些新穎有趣的定制主題。像是一家旅游公司發現,對于體型稍胖的人來說,出門旅行經常遇到麻煩,心情大打折扣。為此,這家公司專門推出一項為體型較胖的游客定制旅行方案的服務,包括為旅客預定能提供寬敞座位的機票等。英國旅游業界普遍認為,不斷尋找具有新奇主題的定制旅游有些難度,但只要細加留意,機會和顧客都還是不難找的。▲
【點評】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魏鵬舉:目前中國國內主流旅游商業模式還是團隊游,定制游屬于小眾范疇,最大的問題在于如何形成規模,節省成本并盈利。
我認為,未來旅游市場,定制游肯定是大勢所趨,中國兩三年之內就會發展起來。借鑒國外經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一方面,從事定制游的機構或個人要不斷創新,定制游項目很容易被同行模仿,也很難受知識產權保護,面臨非常強大的同質化競爭,旅行社只有不斷創新,接連推出不同的定制游項目,才能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另一方面,政府公共機構要盡快建立起定制游的基礎平臺及公共數據庫,完善游客的信用狀況、景點旅游鏈條上的信息等。
環球時報2017-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