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方
(華東交通大學,江西南昌 330013)
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方法
袁 方
(華東交通大學,江西南昌 330013)
對于與實踐密切相關的高校專業土木工程專業而言,理論知識與實踐的聯系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提高實踐教學水平是當前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方向。要提高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加大實踐性教學的比重,科學整合校內外的實踐教學資源,建立過硬的師資隊伍,還要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從而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更好地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使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專業能力。
高校;土木工程;實踐教學
高等院校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與輸送,為社會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相協調,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重點面向交通土建工程,獲得工程師基本訓練,能勝任建筑、道路與鐵道、橋梁、城市軌道工程、隧道與地下建筑等各類土木工程的技術與管理工作,具有扎實的基礎理論、寬廣的專業知識,實踐能力強,具有較強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土木工程專業畢業生要能夠勝任有關土木工程的規劃、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科研教育、投資和開發等技術與管理工作。
實踐能力的培養是高校工科類專業的重要任務之一。土木工程作為實踐性強的學科和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是實現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因為如果不加強實踐教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就缺乏實際經驗,出現“豆腐渣”工程的概率就會增加,這將嚴重影響人們的安危,給國家造成巨大損失。因此,在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學中,必須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很好地聯系起來,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使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盡快進入角色。
(一)理論與實踐脫節
在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教育中,一直存在“重教學輕實踐”的現象。通常,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僅僅包括課程設計、常規實習及畢業設計等,并且畢業設計也是在校內完成,實踐環節少之又少。而土木工程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實踐教學的缺失容易導致學生出現學習積極性不高、目標不明確的現象,更嚴重的是不能很好地掌握所學知識。許多學生到了大學快畢業時仍然不知道自己學的課程知識應該怎樣用于工程實踐。另外,土木工程專業許多課程理論性較強,需要復雜的計算,學生會陷入越學越沒興趣、越沒興趣成績越差的惡性循環。
(二)教師實踐水平不高
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輕教學”的現象。大多數高校都將科研業績作為提升綜合排名的主要量化指標,因此,許多高校在人才引進過程中,優先引進的都是科研能力強的應屆博士畢業生,但他們缺乏實踐與理論融合的經歷,實踐能力相對匱乏,而有豐富工程實踐經驗的教師少之又少。因此,教師很少將理論知識與工程實踐實例結合起來,很難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另一方面,高校教師在職稱評定過程中,教學環節所占的比重很低,側重的是基金課題和科研論文等,這樣就進一步弱化了實踐教學的地位,使廣大教師束縛在理論研究中。
(三)硬件建設滯后
實踐教學必然需要相應的經費,但當前高校實踐教學經費不足的現象非常普遍。經費不足必然導致實踐教學所需材料及生產實習基地的建設得不到有效投入,使得實習效果大打折扣。對于土木工程專業的學生來講,在施工現場的實習是一個必備的環節,學生需要在實習階段對招標投標、施工工序、施工組織、工程監理和項目驗收等整個過程都了解和參與,缺失了這樣的實踐環節,顯然不利于他們的專業成長。
(一)構建科學的實踐教學大綱
首先,要制定科學的實踐教學大綱,增大實踐性教學的比重。為了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質量,應當適當提高實踐教學的課時和學分的比例,實踐部分的學分要占總學分的30%左右,這樣才會使畢業生具備較強的動手能力,能夠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把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實踐教學通常包括實驗教學類、科研訓練類、實習類和畢業設計類等,高校在制定培養目標時,應當根據學校的定位,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并凸顯自己的特色。
(二)培養過硬的師資隊伍
首先,高校土木工程專業在人才引進過程中,要重視他們的實踐經驗。對于無實踐經驗的研究型人才,高校可以采取與企業聯合培養的模式,鼓勵他們“走出去”,讓他們去設計單位或施工單位鍛煉學習,使其在將來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將理論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同時,高校在教師職稱評定過程中,應該重視實踐教學環節的分值比重,增強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采取“請進來”的辦法,選派一批具有豐富工程施工與設計經驗的技術專家到校教學或講學,共同參與學生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并就人才培養和課程建設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三)整合校內外實踐資源
高校必須對實踐教學環節加大投入,切實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機會,盡量讓每個學生都有動手操作的機會,而不是僅僅作為旁觀者。高校土木工程專業應按照培養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目標及任務要求,加大校內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力度,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掌握土木工程學科的基本原理和知識,進而提升實踐和創新能力。高校還要多與企業進行合作,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參與到校外實踐教學中去。另一方面,鼓勵學生到企業中參與校企合作項目,使得學生在上學過程中就能夠參與工程項目實踐,鍛煉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注重畢業生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整實踐基地教學方案,解決校內教學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使實踐教學基地成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搖籃,真正做到校內外實踐教學資源的整合。
(四)豐富實踐教學的形式
實踐教學的形式可以包含課程實驗、生產實習以及畢業設計等。土木工程專業的基本實驗有物理實驗、土木工程材料實驗、結構實驗等,從基礎實驗開始,逐步過渡到專業實驗。在此基礎上,還可以設置各種學科競賽,如數學建模、結構設計大賽以及科技作品大賽等,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和創新能力。
生產實習是土木工程專業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也是增強學生理論結合實踐能力的手段之一。在生產實習中,學生在工地現場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按照實習大綱進行學習,學校指導教師則不定期前往工地進行檢查和指導,并根據學生實習期間的表現和實習報告做出成績評定。在此過程中,指導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對實踐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思考,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畢業設計的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包括科研課題、施工組織設計以及工程設計等。畢業設計或畢業論文的選題應當緊密聯系工程實踐,并嚴格做到“一人一題”,指導教師自身應當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工程實踐經驗,并且在開題方案研究、課題定期匯報以及研究成果總結等各階段嚴格把關,以切實培養學生的工程設計與工程研究的綜合能力,從而實現土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1]金生吉,白泉,徐金花,鮑文博.地方院校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培養方案改革與實踐[J].高等建筑教育,2013,(22).
[2]丁兆春.高校教學中的“理論聯系實際”[J].江蘇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26).
[3]陳淵召,李振霞.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6,(27).
[4]李愛群,孫利民,徐禮華,王湛,于江,韓淼,方釗.中國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現狀分析與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16,(25).
責任編輯 萬永勇
袁 方(1986—),男,江西南昌人,華東交通大學講師,研究方向為土木工程專業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