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陳鈺
(于都縣寬田鄉石馬小學,江西贛州 342318)
小學數學教學探究能力的實踐
肖陳鈺
(于都縣寬田鄉石馬小學,江西贛州 342318)
在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小學數學教學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很多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切實考慮到學生的感受,以至于在教學成績、教學水平上不斷下降,對很多學生的成長都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為此,應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探究能力;培養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學在落實的過程中,應該是讓學生從被動學習有效地轉變為主動學習,在多個層面上更好地拓展自己,減少固有的缺失和不足。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必須持續性地進行教學體系的轉變,要努力讓小學生的探究能力獲得科學性的提升,加強自身的知識掌握能力,在多個層面上為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小學生獲得持續性的成長,在長久的學習過程中可以獲得較多的支持與幫助。但是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很多小學生的思維還是停留在固有的框架當中,整體上并沒有顯著的進步,以至于在長期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僅僅懂得如何進行考試,卻不了解如何在生活中運用,長此以往,很多小學生的數學思維都將走向錯誤的方向,對自身的成長會產生錯誤的作用。[1]首先,教師在日常的知識教學當中,應試教育體現得特別明顯,總是讓學生在考試、得高分的基礎上來學習解題方法,沒有切實考慮到日常生活的需求,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個人能力受到嚴重的限制,在與教師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沒有突破性的思維。[2]其次,小學生的很多想法雖然是錯誤的,甚至是比較天馬行空的,但是如果順勢引導,則很容易在思維能力上有較大的突破。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大部分教師未進行合理的引導,完全是采用硬性的手段和蠻橫的態度來否定,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就小學數學教學本身而言,在難度上并不低,有些教師存在態度上的不端正現象,因此在教育工作的實施過程中,總是憑借自身的主觀經驗來完成,未對學生的想法、看法進行高度的關注,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學生的數學能力成長。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和當下的教學標準,認為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幾個層面:第一,部分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展現為個人講解的現象。[3]這部分教師會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解,雖然在基本功方面非常深厚,但是缺少與學生交流的情況,將自身的所有經驗、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不容置疑,也沒有任何討論的時間,完全是憑借學生的個人能力來理解和學習,最終造成了教育的惡性循環。[4]第二,數學知識在教授的過程中,教師未能夠充分跟隨潮流發展來完成,長期停留在簡單的教學模式上,沒有對多媒體積極地應用,知識的呈現也展現為簡單、粗放的效果,給很多中等生、學差生造成了特別大的壓力。
當代教育工作的開展過程中,比較倡導的理念在于將學生作為主體,要切實考慮到學生的內心想法和學習習慣,如果教師采用強制性的手段來更改,肯定會在教育工作的實施過程中,造成特別不好的影響,甚至是在未來的教育上產生強烈的惡性循環。本文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難點當中,教學理念不端正的現象,應作為日后的重點解決對象。[5]首先,教師個人的心態十分不正確,總是按照“唯我獨尊”的方式來教學,要求學生去積極地配合自己,無論是在日常的知識講解還是在公開課當中,都會凸顯自己的地位,沒有充分尊重學生,以至于在師生矛盾上非常突出。其次,教師在與學生家長溝通的過程中,總是數落學生的不是,對自身的不足和問題沒有一個端正和理性的認知。這種情況的出現,直接導致學生的身心都會遭受到很多的壓力,甚至是對教師存在強烈的怨恨心理,對今后的數學能力提升和知識獲取,都將產生特別不好的影響。
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想要讓學生探究能力得到良好的培養,教師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要在不同的階段按照差異化的教學模式來完成,適當地增強信息技術的應用,讓學生對數學問題、數學知識產生足夠的探索、學習興趣,這樣才能在今后的教育中不斷取得更好的成績,創造出更高的教學價值。本文認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需要巧妙地設計數學問題,讓學生在學習興趣上不斷提升。例如:《統計圖的選擇》的教學環節可以設計:在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數據整理成統計表之后出示。以“六年級某班獨立上學情況統計”為題進行統計分析的講解,向學生提問:哪幅圖能更明顯地看出具體的數量?從哪幅圖可以看出六年某班獨立上學人數在四個班中的分布情況?教師在對比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時,采用先讓學生自己選擇直觀的方式展示給出的信息,也就是在學生有了自己的分析、思考、操作之后再在組內進行交流。通過這樣的問題提出,可以讓學生真正意義上動手操作,最終在教學的水平上獲得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更加鞏固。
小學數學教學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能夠在很多方面對學生的成長、進步產生特別大的積極作用,想要讓他們的探究能力得到更好的培養,還必須在數學思想上更好地進行培育。首先,我們可以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對生活化的內容更好地融入。例如,可以利用數學的數字來教育學生辨別方向,包括“8點鐘方向”“9點鐘方向”等,通過這樣的數學方向教育,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的交流和知識討論中,具有更加專業化的內容,對自身的數學思想體系進一步鞏固。其次,在數學問題的解答過程中,一定要努力尋求多元化方法。小學生年級升高以后,會學習到很多新的知識。在解決固有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利用不同的數學思想,對同一個問題開展多元化的剖析,可以在課堂講解過程中與教師進行競賽,加強學生的數學思維快速運轉,進而在解題方面達到又好又快的目標。
小學數學教學的探究能力培養,還需要在探究的動手能力上不斷提升,這樣才能在探究的有效性方面更好地提升。本文認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可以教育學生創造性地使用學習材料,這樣才能對數學知識更加透徹地了解。例如,在學習幾何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回家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制作,并且提前衡量出相關的數據。幾何體包括圓柱體、圓錐體、三角體、正方體、長方體等等,通過進行制作以后,學生可以在幾何知識的認知上有一個正確的思維,在教師講解過程中,可在相應的位置上做出名稱、數據的標注,進而在學習的效率上更好地提升。所以,探究能力的培養,不可能通過單一的方法來完成,一定要創造性地提升,多元化地培養。
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現階段的教育工作開展比較符合預期,各方面未出現嚴重的缺失和不足。日后,應繼續在探究能力上積極強化,要幫助小學生在數學知識上,按照多元化的方式去理解。同時,探究能力要從課內拓展到課外,選擇一些有價值的探究項目、探究題目。
[1]靳艷明.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2):226.
[2]王立斌.試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赤子(上中旬),2016,(22):216.
[3]孫國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05):77.
[4]趙玉鋒.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3,(17):54.
[5]劉秀芹.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4,28(01):96-98.
肖陳鈺(1976—),男,江西贛州人,于都縣寬田鄉石馬小學,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數學教學。
責任編輯徐艷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