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燕萍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建設有限公司(362300)
房建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相關研究
尤燕萍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建設有限公司(362300)
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我國的建筑行業也取得了長遠的進步。房建工程中對地基存在著非常高的要求,如果忽略了軟土地基對房屋建筑的影響,那么勢必會影響房屋的總體穩固程度與安全。因此為了提高房屋建設的質量,采取對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是必不可少的。文章主要介紹了軟土地基及其施工技術的概況,提出各種可能產生的不良后果,歸納各種施工技術的優缺點并提出合理的處理措施。
房建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在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遼闊大地上,軟土作為土地構成的一種具體形式占據著較大的比例。不同層次的軟土、不同地域的軟土決定了軟土地基的性質。在房屋建設工程中,在軟弱土層上實施地基工程是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采用各種合理的施工技術來解決軟層地基存在的問題,變“軟土”為寶土是目前房屋建設過程中關注的熱點問題。
軟土地基又稱軟弱土層地基,它的構成主要是由部分粘土、部分富含有機物質的腐殖質土壤以及淤泥和淤泥與砂土的混合物構成,地下水位高于一般巖土層,其穩定性較差,因此而發生的構造物沉降形成的地基稱為軟土地基[1]。
首先,透水性與一般土層相比較弱。軟土地基的構成中含有大部分淤泥,加上其地下水位較高,從而引起的軟土土層含水量高于一般巖土土層。由此導致滲透系數比一般土層要小,雨水與地面積水不容易快速滲透,呈現出非常高的孔隙水壓力,這加大了對軟土地基壓密固結硬化的難度。其次,透水性較弱的軟土上進行建筑施工不利于建設良好的防洪排水性能,在洪澇時期不但不會為城市的排水減輕壓力,反而會加大城市排水的壓力。
除此之外,軟土的可壓縮程度高。粘土與富含有機物的腐殖質土壤可壓縮系數是一般巖土層的數倍,由此決定軟土地基的可沉降度。在如此高的壓縮程度上,不容易做到對軟弱土層的完全固結硬化,在沒有達到固化程度合規的土地上施行地基工程建設,極易造成地基沉降或塌陷,對樓房的高度、穩定度以及周圍環境的綜合評測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蓧嚎s的程度與所耗費的成本是成正比的,但是其面臨的潛在風險卻是逐漸增大的,基坑挖掘的風險也在可壓縮性軟土建基的所需考慮的范圍之內。
再者,抗擾動性弱使其具有較高的靈敏度。軟土地基的軟粘土成分在其結構未被破壞之前,抗擾動性與一般巖土相比就比較弱,假使結構受到某種外力干擾,從而引起了結構的毀壞,抗擾動性就變得更弱,一旦受到擾動就會破壞地基的抗剪程度。軟粘土與一般巖土層相比靈敏度較高,以此基礎上建成的地基抗擾性極為低下,難以保證房屋樓體的底層穩固[2]。因此房建過程中需要采取各種有效措施,不斷的提高軟凝土的壓密固化程度,以降低其靈敏度,從而提高地基的穩固度。俗語說:“百丈高樓平地起”,全面合理的規劃完成地基建設工程,才能在此基礎上完成后續的房屋建設工程。
在對軟土地基進行處理的過程中,如果采用了某種低成本卻不能保證其質量的施工技術,則可能會造成對地基的處理不當,未完全加固,軟土地基的抗擾性和靈敏度都沒有得到完善,這對線外規劃好的建筑或者是在建的建筑都存在著潛在的威脅。房地產業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支柱性產業,因此需要做好風險評估及危險應對,確保我國國民經濟平穩有力的增長。
為了貫徹生態文明融入經濟建設中的基本國策,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在加強鞏固房屋地基建設的過程中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了何種影響,產生的影響是否會對破壞建筑物周圍環境的生態平衡,這都是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深度考慮的問題。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房建過程中必須要遵守的基本原則[3]。環境影響評價應該與施工技術的實施同步進行。應持續對周圍的環境因素進行檢測,以避免產生重大的環境影響危害。
深層攪拌樁法指的是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通過固定的特殊建筑機械將其與軟土進行混合,強制攪拌,以達到將軟土硬化固結的目的,從而提高地基土強度,增大地基土的耐受模型量[4]。
建筑過程中事先材料及開工前的一系列準備工作對建筑工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采用深層攪拌樁法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具有一下幾項:開工前對工地的地域進行檢測,同時進行平整;清潔場地上的垃圾、障礙物、廢棄物等;準備進行攪拌的材料;檢測機器的運行狀況是否正常。
優點:首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土,保證了材料的節省,就地采用原土與水泥灰攪拌,深度利用軟土的特性,揚長避短,節省材料所耗費的成本。其次,施工過程中,雜音噪音較小,振動小,不易使軟土塌陷,不會產生污染,可以在建筑密集的建筑群當中實施工程,對原有的建筑物及地下排污管道不會產生影響,與淤泥混合之后形成的樁體受力高且不容易變形。
缺點:目前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但是在深層打樁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并不能完全適應經濟社會的需要,技術理論與現實數據結合不緊密,導致了計算軟土地基施工技術的不完善。再者,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受到攪拌機性能及其他機械的缺陷的限制,監控系統及機械性能的落后,阻礙了這項技術完全發揮其作用。施工技術和對樁體質量的檢測系統誠待完善。
建筑物尤其是高層建筑物對底部地基結構的荷載承受能力要求很高,由此需要對建筑物下應受力較差的土層進行填充替換的方法,即利用大量的砂土、粘土或者是灰土的混合物填補挖去的應受力較差的軟土組織,并在此基礎上對分層填補進行有計劃的設計。換填法適于淤泥、淤泥質土、濕陷性黃土、素填土、雜填土地基及暗溝、暗塘等淺層軟弱地基及不均勻地基的處理,透水性較差的軟土組織被砂墊層替換,能提高地基承載力,減小沉降量,防止凍脹和加速軟土排水固結。
優點:首先,不需要特殊的機械設備,降低工程耗費成本。雖然特殊的機械設備可完成特定的技術工作,但其復雜程度與維護監測成本較高,采用換填法可降低成本,最合理的利用投資金。其次,對原材料的要求低,換填墊層法采用的砂石、粘土可就地取材,節省成本的同時還保護了環境。最后,施工方便,工期較短。
缺點:軟土下的地下水位一般較高,可挖掘深度較淺,在采用機器挖掘地基深坑時,容易發生過度挖取現象,使得下層的軟土組織出現擾動,造成地下水位上升,進一步降低了軟土的固結性。另外,所采用的材料方面也會發生如砂石、石灰不合格、石灰的存放時間過長、土料中含有較多的軟土性雜質等等問題。這些都會影響軟土地基的固結程度。
它是一種新型深層地基處理方法。該法先將孔打到預定的軟土深層結構,然后通過對孔內灌注緊密材料,采用自下而上的方式對軟土進行強夯,使其形成具有高應受力的緊密地基和高承載力樁[5]。
優點:適用范圍廣泛,用料標準比較低,具有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缺點:強夯法產生的噪音與振動較大,不適用建筑群較密集的區域施工。對場地要求比較高,需要的場地范圍與機械的復雜程度都比較高。強夯所用的重錘需要做好防護措施,否則極易造成傷亡。
綜上所述,對房建工程中軟土地基的施工應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根據現有的條件合理地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地基工程建設,從而推動房建工程產業快速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1]李娜娜,韋學剛.房建工程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J].中外企業家,2015(12):203+205.
[2]馮濤.關于房建工程軟土地基施工技術探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1):320+322.
[3]石磊,呂惠進,劉丹丹.中國環境影響評價中公眾參與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1(S1):68-70.
[4]杜晨曦.淺談房建工程中軟土地基施工技術[J].江西建材, 2013(6):113-114.
[5]張美麗,王麗萍.房屋建設工程中軟土地基的施工技術[J].改革與開放,2010(1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