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很多人都會在節假日或是工作之余給自己安排一次旅行,而出門必不可少的一個裝備就是相機。人們在旅途中總會按下無數次快門,少則也要拍出數百張照片。但在大多數時候,自己拍的照片除了“到此一游”的紀念照外就是人滿為患、平淡無奇的風景照,感覺絲毫沒能記錄下那段快樂時光。怎么破?以下我將以吳哥窟旅行為例給大家展示一些旅游攝影技巧,讓旅行風景照也能具有“藝術范兒”。
給自己想要拍攝的風景定基調
吳哥窟位于柬埔寨暹粒市,其建筑群被稱為東方四大奇跡之一,每年來到這里的游客數不勝數。吳哥建筑群位于東南亞熱帶雨林中,在1000多年的歲月長河中,它經歷了雨水的沖刷,外邦的侵略,更經歷了無數地質災害和人為損壞,體表已經變得痕跡斑駁,雕紋模糊。其寺廟的設計風格源于印度教神話,有典型的地方特色。所以此次旅行拍攝,我希望以黑白照片的形式來表達這處古跡的歷史滄桑感,同時又能展現建筑浮雕的精美質感。
選擇最佳拍攝天氣和時機
我認為拍攝吳哥窟有兩種最適合的天氣條件,而這兩種條件又要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去拍攝。
第一種是在天氣晴朗多云的情況下,光線可以直接照射在景物上,給景物帶來充分的光影,增強畫面的對比度,而且天空中飄著白云,圖像上方的天空看著不會太空蕩,顯得飽滿。但與此同時,這樣的天氣條件也對攝影師的拍攝技術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注意多利用清晨和傍晚的時間來拍攝,光線不會太硬,光比不會太強;二要考慮光影的形狀和投射位置是否美觀得當,這一點非常考驗攝影師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好現場條件能捕捉到一些難得的照片。圖3是我在傍晚太陽落山前拍攝的巴孔寺,我的右手邊是一棵大樹,陽光照射在樹干上,投下的陰影剛好落在巴孔寺的正門上,有一種寺中寺的感覺。
第二種天氣條件是陰天,這種天氣的好處是不受時間的限制,全天光線強度基本一致,在后期處理中把照片調整成黑白,增加對比度就可以達到黑白分明的效果,圖4是在陰天下拍攝的,通過后期處理,空中的云層與建筑外觀細節都有很強的對比度,結合超廣角鏡頭可以使本來平淡無奇的畫面變成具有視覺沖擊力的影像。
消除游客干擾元素
不少攝影愛好者在拍攝旅游風景照時,經常抱怨游客太多,總有不協調的元素進入想拍的畫面中,從而破壞了畫面的美感。如何避免呢?通過實踐,我有以下幾條建議:首先,盡量避開旅行團,選擇從人少的地方開始游覽,圖5是在大吳哥城南門外的甬道處拍攝的照片,如果你在早晨來到這里,肯定是人滿為患,因為有大量的旅行團成群結隊從這里進入吳哥城,而接近中午的時候,這里人很少;其次,清晨、中午和傍晚是不能錯過的拍攝黃金時間,圖6是清晨我在巴戎寺的外圍拍攝的,這時所有的游客基本都是聚集在吳哥寺前的水潭旁觀看日出;再次, 如果當時實在沒法拍照,可以選擇換個時間再去一次。
運用正確的取景和構圖
在取景和構圖方面,如果不能最大程度避免游客干擾,我很少用超廣角鏡頭來將所有的景物都裝進一個畫面中,而且使用超廣角鏡頭也很難將照片主題集中于一點并凸現出來。另外,我也很少用長焦鏡頭來拍攝微小的細節,因為這樣所拍攝的景物不容易與環境相結合,造成景物與環境脫離。
我建議大家多嘗試24~100毫米焦距以內取景。這個焦段的好處是既能使景物與環境相結合,又不會造成畫面強烈畸變。圖7這棵參天大樹是我在塔布隆寺內拍攝的,到塔布隆寺的游客必然不會在這棵樹前吝惜自己的快門,我使用的是35毫米鏡頭,想把景物裝入鏡頭只需要后退幾步。
把握黑白照片后期處理技巧
把照片處理成黑白效果,并不僅僅是把數碼照片轉成黑白然后提升畫面對比度這樣簡單。在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在彩色照片中,色彩對比強烈的顏色在黑白照片中可能并不強烈,例如畫面中紅色和綠色本來是一組對比非常強烈的顏色,但是在黑白照片下,它們都趨近于灰色,使得畫面的顏色變得單一。我在處理這種顏色時會注意先調整兩種顏色的明暗,例如將紅色提亮,將綠色壓暗,這樣就能達到明暗的對比。第二,后期處理時要注意亮部和暗部細節的保留,很多朋友為了增加畫面的沖擊力而過度增加對比度,這樣就會導致天空一片白色或者陰影下的景物一片黑色,破壞整體畫質和細節。有的時候,為了達到畫面整體的完美還要將照片的對比度分開處理,例如景物對比度已經達到滿意的效果,但是天空的對比度又不夠,就要將天空單獨處理。
希望以上經驗能給大家一些幫助,在今后的旅行中拍攝出更多富有藝術感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