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健
[摘要]:在企業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中小企業的薪酬體系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體系缺乏合理性、科學性、明確性,薪酬結構失衡,評估體系不合理,薪酬體系缺乏必要的調整和完善的福利體系。針對這些問題,中小企業應建立公平、公開、透明、安全的薪酬體系,建立以人為本的薪酬制度,創造實用的薪酬策略。
[關鍵詞]:中小企業 薪酬體系。
薪酬體系的形成和完善是人力資源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有效的薪酬體系不僅要符合法律相關要求,而且直接關系到企業人工成本的控制和員工的敬業度。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中小企業在其發展的過程中,對企業的薪酬體系的形成不夠重視,造成薪酬體系存在著很多漏洞。
一、中小企業薪酬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薪酬理念不夠明確
薪酬理念在整個薪酬體系中處于中心地位。企業將本身所倡導的價值導向融入薪酬體系,確定其對各種行為和業績給付報酬,而且能對不同的崗位給予合理的報酬體現。但是很多中小企業缺乏明確的薪酬理念,崗位與崗位的差別,工作性質的差別,從薪酬理念的角度無法體現,會使員工產生迷惑與不解,導致各類人才不能夠向企業最需要的崗位流動。
(二)薪酬體系缺乏合理性
由于我國國情比較特殊,加之其他原因,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員工薪酬體系在中小企業中得不到足夠重視,所形成的薪酬體系缺乏規范性、合理性,在制定薪酬體系的過程中也沒有進行科學的工作分析、職位設計、職位分析、薪酬設計、績效管理評估系統。大部分企業主要根據員工反應或公司收入支出隨意性調整薪酬體系,薪酬標準也是約定俗成或僅僅由老板根據當時具休情況和憑經驗與應聘人員談判來確定,薪酬決策太過于隨意性;沒有根據明確的依據和科學的辦法對薪酬進行核算,企業員工無法通過薪酬制度來了解自己的基本收入和自己努力的方向,使得薪酬體系不夠科學,不能起到激勵員工和穩定員工的作用。
(三)薪酬結構存在失衡現象
薪酬結構一般由固定薪酬、浮動薪酬和福利、津貼等三類薪酬單元組成。在整個薪酬體系中,每個薪酬單元都各自起到不同的作用,因此必須合理地分配它們之間的比例。中小企業的薪酬結構缺乏彈性,員工的工資水平等級沒有根據不同層次和不同崗位進行設置,造成薪資的晉升通道相對單一,個人報酬的提高只能靠職務晉升才能實現,高素質員工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嚴重受限。
(四)缺乏有效的薪酬調整
很多中小企業的薪酬體系相對比較老化,體系一旦形成長時間不作調整,使得薪酬體系缺乏應有的激勵作用;部分企業對薪酬體系做了調整,但新的調整并沒有對原來薪酬體系進一步優化,仍然保存著原有的不科學不合理的因素,甚至制造出新的不合理因素。
(五)缺乏客觀的績效評估體系
很多中小企業將工作報酬與工作績效結合在一起。但是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標準和方法缺乏科學性、公平性和客觀性。而且,績效評估的內容,標準和方法不夠公正、公開、公平;有的中小企績效考核流于形式,平時發放固定工資,年終發放獎金,獎金發放沒有標準或方法,老板一人決定,這樣老板的個人想法決定了績效的方法,使得績效發放缺乏合理性和科學性。
二、建議性對策
(一)薪酬體系必須具有公平性
崗位工資水平確定首先要考慮外部因素、崗位差異、對公司的價值等因素,保證整個薪酬體系內外部公平、個人公平;其次,薪酬體系要有安全性,這樣員工才能無后顧之憂,安心工作;再次,薪酬體系要有彈性,對于員工的績效及過失錯誤,要用獎勵與懲罰的方式體現在具體的薪酬中。
(二)薪酬管理制度要以人為本
薪酬管理制度要做到以人為本,員工必須放在中心位置,根據員工多樣化的需求并做出積極的反應。企業內不同的員工具有不同的需求,有的員工把獎金績效看得相對較重,而有的員工卻把職位的提升及在企業的發展空間看得更重等。
(三)薪酬結構設置要合理
薪酬必須與員工為企業所創造的經濟價值相聯系。中小企業應該在薪酬結構中設置績效工資,而且根據崗位級別、崗位所承擔責任的不同而設置不同的績效工資的比例,真正做到使企業各個級別員工的薪酬收入均與其工作績效掛鉤,并通過對員工的工作績效的量化考核來確定績效工資的多少,從而充分發揮薪酬的激勵功能,使薪酬制度能持續的支持和激勵員工,不斷提高工作效率。
(四)創造實用的薪酬策略
中小型企業應盡可能地回避自身劣勢,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薪酬策略應綜合考慮企業的實力,可根據自身情況靈活設計,結合企業的人力狀況和價值導向,可進行模擬測算。企業可根據情況設計不同職系的職等標準,如營銷職系、管理職系、技術職系、職能職系等,讓員工有不同的上升空間,而不是只往管理一條通道上來。在制定科學的薪酬策略組合之后,中小企業也應盡量發揮自身優勢,采取一系列輔助性措施,提高企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實現企業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的目的。
三、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薪酬體系的完善對于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要,中小企業在其資本積累的過程中沒有形成較為完善的薪酬體系,使得員工利益沒有得到合理的保障,企業利益受到了損失。針對這些問題,中小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發展實際,創造實用的薪酬策略,使薪酬體系更加合理、公開、透明,并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做出有效的調整。只有這樣,薪酬體系才能起到對員工的激勵作用,才能不斷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促進企業的快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美]勞埃德·拜厄斯,萊斯利·魯著,李業昆譯.人力資源管理[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5.
[2]陳思明.現代薪酬學[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 2004.
[3]付亞和,許云林.績效考核與績效管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 2003.
[4]馬歇爾.《經濟學原理》.商務印書館, 1981.
[5]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商務印書館, 1997.
[6]楊浩主編.《現代企業理論教程》[M]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7]李劍,葉向峰.員工考核與薪酬管理[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02.
[8]支曉強.企業激勵制度[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