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彥++任鳳娟

摘 要:當前,職業院校十分重視一線教師的教學工作以及教師自身專業能力的提升,但因起步較晚,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符合高職院校特色的教學考核評價方法和指標體系。該系統可實現以下功能:教學主管領導對教學管理者下達評價任務,教學管理者安排教學考核人員執行教學考核任務;教學考核人員接受教學考核任務,對普通教師實施教學考核,接收并處理普通教師提出的教學考核質疑;普通教師查詢考核結果,如有疑問會向教學考核人員提出考核質疑。
關鍵詞:教學評價 管理者 教學考核人員 評價標準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b)-0125-02
1 現在評價方法不足
現在流行的教學評價方法為國內教學通用的雙評價系統:即教學督導隨機聽取教師授課,依據教師課堂表現給出教學效果評價;另一方面,教學管理部門依據各項考核標準做出課堂評價表,所有上課的學生給任課老師打分。將督導評價結果與學生評價結果相加即為教師教學總評成績。隨著社會的進步,教學改革進一步深化,雙評價系統暴露了自身一些弱點,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 學生學習態度問題
大部分學生對教師的課堂知識點展開、知識儲備、課堂教學內容準備比較敏感,此類學生填寫的教師效果評價表比較客觀;有一小部分同學上課不注意聽講或干脆不聽課或曠課,此類學生會胡亂地、不負責任地給教師打分,此類分值不能夠充分反映教師教學的實際情況。
1.2 教師的工作態度問題
大部分教師認真備課和講課,及時與學生互動,上課效果好,督導聽課評價就會好;也有一少部分教師,沒有充分備課、備教材、備學生、備實驗設備,講課對付,甚至遲到,上課效果就會不好,督導聽課時沒有遇到這種情況,打的分值不能反映客觀事實。
1.3 教學督導工作態度問題
督導老好人的態度也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學評價。
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著管理更規范、評價更公正、結果更公平、教師有目標的原則,長春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分院進行了新的嘗試。
2 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的新構想
由雙評價系統升級為多評價系統,即采用教學督導聽課評價、學生聽課評價、教學管理單位管理評價,并且細化評價規則,將教師教學評價項目細化為5大項31個小項,使用專用教學評價軟件記錄,教師可隨時登錄軟件看到自己的量化分數。
新的教師教學評價系統中,有4種角色:分別是教學主管領導(比如院長)、教學評價管理者(比如教務科長)、教學考核人員(比如教學考核小組成員)、普通教師(比如具有教學任務的教師)。
教學主管領導對教學管理者下達評價任務,并且在教學評價執行過程中指導教學評價工作;教學評價管理者受理并處理普通教師對教學評價提出的質疑;教學管理者安排教學考核人員執行教學考核任務,解釋教學考核規則,指導教學考核人員處理普通教師提出的教學考核質疑;教學考核人員接受教學考核任務,對普通教師實施教學考核,接收并處理普通教師提出的教學考核質疑,并向普通教師解釋考核規則;普通教師查詢考核結果,如有疑問會向教學考核人員提出考核質疑。
3 教師教學評價體系的實現
3.1 系統簡介
評價系統中有4種角色對應教師教學評價系統軟件中的4個軟件,分別是教學主管領導終端軟件、教學評價管理者終端軟件、教學考核人員終端軟件、普通教師終端軟件。
(1)教學主管領導終端軟件。
包括考核記錄查詢、考核結果查詢、考核質疑、考核指導4個模塊。考核記錄查詢模塊用于查詢考核人員對普通教師給實施考核的記錄信息以及考核應用的標準,從而可以了解到某個教師教學考核的詳細信息,進而可了解教師的優缺點,為以后給其分配適合其特點的教學任務奠定基礎,包括4個功能:查詢教師考核記錄、查詢教師考核結果、查詢單項考核記錄、查詢教師考核工作;考核結果查詢模塊指的是當教師該學期、該年度工作結束后,對每位老師所有考核結果進行統計,生成考核報表,考核報表以清單的方式列出所有普通教師考核的結果和排名,為教師獎勵提供依據、為學生選課提供依據;考核質疑模塊指的是被考核對象對考核結果提出質疑,以及對提出質疑的反饋結果,包括查詢質疑信息和查詢質疑處理結果2個子模塊;考核指導模塊指的是教學主管領導對當前考核實施的標準、考核實施方法提出的指導性意見,用于指導當前的考核工作。
(2)教學評價管理者終端軟件。
包括數據管理、權重分配、考核任務分配、考核記錄查詢、考核結果查詢、考核質疑、考核指導7個模塊。
數據管理模塊包括管理教師數據、考核規則數據、指標數據的錄入、修改、刪除、查詢等功能,其中教師數據包括教工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年齡、職務、專業、教研室、電話、職稱聘任、聘任級別、職稱資格、編制。規則數據包括序號、一級指標、一級權重、二級指標、二級權重、三級指標、三級權重。考核規則數據包括教師數據管理、指標數據管理、規則數據管理3個子模塊。
權重分配管理模塊用于管理評價規則所占的比重。包括一級指標權重分配、二級指標權重分配、三級指標權重分配3個子模塊。
考核任務分配模塊是由教學評價管理者指定考核人員執行31項考核任務中的某一項或某幾項考核任務,包括分配考核任務和考核任務查詢2個子模塊。
考核記錄查詢、考核結果查詢、考核質疑、考核指導4個模塊與教學主管領導終端軟件相同。
(3)教學考核人員終端軟件。
由考核人員使用,用于記錄對普通教師執行的考核結果和普通教師提出的考核質疑處理,包括考核記錄查詢、考核結果查詢、考核質疑、考核指導4個模塊與教學主管領導終端軟件相同。
(4)普通教師終端軟件。
由普通教師使用,用于查詢本人的考核信息和考核結果,從而了解自身的優缺點,使教師在以后的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優點、改正自身的缺點,從而提高教學質量。該軟件包括考核、考核記錄查詢、考核結果查詢、考核質疑、考核指導5個模塊,與教學評價管理終端軟件相同。
3.2 系統考核評價標準
一級指標共有常規管理、教學能力、實踐教學、教科研能力、崗位能力5項內容,每一項所占的分數加在一起為100分,所占的權重即為一級權重。比如:常規管理(30%);教學能力(30%);實踐能力(10%);教科研能力(20%);崗位能力(10%)。
(1)常規管理:二級指標有教學檢查(30%)、工作量(50%)、考試工作(20%)。
(2)教學能力:二級指標有聽課評價(80%)、學生評價(20%)。
(3)實踐能力:二級指標有實踐技能(60%)、實踐活動(40%)。
(4)教科研能力:二級指標有教研(80%)、科研(20%)。
(5)崗位能力:二級指標有崗位實踐(80%)、社會服務(20%)。
系統的三級指標共31個小項,指標之間依據重要性占據不同的權重。包括計劃文件、教學文件、教學秩序、專業課時、實踐課時、調串課、命題工作、監考工作、閱卷工作、督導評價、專業評價、網上評價、學意評測、學生技能大賽、教師技能競賽、技能培訓、競賽培訓、實踐指導、專業建設、課程建設、教學競賽、業務培訓、教材建設、論文發表、課題研究、專利項目、科研獲獎、企業實踐、實訓基地建設、項目轉化、對外培訓。
新評價體系的實行,促進了教學,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徐士良.計算機常用算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2] 黃志鴻.Internet與TCP/IP程序設計之Delphi高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3] 熊奡.Delphi5高級應用與開發[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