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微微

摘 要:近年來,我國高校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當代大學生的語用能以及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逐漸加強了對于禮貌原則的使用。該文基于此,分析探討禮貌理論在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中的應用探索構架。
關鍵詞:禮貌原則 英語課堂 語用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10(b)-0131-02
作為高校英語教學的組織者以及引導者,教師在課堂上的話語往往會對學生的學習生活產生較大的影響。基于此,就需要相關人員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于教師語言的研究,并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語進行分析,從而實現了教師使用反饋語時禮貌策略的探究。
1 關于禮貌原則
1.1 禮貌原則概述
禮貌原則主要是源于相關學者對于“合作原則”的解釋和說明。所謂的“合作原則”,是由美籍語言家格賴斯(H.P.Grice)于1976年提出的。其認為在談話的過程中,談話雙方必須遵守所謂的“合作原則”,從而以此為基礎推動談話順利進行。而作為“合作原則”的必要補充,禮貌原則最初由語言家Brown以及Levinson所提出。該原則的提出主要是為了解釋“為什么說話人要有意違反合作原則來含蓄地表達自己的真意”這一論斷。
禮貌原則在實際的推行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遵循下述的六大原則,分別是:策略準則(Tact maxim)、寬宏準則(Generosity maxim)、贊揚準則(Approbation maxim)、謙虛準則(modesty maxim)、贊同準則(Agreement maxim)以及同情準則(Sympathy maxim)。事實上,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知:所謂的禮貌主要體現在人們的社會關系之間。在實際的社會交往的過程中,只有把握上述準則,才能夠推動注談話雙方進行有效的言語交流。
1.2 禮貌原則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在進行英語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推動相關教學任務的完成以及教學效果的實現,需要教師與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形成一種的特殊人際關系。
在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推動教學任務的完成以及教學目標的實現,需要教師采用恰當的禮貌策略,繼而以此為基礎實現師生之間的平等和友善,并逐步構建起新型的師生關系,推動相關教學環節的有序發展。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禮貌用語,不僅能夠推動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還能夠以這種示范作用逐漸培養學生在跨文化交際中的禮貌意識,從而推動教學任務以及目標的高效完成。
2 關于教師的話語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需要幫助學生進行語言的學習,還要以語言學習為媒介,進行語言的交流。基于此,就使得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于語言的使用。目前,我國的教師在構建英語課堂的過程中是否成功,取決于教師的話語反饋、總結概括語等。關于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言語,筆者總結為五大類,分別是:課堂啟動語和結束語、課堂講解、組織活動、課堂提問和教師反饋5種類型。
3 禮貌策略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目前,我國的高校在進行英語教學的過程中逐漸加強了對于學生語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視。這就使相關的教學者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逐漸加強了對于學生的語用知識輸入,并以此實現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推動相關教育目標以及教學任務的實現。
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加強對于禮貌策略的使用,關于禮貌策略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筆者進行了相關的總結,具體內容如下。
3.1 關聯策略的應用
所謂的關聯策略,指的是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在組織教學開場白的過程中可以將相關內容與實際相結合,繼而推動相關教學環節的有序進行。
諸如在進行開場白語言組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天氣或者學生感興趣的新聞等方面的討論,諸如“Its getting cold today, please keep warm.”等,而這一種方式的實施則在最大程度上引起了學生的關注,推動了教學環節的有序開展。
在進行上節課回顧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Last week, we learned”等言語來代替而不是“you learned”。事實上,這樣的言語使用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有利于在構建新型師生關系的同時,推動相關教學環節的順利開展。
3.2 獨立策略的應用
目前,獨立策略主要被運用于交際雙方社會地位較為平等的語言情境之中。近年來,隨著新型師生關系的構建以及大學生對個人獨立自主要求的不斷提高,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獨立策略的使用,繼而以此為基礎,在滿足學生心理需求的同時,帶動和諧師生關系的建立。關于獨立策略的使用,筆者進行了下述幾種情況的闡述。
在教學過程中,若教師的提問沒有學生進行回答,教師可以進行“Is there anyone who would like to share his or her opinion with us? Anything will be fine.”的論述。事實上,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利于緩解教學過程中施加給學生的壓力,從而緩和課堂氣氛,推動教學環節有序開展。其次,在向學生進行教學任務布置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選擇的空間,因而在布置任務的過程中可以說:“I know you might findthis job a little bit hard for you, so I would give you two options,…”。事實上,通過獨立策略的使用,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凸顯出教師對于學生的尊重,并以此為基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3 綜合應用
在實際的英語教學過程中,相關的教育環節是一個動態過程,基于此,就使得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對諸多因素進行考慮,從而帶動禮貌策略的合理使用,并最終推動教學效果的優化。
在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專業點評以及語言知識輸入的過程中,充分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進行詳細且具有針對性的講解,從而在凸顯自身博學多才的同時,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在進行學生點評的過程中,不可一蹴而就、千篇一律,還要注意聆聽、觀察學生的表現,從而發現學生課堂表現的特別之處,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點評,同時讓學生感到自身被重視及認真對待。
總的來說,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對于禮貌語言的適當性使用。在接待新生的過程中,需要使用較為正式的語言,這種做法一方面能夠實現對于學生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可以樹立自己的威信。但是師生交往日益密切之后,需要改善自身的言語態度,繼而增強師生之間的關系。
4 結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學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的創新,我國的高校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加強了對于禮貌理論的運用,并以此為基礎推動其在英語課堂教師反饋語中的應用。該文主要分析了禮貌原則的相關理論,并就大學英語老師的語言類型進行了分析,最終就禮貌策略在高校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筆者認為,隨著相關理念的創新以及相關技術的發展,我國高校的英語教學必然會獲得長足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陳碧梅,周榕.高中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的禮貌策略[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2(4):50-56.
[2] 王巧平.運用言語行為理論分析英語教師課堂反饋語[J].教學與管理,2013(18):102-104.
[3] 朱赟.英語教師課堂模糊話語在禮貌原則中的應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5(1):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