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璐婷
[摘要]:隨著大眾媒體和網絡的不斷發展,QQ、微信、微博等網絡平臺成為了人們交流溝通的主要手段,也是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學生在運用網絡進行學習和認知世界時,其觀念、思維方式也隨之改變。這種全新的風貌就要高校輔導員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加強自身運用新興媒體的能力,學習多元化的溝通方式,構建學生管理的新模式。
[關鍵詞]:輔導員 網絡 學生
一、教育對象的特征
95后成長于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物質的富足、信息的多元使得他們形成了自身群體獨有的一些性格心理和言語行為。由于網絡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承載量大、方便獲取等特點,使得成長于此環境中的一代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他們勇于嘗試,思維活躍。網絡能夠將最前沿的信息以快的速度傳送給他們。因此,95后時時刻刻都在獲取大量的新鮮事物和資訊。這使得他們樂于接受和嘗試新鮮事物,思維活躍,創新意識較強。網絡使得他們處于時時更新、變化的環境中,他們喜歡刺激和新奇,厭倦枯燥無味、四平八穩。
第二,他們追求自我意識,以自我為中心。網絡使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不僅僅只局限于面對面的溝通,以QQ、微信、微博、ems為載體的交流平臺成為95后學生溝通交友的主要手段。這些網絡交流平臺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得人們缺乏集體協作意識,出現社交技能異化。他們突出自我,追求個性、標新立異,團體合作意識較差。
第三,他們在言語行為上網絡化。大眾媒體通過網絡酷炫的視覺沖擊和強大的感染力來吸引人們接受其傳播的信息。95后的思想意識還未成熟,在網絡媒體的轟炸下,極度認同網絡催生出的自由隨意、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風格,并且追隨效仿。各種思想、觀念、看法都混雜在信息中傳播給他們,致使95后不加以辨別就進行機械式的模仿。
二、網絡背景下高校輔導員管理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一)信息來源多元化,引導難度增加
大學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理性判斷能力較為缺乏,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獲取新鮮信息。因此容易造成對外界信息的被動接受,缺乏辨別能力和自身思考空間。這對于培養大學生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具有不良影響。紛繁雜亂的信息通過各種網絡媒體渠道傳播給大學生,多元化的信息來源使得輔導員難以把控和引導。
高校輔導員是大學生三觀的引導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者。網絡使得信息的來源多元化,校園內發布信息不再只是輔導員專有,信息可以通過網絡渠道隨意散布,并且是一種平等的互動。而要想對這些分散雜亂的信息源進行管理則困難重重。高校輔導員難以對所有的信息來源進行把控,一些不利于大學生思想健康的信息就會侵蝕大學生的思想。因此,在網絡背景下信息來源的多元化會增加輔導員引導的難度。
(二)社交模式轉變,思想政治教育難度增加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高校輔導員對于大學生主要是“教授與學習”的模式。即輔導員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交流,或者以下公文和指令等紙質文件的方式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在傳統的模式中,高校輔導員具有權威性。學生對于單方面的灌輸大多只是被動的接受。而網絡的快速發展使得QQ、微信等平等交流互動的平臺受到學生們的推崇。網絡社交模式普遍為學生們所接受。
出于學生社交模式的轉變,高校輔導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也應有所革新。通過網絡建立現實和虛擬、線上與線下的與學生進行交流的圈子。它拓寬了輔導員與學生交流的渠道和層次,同時也將輔導員置于與學生進行平等交流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輔導員的權威性,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難度。社交模式的轉變一方面有利于日常思想者政治教育工作,但是另一方面也意味著輔導員要嘗試改變原有的工作模式。這對高校輔導員來說也是一種挑戰。
(三)交流方式多層化,工作技能要求提升
在網絡背景下,學生已經完全適應通過各種網絡平臺進行交流溝通。但是部分輔導員還沒有形成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工作的意識。且大多數輔導員的網絡知識水平不如學生。甚至有些輔導員對網絡新興媒體不關注、不學習,這就造成高校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壑。
網絡使得人們的交流方式多樣化、層次化,但是輔導員的網絡交流技能較學生處于落后狀態,就會使得輔導員在工作中處于被動狀態。對網絡交流平臺的不熟悉會導致對學生日常的思想狀態、想法不了解,從而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不理想。因此,在網絡背景下對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技能要求提升,既是對高校輔導員的一種挑戰,也是一個提升自我的機遇。
三、網絡背景下輔導員轉變學生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提高輔導員運用網絡的能力
伴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高校輔導員的學生管理工作也應該與時俱進,將網絡應用于自我的工作中,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生的管理工作。一方面利用網絡向學生傳遞信息,另一方面以網絡為平臺與學生互動。這就需要加強輔導員對網絡的熟知和運用程度。
高校輔導員要不斷根據實情的變化及時更新自我的學生管理模式。如今的學生以慣用QQ、微信等網絡平臺來獲取信息和了解世界。因此,高校輔導員要積極主動去學習網絡知識,才能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主動學習學生所慣用的QQ、微信等交流平臺的使用方法、學習網絡心理、網絡道德、網絡法律等知識來完善自我的知識結構,提升網絡工作技能。除此之外,在運用網絡進行學生管理時,如遇到難點,應勇于研究和實踐,不斷創新和完善學生管理工作。
(二)利用網絡搭建思想政治教育新平臺
網絡具有開放性、平等性等特點,網絡交流平臺是一種雙向互動的溝通模式。輔導員應該利用好這個特點,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輔導員可以建立公眾微信號、QQ群、主題微博等,就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互動討論。在網上了解學生的動態和思想,聚攏人心。在現實中對學生進行關心和引導,達成網上虛擬和網下現實的聯動作用。
輔導員可以搭建自我的網絡平臺,在平臺上發布一些有趣的信息,讓學生都參與其中,在互動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的引導,也有利于縮小輔導員與學生的距離感。在網絡平臺上學生可以暢所欲言,有利于輔導員深入了解學生,也有利于輔導員及時知道學生的思想狀況。對于消極的思想輔導員也可以及時進行疏導。利用網絡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經常性地發布一些具有正向引導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思想。
綜上,在網絡背景下,高校輔導員應從傳統的學生管理工作模式轉變為網絡化的學生管理模式。積極提高自身的網絡應用水平,將網絡應用于學生管理中,搭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