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逐漸成為數學教師的教育目標。以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與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效率;策略
關注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發現與解決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教學問題,通過改革數學教學方法讓課堂教學服務于學生,才能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目標。
一、明確教學目標,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目標就像是小學數學課堂的一盞指明路燈。教師只有設計科學合理的目標,才能讓課堂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得以有效整合。在教學改革的今天,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與原則出發,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考慮學生的學習特點去確定教學重點與難點,才能讓數學課堂教學效益得以提高。
比如,在講解“三位數乘兩位數”時,如果學生的運算能力較弱,教師則要將教會學生運算方法作為教學目標,多安排三位數乘兩位數運算的教學活動。如果學生的運算能力較強,教師則要將培養學生數學應用能力作為教學目標,在課堂中展示一些需要利用三位數乘兩位數知識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將數學知識與實際問題結合在一起。
二、促進教學生活化,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打造生活化的課堂,是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的重要方法。數學知識的抽象性強,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需要調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積極利用生活資源提高教學活動的趣味性,利用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將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激活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讓小學生以最高效的狀態投入到學習活動中。
比如,在講解“三角形”知識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形的性質與特點。當講到三角形的穩定性時,引導學生想一想生活中的哪些東西是三角形的,學生會想到桌子、椅子、墻角等事物。這時,讓學生思考三角形是否提高了這些東西的穩定性,讓他們利用生活資源去驗證數學原理,有利于數學知識傳授的生活化與自然化。在學習三角形周長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的問題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比如讓小學生到校園尋找一個三角形事物,如學校的草坪、花壇,讓小學生利用測量工具獲得具體數據,并計算三角形的周長。鼓勵小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引導下走入生活,解決生活問題,提高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三、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對教學方式加以優化、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對于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十分有益。一直以來,大多數小學數學教師利用填鴨式的方法組織教學,忽視了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也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關注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今天,教師要培養小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小學生從多個角度出發去理解與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在講解“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時,教師不必一板一眼地給學生講解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應該怎么計算,而是給小學生創造機會自主探究,讓小學生成為探究數學知識的主人。教師從小學生已經學過的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入手,讓小學生利用同樣的方法嘗試計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看一看小學生能否自己找到正確的計算方法。從表面看來,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如教師直接講解方法效率高,但從培養學生能力與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來看,采用創新教學方式的教學效率是最高的。
四、重視課堂鞏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鞏固新知識,是數學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講,教師會設計課堂練習題,通過組織學生在課堂中做相關題目達到加深學生認知印象的目標。課堂練習,能夠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教師找到接下來教學的重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重視課堂鞏固,設計科學合理的練習題,才能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中得到正確的引導,讓小學生能夠突破學習重難點。
如,在講解“四則運算”時,教師可以給學生安排“125-25×6、(135+415)÷5+16、720-720÷15”等不同難度的練習題。面對不同的題目,學生的多種能力能夠得到檢測。一些小學生在練習中會混淆計算順序,有些學生會忽視括號,還有學生會出現單純的計算錯誤。從小學生課堂鞏固練習的錯誤入手,深入教學,答疑解惑,能夠增強數學教學的針對性,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課堂教學活動是一種有目標、有指向的教學活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講究方式與方法,不為了教學而教學,才能讓小學數學教學不再追求短期利益,而是重視小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與數學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蔡順蘭.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4(7):132-133.
[2]張華.新課標背景下關于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4):262-263.
[3]張文杰.淺談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才智,2012(23):113.
[4]楊曦.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J].學周刊,2013(26):118.
[5]孫中環.新課改下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才智,2013(22):25.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