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珠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改革,小學語文教學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已不再適應于現在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學目標也由單一的傳授知識變成全面促進學生的身心發展。新的教學理念充分強調以學生為主的重要性,不斷督促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新的創新和改革,因此,教師有必要切實認識到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并進行合理有效的創新和改革,從而徹底地提升教學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現狀;問題;對策
一、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
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也是我們的文學入門課程,關系到學生的品德思想成長,其中的很多教學內容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與家長十分重視這一學科的學習。但是,現階段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對于學生而言相當乏味枯燥,亟待獲得有效的改革創新。小學是人生的奠基階段,這時候的小學生具有極好的好奇心,并且十分活潑好動。由于難以抗拒自己愛玩的天性,小學生在語文課堂上的表現一般都不會過于沉靜,通常也不會對語文這一門學科產生太大的學習興趣。面對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小學生大都選擇了思想轉移,其注意力必然不在教師的講課當中。而且相比較而言,小學生的語文素質成長屬于較慢的,需要從認字學詞開始,而對于這些陌生學識的灌輸,學生一開始還是十分樂于接受的,但是長期的重復使得學生的內心產生了一定的消極情緒,語文的教學效率也就因此而逐漸下降。
二、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模式過于單一,未能落實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思想
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主導的教學模式依舊是傳統的灌輸式教學,語文教師在講臺上進行教學內容的講述,學生在下面聽,一堂課就這樣一氣呵成地過去了。雖然不能對其給予完全地否定,但是這樣的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嚴重地缺乏教學活力,而且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早已被磨光,學習效率必然會逐步地降低。此外,這種教學模式與現有的以學生為主的教育思想相違背,沒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自主學習思想得不到切實的發展。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生的學習本來就是一個行舟的過程,而他們的語文思想就是風的方向,學習興趣就是船槳,失去了風向的支持和船槳,這艘知識海洋上的小船又能夠向前行進多遠。
2.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生的語文思維無法獲得有效培養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對于教學方法的創新還處于底層的探索階段,雖然新課改已經逐步地落實和深化,但是小學的很多教學科目都沒有進行確切的方法改革,大都停留在原始的教學方法中。小學語文也是如此,教師不知道選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合適,對于它們的創新更是不敢“輕舉妄動”,亟待教育領域進行綜合性地引導和指示。事實上,不同學校的學生是不一樣的,有著自己的學習風氣和行為。小學語文的教學方法創新應當是主動的,教師應該根據班內學生的行為風格制定最有效的教學策略,而不是固本守元,這樣一來,小學語文教學會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無法獲得本質性的提高。
三、小學語文教學的改進策略
1.小學語文教學要做到“以學生為主,以學定教”
小學語文,作為語文教程的起始點,并不是那么難,都是以生活為基礎得出的一些常識性知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應該充分關注學生的愛好和想法,并從他們所關心的話題和興趣出發,規劃出引人入勝的問題和教學思路,與語文課堂的教學有效進行結合。教授新的語文知識的時候,教師要舉一反三地引出舊的知識,來提醒學生溫故而知新,從而提升學生的總結能力。對于不同的課文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在學習《古詩兩首》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背誦接龍,提高學生的競爭心理。而在學習長篇故事課文的時候,可以使學生進行角色扮演,進行課文的串聯,帶領學生興致勃勃地學在其中。
2.創設科學有趣的教學活動,放飛學生的想象力
小學生的知識水平處于剛剛萌芽的階段,對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充滿了疑問和不解,教師不妨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盡量地創設一些科學有趣的教學活動。比如,在課堂上提出一些新穎有趣的問題或現象,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討論,雖然未必能得出正確的答案,但是在共同研究的過程中,可以放飛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出學生對語文問題的興趣,并讓他們講出自己的獨特見解和想法,以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比如,在學習《嫦娥奔月》的時候,詢問大家:“嫦娥為什么要奔向月亮呢?如果她不去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呢”?在提高學生興趣的同時,開拓了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了課程的有效開展。
總而言之,時代的潮流涌動也喚醒了教育思想的轉變,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存在太多的不足,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改善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敢于創新,創設多樣化的科學教育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放飛學生的想象力,并從中培育健全的語文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余婷婷.民間小學語文讀本對小學教材的啟示[D].杭州師范大學,2016.
[2]葉珍.農村小學語文教研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4.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