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玉寧+++王麗麗+++余建國+++嚴峰
【摘 要】精品課程建設在我國高等學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高等教育資源緊張、高等教育質量必須提高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本論文主要從高等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現狀、研究意義、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方法四部分分別闡述。
【關鍵詞】精品課程;工科;高等教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產生了變化,培養適應社會發展潮流的優秀人才成為當務之急。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是學生知識、能力、素質培養的重要載體,對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課程資源的分布,在我國是不平等的,東西部的差別也比較大,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不平衡的教學資源,精品課程建設在我國高等學校學生數量急劇增加,高等教育資源緊張、高等教育質量必須提高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經過數年實踐,精品課程建設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伴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展,在財力和物力上的投入嚴重不足,教育基礎設施和教師隊伍的水平都遠遠不能適應教育現代化的要求,繼續保持優質的教育質量,培養適應社會發展需求的教育技術專業人才,是我們目前面臨的較大困難。大力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在高校專業的建設和發展中意義重大。本文著重從研究現狀,研究意義,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四部分分別闡述。
一、高校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現狀
我國精品課程建設研究始于 2002 年,根據中國知網的檢索結果,當時主要從出版社角度介紹了精品課程教材建設的種類以及相關編寫和出版安排。《2003-2007年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的出臺正式提出精品課程建設要求,肯定了精品課程的必要性。目前,社會各界對于精品課程建設進行了大量研究,由于精品課程與國外實施的開放課程有很多相似之處,因此精品課程的研究往往與開放課程的研究混合在一起。有些研究者通過研究開放課程與精品課程的概念、現狀、問題與發展趨勢尋求精品課程建設中可以借鑒的經驗。開放課程絕大多數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開放課程為藍本進行介紹,其間列舉了一些其他同類課程及其依托的組織和部門。精品課程的概念統一于教育部、財政部文件內容中的“五個一流”的表述。這些研究總體分析開放課程的優勢與劣勢及其發展趨勢,也在精品課程建設的以下幾個方面形成了共識:主要包括精品課程實行教育資源免費共享、需要依托于信息技術由網絡平臺充當載體、建設過程中五個要素缺一不可。同時,這些研究都注意到了精品課程建設的一些缺點,例如缺少資金和技術支持、欠缺規范的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版權保護尚無行之有效的方法。精品課程正是依托于信息技術的發展將優質課程資源共享變為現實。
二、高校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意義
1.教授親臨講臺,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專家教授親自走上講臺講授精品課程,在教學方法、手段,教學模式上都有明顯的改革和創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的提高了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2.教師梯隊的逐漸壯大,給教育技術學專業帶來生機和活力
精品課程建設中強調要切實加強教學隊伍建設,建設一支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合理的精良教學隊伍,以穩定和提高教學質量。不太完善的教育技術學專業在精品課程建設的推動下,將不斷壯大教師梯隊,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3.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廣泛應用,為學生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
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應用有助于將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引向課程建設,改革教學模式,帶動教學現代化,讓學生能夠輕松的掌握晦澀難懂的專業理論知識,并構建自己的認知框架,學以致用。
4.實驗、實習等教學環節的不斷加強,有益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資歷深厚的主講教師親自主持和設計實踐教學,大力改革實驗教學的形式和內容,鼓勵開設綜合性、創新性實驗和研究型課程,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解決教育技術學專業一直存在的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弊端,大力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
5.教學資源的網上免費公開,便于成果的共享和相互借鑒
精品課程建設要求教學資源上網免費開放,以便于許多優秀的教學資源,優秀的教學經驗,可以為更多的高校教育技術學專業的教師和學生學習借鑒,使更多的課程成為精品課程,使更多的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三、高校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意目的
根據精品課程網上資源運行情況調研需要,試從獲取、應用、影響和更新四個方面建立運行情況調研模型,通過模型形成調研工具,并實際應用到精品課程網上資源專題調研中。根據調研獲得的數據和分析,提煉形成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成功實施的本土化經驗,并就項目發展的問題和挑戰提出對策和改進建議,實際推動精品課程建設項目發展。基于文獻調研,對開放教育資源的理念與實踐特色、相關實踐案例進行討論分析,引起理論研究者對于開放教育資源研究和發展的注意。不同國家、不同機構發起實施的實踐項目各有特色,也存在挑戰和不足。如何分析開放教育資源項目的實踐做法,提煉并共享己有的成功經驗,推動教育資源共建共享項目的深入健康發展,以期對推動遠程教育資源共建共享提供借鑒。
四、高校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方法
高校專業精品課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研究法、調查法、實踐研究法、經驗總結法。高校專業精品課程建設的研究方法綜合運用文獻法、調查法、實踐研究法,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現狀進行調查。檢索文獻主要關注筆者接觸到的一次文獻資料和前序研究中研究者已經獲得的研究信息,了解前人研究的趨勢和成果,為進行本研究提供思路和方法。在檢索文獻的過程中,了解同類研究的背景資料,避免研究內容中重復的部分。撰寫國內外開展同類課程的情況,國內開展精品課程的情況,國內一些學校比較成熟的精品課程開展案例等文章,汲取其研究精華。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國內、國際對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要求,勢必會帶來相應的挑戰。發展與競爭同在,機遇與挑戰并存,在這種發展與機遇的前提下,建設更為優秀的高校專業精品課程以培養社會需求的復合型人才成為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