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梁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09)
淺談高層轉換層施工技術要點
鐘梁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09)
結合某商住樓介紹了高層框剪結構轉換層模架支撐、鋼筋、混凝土各環節的施工工藝要點,對質量保證措施進行了分析,可以作為同類工程的參考。
高層;框剪;轉換層;工藝要點;質量保證措施
某高層商住樓工程,框剪結構,主樓總高84 m,建筑層數地下2層,地上27層。轉換層位于第五層樓面,層高5.5 m,混凝土強度為C60,板厚為250 mm。轉換梁截面最大為1 050 mm×2 000 mm。
轉換層計劃分兩次澆筑,第一次施工框架柱及剪力墻,施工縫留設于梁下口300 mm處;第二次施工框架梁及樓板。3、4層樓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85%,1、2層和地下室板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方可進行轉換梁混凝土的澆筑。轉換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80%時才能進行上部結構的施工。
架體采用鋼管、直角扣件、對接扣件、旋轉扣件、可調頂托、Φ200 mm墊鐵、方木等。腳手架構配件進場的檢查與驗收應符合規范的規定。
架體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 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亦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支架立桿應搭設豎直,2 m高度的垂直允許偏差為15 mm。
梁寬度范圍內的立桿橫向間距500~600 mm;縱向排距為550 mm;大橫桿步距1 100~1 600 mm,板及非轉換大梁支撐架的立桿間距均為800 mm。轉換梁架體應每層彈線進行控制,保證架體自下而上在一個軸線上,避免形成偏心。由于轉換梁立桿排距與板立桿排距不同,為避免板架與梁架分離,轉換梁每步橫桿應設置不少于3根水平桿與板架通長連接。
剪刀撐:梁、板均為上下各設一道水平剪刀撐,梁縱、橫向剪刀撐詳圖,板縱、橫向剪刀撐為間隔四排立桿設一道。豎直剪刀撐與地面夾角應控制在45°~60°以內。
轉換梁下均采用雙鋼管作橫梁支撐,橫梁鋼管應與兩邊立桿用扣件連接,橫梁鋼管與其下第一排橫桿距離不大于300 mm。
轉換梁立桿下用200 mm×50 mm枋木和Φ200 mm墊鐵支墊,板及非轉換梁立桿下用Φ200 mm墊鐵支墊,以便于荷載較均勻地擴散。
轉換梁立桿采用通長立桿加頂托,不得倒桿。
現澆板立桿可倒桿,但必須保證倒桿長度不少于2步橫桿,從而滿足雙扣件受力的設計要求。主節點處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 mm。
架體搭設前應由項目技術負責人對主管工長及班組作技術交底。
用力矩搬手對支撐架的螺帽進行扭力檢測,按10%進行抽檢,若發現有力矩未達到40 N·m,則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支撐系統的穩定可靠。
梁模板安裝前,應根據測量標記在墻或柱上彈出梁的標高、中心線和模板安裝內邊線。將底模吊裝就位于支模架上后,使用通線拉通校正底模中心線和邊線,然后將底模與支模架相連。底模安裝時起拱高度為全跨長度的2‰。在搭支模架時直接拉線起拱。
模板安完后,應檢查中心線、標高、斷面尺寸等項目。支模架及梁夾具必須牢固,偏差超規定時應進行校正。
模板拆除技術要求如下:
模板拆除的控制程序:施工現場同條件試塊試驗→根據試塊的強度值確定是否滿足規范要求→滿足規范要求后填寫拆模申請報告→報監理驗收→批準拆模→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根據現場同條件的試塊指導強度,符合設計要求的百分率后,由項目技術負責人發放拆模通知書后,方可拆模。
對非轉換梁及樓板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下表要求。在拆除側模時,混凝土強度要達到1.2 MPa(依據拆模試塊強度而定),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損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
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
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點時,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鏟刀、濕布進行清理。支模前刷脫模劑。模板有損壞的地方及時進行修理,以保證使用質量。
轉換層作為大體積混凝土,測溫采用電子測溫器。轉換梁側模必須在混凝土的中心溫度與自然氣溫之差小于20℃時方可拆除。
轉換梁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100%后,方可拆除下部的支撐架體。
按抗震要求,節點核心區箍筋必須按設計要求綁扎,不得遺漏。
梁筋的接頭位置應按設計要求錯開,施工前先繪出配筋圖,滿足要求方可下料。
鋼筋綁扎、安裝完畢后,應進行檢查并作好隱蔽驗收記錄。
梁主筋多排時,采用同直徑(但不應小于Φ25)鋼筋間隔。
梁保護層墊塊采用塑料墊塊,間距≤500 mm。
梁下部筋擺放完后,應搭設鋼筋支撐架進行上部鋼筋的作業。鋼筋支架為一次性攤銷。
為確保第6層墻、柱插筋位置準確,防止移位,墻、柱插筋采取以下固定措施:①剪力墻、短肢剪力墻、柱插筋落至梁底,以便于固定。②加設定位箍,確保插筋位置準確。定位箍在梁高范圍內共設三道。
梁筋的錨固定位:
轉換層施工順序為先施工柱,后施工梁。施工縫留設一道,在梁下口300 mm處。施工柱時梁筋暫不綁扎,梁鋼筋主筋須錨入角柱、邊柱內,為此將采取以下固定措施確保梁筋的位置準確。
柱內受力鋼筋位置的固定:①用Φ12鋼筋做成封閉箍,間距500 mm,將受力筋固定。②由于梁主筋錨入邊柱、角柱中須搭設鋼筋支架支承梁主筋水平段,間距2 000 mm,鋼筋與支架綁扎固定。
澆筑前,對模板及支撐應進行檢查驗收,模板的軸線、標高和斷面幾何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
安裝工程與土建密切相關,并應相互創造施工條件,澆筑中不得移動、損壞或埋設。
做好隱蔽驗收記錄及相關技術資料。
澆筑表面處理,將模板的雜物清除后用水充分濕潤,但不得有積水。
轉換梁混凝土宜分層澆筑,每次澆筑高度不宜超過0.5 m。
加強結點處、轉角處、鋼筋密集處振搗,此部位可采用小直徑振動棒,保證棒能落實到位,不易搗實的邊角應輔以人工插釬。
混凝土澆筑時,操作面指派專人監督,防止漏振和不按規矩操作。
配制0.5~2 cm的小粒徑骨料混凝土,水泥采用普通硅酸鹽42.5R水泥,水灰比不大于0.4,坍落度為16~18 cm。
轉換層梁混凝土澆筑
澆筑混凝土前應詳細檢查有關各項準備工作: 1)與氣象臺聯系了解近期天氣情況,避免雨天施工;2)混凝土運輸車輛準備14輛,在施工時如遇道路交通堵塞,應及時增加車輛補充;3)混凝土運輸車每車均配備一桶外加劑,以滿足混凝土到達工地后塌落度達到要求,外加劑由攪拌站安排技術人員添加;4)模板、鋼筋、預埋件設置情況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才能通知進行混凝土澆注;5)在混凝土澆注中如遇堵泵則采用一臺泵來回澆注,防止混凝土形成冷縫,同時加派人員進行排堵;6)現場準備一臺120 kW的發電機以防停電,發電機進出場和使用、停置費用按時收取;7)管理人員及特殊作業人員均應到位,并對各級人員要進行技術交底;8)混凝土澆筑時應派專人檢查下部支承架,如支承變形應立即叫停施工,查找原因,整改合格后方可繼續施工。
轉換層施工采用的架管、木板、方木、鋼板、扣件等周轉材料,必須派專人進行檢查,發現有列縫,銹蝕嚴重及彎曲變形等均不得使用。
主支撐架下方采用整鋼管,不得進行對接,倒管,標準管及頂托專門購買或租賃。
建筑材料進場后均要見復試報告且合格后方能使用。
項目開工后,項目經理部必須在設備安裝周期前提前編制所用大型機械設備的計劃,報公司工程部協調設備使用事宜,以保證設備能按時到場,滿足工程施工需要。項目經理部若需使用外租設備和分包工程自帶設備時,必須簽訂租賃使用合同或在分包工程合同中明確與設備管理和使用相關的協定條款,要以合同形式確保對方行為也同樣必須符合和滿足本公司“三體系”的要求。
主支撐架搭設完成,通過公司技術部與工程部共同驗收后方能進行下一工序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