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競永
摘要:指出了日本水族館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并擁有豐富、鮮明的主題。對日本大型水族館的主題建設進行了分析研究,總結了其海洋文化主題建設方向,以期為新時期我國海洋公園建設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水族館;海洋公園;主題建設;日本
中圖分類號:TB2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7)01005402
1引言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進程的推進,海洋文化愈發深入人心,民族整體海洋意識不斷提高,中國已邁入了向海洋大國、海洋強國前進的道路[1]。海洋公園、水族館的建設也成為了新時期我國旅游產業發展的熱點前沿。我國海洋公園經歷數十年的發展歷程,已建成了集游樂、游覽、科普、購物、親子、休閑、演出等于一體的第三代綜合型海洋公園[2]。然而在我國海洋主題公園的建設過程中,主題特色的缺乏與同質化現象普遍存在,成為了制約海洋主題公園發展的重要因素。
作為亞洲最早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之一,日本的旅游觀光產業于20世紀初就已起步,20世紀90年代以來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日本還于2003年提出了“旅游觀光產業立國”的策略[3],旅游產業在日本產業體系中有著日益重要的地位。同時,日本作為一個海洋大國,擁有悠久的海洋文明和豐富的地域海洋文化,其海洋公園與水族館的建設也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和鮮明的特色主題。筆者選取了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五個水族館,對其特色主題進行了分析研究,為我國海洋公園在主題與文化層面的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2日本水族館發展概述
日本作為西太平洋沿岸的島國,有著33889 km的海岸線,依海而存、向海而生,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日本十分重視海洋資源的利用,建立了自幼而起的完整海洋教育體系,全民具有極強的海洋意識[4],海洋旅游的發展在日本亦有著悠久的歷史。
1882年,東京恩賜上野動物園在院內一角設置了“淡水魚展館”,這被認為是日本水族館的發展的開端[5]。1899年,東京淺草區開設的淺草公園水族館(1935年左右閉館)是日本的第一個獨立水族館。1913年富山縣魚津市建成了魚津水族館,至今已有100余年歷史,是日本現存歷史最為悠久的水族館。進入21世紀后,日本水族館向大型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2001年建成開放的名古屋港水族館北館擁有世界水族館最大的室外水池(水量13400 t);2002年建成開放的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則擁有世界水族館最大的室內水池(水量7500t)。至今,日本已約有大小海洋館160余個,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水族館有沖繩美麗海水族館、名古屋港水族館、大阪海游館、鳥羽水族館、鴨川海洋世界等。
3日本大型水族館主題特色研究
研究選取日本具有代表性的五個大型水族館進行了主題特色研究,根據日本2012年度游客量,這五個水族館排序依次為:京都水族館(243萬人)>名古屋港水族館(199萬人)>東京墨田水族館(196萬人)>鴨川海洋世界(80萬人)>東京品川水族館(78萬人)。
3.1京都水族館
京都水族館位于京都市下京區,以“與水共生的生命”為主題,建設寓教于樂的綜合型水族館。水族館立足于京都古老的河川文明,在館內再現從山澗源頭蜿蜒匯入大海的溪流、多種生物共生的海洋生態體系。水族館主題展區包括展示以河川淡水生物為主的京之川、再現海洋環境的京之海、展示本地珍稀保護五種的山紫水明以及再現人工化生態系統的京之后山等,構成了自溪流河川至廣袤海洋的主題游線。
3.2名古屋港水族館
名古屋港水族館位于名古屋市港區,南北兩館各有不同的建設主題。1992年建成開放的南館,再現南極科考船“富士號”的路線,以南極之旅為主題,從名古屋出發一路直到南極,沿游線展開“日本之海”、“深海走廊”、“赤道之海”、“澳洲海岸”、 “南極之海”五個主題展區;2001年建成開放的北館以“回歸大海的生物—35億年漫長之旅”為主題,分設“日本之海”、“極光之海”、“進化之海”和“大型主泳池”四個主題展區,呈現生命進化史的悠長畫卷,凸顯人類與海洋之間不可割裂的羈絆。
3.3東京墨田水族館
東京墨田水族館位于東京都墨田區,水族館用水全為人工加工而成的海水,水族館擁有日本國內最大的室內開放式水池,可供游客近距離地觀賞企鵝和海狗。墨田水族館以“海洋—孕育生命的搖籃”為主題,將水族館自身即是一個孕育“生命”的“大搖籃”,引領游客一同“回歸海洋世界”。水族館分為“自然水景—水之光芒”、“水母搖籃—水之記憶”、“珊瑚礁—光與水的孕育”、“東京灣—緊密相連的生命”與“企鵝灣—生命與水的交融”五個主題展區,將海洋生態系統完整地展示在游客面前。
3.4鴨川海洋世界
鴨川海洋世界位于千葉縣鴨川市,以“洋溢生命光輝之海”為主題,展現生命最原始的風貌。水族館以日本太平洋沿岸海洋生物為主線,設置了展示亞寒帶水鳥的“花魁鳥森林”、展示熱帶近海魚類的“熱帶島嶼”、體驗型水母館“Kurage Life”、以再現“水的一生”為主題展示鴨川河流與沿岸魚類的生態展館等主題展區。
3.5東京品川水族館
東京品川水族館地處東京市中心的品川區民公園內,以“接觸大海與河川”為主題。水族館游線以“親近海洋與河流”為主線展開,特色在于生動精彩地重現水從涓涓細流如何匯聚成河后入汪洋大海的旅程。水族館設置有“匯入東京灣的河川”、“東京灣的沙灘與巖岸”、“海洋寶藏”、“品川之海”、“共生天堂”等主題分區,全程緊扣“水”這一主題,在再現地域水文歷史的同時,濃墨重彩地展示當地與海洋之間緊密的聯系。
3.6研究分析
通過對一系列日本大型水族館的分析,將其主題建設進行對比研究(表1),可以發現日本水族館有著突出海洋文化的共性;同時各水族館又從不同的角度構建自身特色主題,構建了極為豐富多樣的海洋文化體系,賦予了每個水族館與眾不同的個性,從不同的層面滿足游客對海洋體驗與想象。
日本水族館打造特色主題的主要方法有:
(1)以海洋文化為主線,統領整個園區建設。
(2)尋找地域文化與海洋文化的連接點,展現地域個性的海洋文化。
(3)挖掘提煉地域歷史文化,豐富海洋文化內涵。
(4)構建完整的文化體系,并落實為完整的場館游線。
表1日本大型水族館主題建設對比
場館名稱[]京都水族館[]名古屋港水族館[]東京墨田水族館[]鴨川海洋世界[]東京品川水族館
場館地點[]京都市下京區[]名古屋市港區[]東京都墨田區[]千葉縣鴨川市東町[]東京都港區
占地面積/m2[]10974[]21707[]36900[]38381[]3753
開放時間[]2012年3月[]1992年10月(南館)2001年11月(北館)[]2012年5月[]1970年10月[]2005年4月
主題特色[]“與水共生的生命”;京都河川文明[]南極之旅;35億年漫長之旅[]海洋——生命的搖籃;回歸海洋世界[]洋溢生命光輝之海再現“水的一生”[]親近海洋與河流再現“水的旅程”
京之川(淡水生物)京之海(海洋生物)山紫水明(保護生物)京之后山(生態系統)[]日本之海赤道之海南極之海進化之海等[]水母館企鵝館海狗館珊瑚礁等[]生態展館花魁鳥森林熱帶島嶼體驗型水母館等[]河川展示海底隧道海魚館水母館等
4結語
現代旅游業已進入以主題公園為主導的發展階段, 探尋主題公園文化特色要素實現本土化的主題創新[6],是提升我國海洋公園特色與競爭力的必經之道。結合日本水族館的主題建設經驗,可以發現縱向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提升文化內涵、構建完善文化體系打造現代海洋公園特色主題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新華社.進一步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推動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N].人民日報,2013-08-01.
[2]盧卓君,端木山.基于發展模式演變的第四代海洋主題公園規劃探索:以青島康大海洋公園規劃設計為例[J].中國園林,2016,32(1):38~42.
[3]戴維周,李茜.日本旅游觀光產業立國的現狀與啟示[J].現代日本經濟,2006(2):37~40.
[4]宋寧而,姜春潔.日本海洋環境教育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教學研究,2011,34(4):9~14.
[5]劉喬志.日本水族館及中國水族館建設[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s1):1~43.
[6]劉民坤,何華.主題公園的中國式自主創新思考[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4,33(2):117~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