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 要:多媒體技術作為當今時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運用不僅僅能夠體現在科技當中,更能體現在教育中。而作為所有教育的中流砥柱——幼兒園教育。在幼兒園中,教師更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學習特點,在教學手段上不斷突破原有教材的限制,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幼兒園;教學活動
一、多媒體技術自身的發展優勢
幼兒的年齡較小,驅使幼兒學習的就是幼兒本身對活動的興趣,興趣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動力。處于幼兒園年齡段的幼兒無意注意占據主導地位。多媒體技術教學軟件的動畫形象生動,并能夠結合音樂、動畫來配合教學活動的開展,隨著教學活動的開展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多媒體課件,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從而提高幼兒學習的興趣。
在語言活動《落葉》中,以往的教學方式都是使用掛圖與播放錄音的形式讓幼兒學習了解這首兒歌。現在,我們就能夠使用多媒體軟件進行教學。課件使用了動圖、音頻、圖片等能吸引幼兒注意力的元素,通過對幼兒視覺與聽覺的雙重刺激,在達到吸引幼兒的基礎上,讓幼兒在游戲中進行學習。在《落葉》中,視覺方面的刺激——蠕動的毛毛蟲、飄下的落葉、流動的河水、爬行的螞蟻等;聽覺方面的刺激——毛毛蟲念兒歌的音頻、河水流動的潺潺聲、樹葉飄落的沙沙聲等。在這種多方位刺激同時施展的氛圍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興趣也更加濃厚,更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二、多媒體技術的巧妙運用
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分為五大領域,語言、科學、社會、健康、藝術,從五大領域入手制作相適宜的課件,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的優勢,在五大領域中選取了藝術領域與科學領域進行了探究,并獲得了以下的結論:
美術是一種造型藝術,通過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配合,可以將教學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給幼兒,豐富教學形式。例如,在《花蝴蝶》的美術繪畫活動中,我使用了多媒體軟件,制作了畫面與聲音相結合的春天蝴蝶采蜜的鏡頭,分解了蝴蝶的不同部位,幫助孩子們先認識了蝴蝶的形態結構,最后還讓孩子們欣賞了不同的蝴蝶作品。真實蝴蝶與虛擬蝴蝶的雙重刺激,充分拓寬了孩子們的聯想思路,欣賞完課件之后,孩子們都迫不及待要進行創作。由此可見,在美術教學活動中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幫助幼兒接受新信息,刷新幼兒對生活中一些常見事物的認識,激發孩子的創造欲望。
音樂活動同樣是幼兒園中的一項重要活動。例如,音樂活動《小兔菜園》,我將原本枯燥的圖譜變成了生動的動圖與色彩豐富的圖片,這樣一來,在教學活動中,我讓歌詞中的各種形象以圖片與動畫的形式逐一出現,讓幼兒跟著課件中的旋律一起將圖片或者動畫說出來,配合以音樂就成為一首生動的歌曲。在多媒體課件中,跑動的小兔子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隨著活動的開展,孩子們不需要課件也能夠在游戲中將音樂唱出來,用肢體表現出來。這也正是多媒體教學軟件使用之后希望達到的效果。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到:“數學反映的事物之間的關系,兒童應更多地通過真實的問題情景產生運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需要,并且親自實踐,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使數學實踐活動成為數學認識發生與發展的基礎。”多媒體課件就能夠為幼兒創設一個具體的情境,可以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發現數字之間的奧秘,讓幼兒始終保持學習的趣味性與積極性。
數學活動《朵拉去探險》通過創設不同的問題情境,讓幼兒操作不同的操作卡,利用多媒體課件先觀看老師如何解決朵拉遇到的問題,再讓孩子們去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不同的情境發生會遇到不同的困難。活動中孩子們不僅僅被朵拉的形象所吸引,更被幫助朵拉回家的故事所吸引,解決問題的方式讓幼兒興趣大增,孩子們會有這么大的活動興趣都得益于多媒體課件的使用。
三、多媒體課件運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為了讓教育教學活動更好地開展,收獲更好的教學反饋,我對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簡單總結了以下幾點需要注意的問題:
多媒體教學方式雖然是目前教育教學活動的主流,但是我們仍然不能完全摒棄傳統教學方式,對于傳統教學方式的態度應該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自身教育教學活動的需要,選擇適合的教學方式。
課件制作要以幼兒為中心,制作的課件要讓幼兒看得懂,不能將課件制作得太過花哨,過分地吸引幼兒注意,將幼兒的注意都吸引到動畫中,課件制作還要以幼兒教育學與心理學為指導,根據所面向的幼兒年齡段制作相應的課件,幫助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獲得不同的發展。
并不是所有的教學活動都需要多媒體課件來輔助教學,我們一定要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與教育教學活動所需要的具體策略來制作相應的課件,并設置區別化教學措施,使每個孩子都能夠獲得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邱霞.在幼兒園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探討[J].少年兒童研究(教育探索),2015(2):29-32.
[2]王璐.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運用研究[J]. 幼兒教育,2016(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