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俊杰
美術課堂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表現能力的重要途徑,美術素養又是美術學習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如何培養提升一周只見兩次面的孩子的美術素養尤為重要,我們必須充分了解小學中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依賴科學有效的評價獎勵機制才可能實現,并且要堅持下去,才會長期有效。
俗話說:“孩子的臉,六月的天,說變就變了”。眾所周知,小學生心理內部穩定性較差,對新鮮的事物充滿好奇與敏感,然而自我把控能力又不足。我們的美術老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與孩子們的接觸時間特別短,每周只有兩次,所以就導致我們的美術課堂上常常會出現紀律較差、學生不聽、任務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這也困擾著很多美術教師。本文就結合我日常的教學實踐,對如何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做一個嘗試性的探索研究。
一、了解小學生特性,因勢利導發現問題
(一)小學生記憶的特點
小學生可以把一些有趣的事很好地記住,而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常常會拋至腦后。美術課的課前準備比較復雜,它需要大量的準備工作。比如:雙面膠、剪刀、毛筆、宣紙等。要上好一節美術課,有了材料才會事半功倍,若是學生忘記帶,不能較好地開展課堂活動,那孩子的素養形成就會大打折扣。
(二)小學生情感的特點
小學生在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經常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特別是自制力,他們的意志力薄弱,無論是聽課還是做作業,活動的自覺性和持久性都相對較差。他們的自律能力很低,一堂剪紙課下來,滿地的紙屑。美術素養也包括生活中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只有養成良好的習慣才談得上素養的形成。
綜上所述,美術老師對學生美術素養的培養,不僅要苦口婆心,更要講究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建立健全、有效的評價體系,讓學生自覺地在美術學習活動中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
二、掌握評價手段,循循善誘解決問題
(一)建立基礎評價體系
“陽光成功卡”評價體系是城北小學使用較久的,在學生中有很大影響的評價體系,然而使用這個體系來評價學生的主要是語數英老師,我感覺特別可惜。所以我就以“陽光成功卡”作為我的基礎評價體系,這樣就可以和班主任老師的評價相一致,這個高辨識度評價很容易讓學生接受。現在各個學校也都有相類似的評價體系,我想我們都可以以學校的主流評價體系為我們的基礎,然后加上自己的特色,使學生有新的感知、新的興趣點。
(二)利用多重評價手段
1.針對課前材料準備的評價。這個評價體系以小組為單位,以小組長為中心,由他來提醒本小組的孩子帶齊材料,如果整個小組都帶齊了,可以每人都得到一張成功卡,反之則沒有,讓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提醒、督促。在這個過程中賦予小組長安排組員位置的權力,提高小組長在小組中的聲望,對于不能勝任的小組長,由小組成員集體再推薦,形成長期有效的機制。這個評價機制使得學生從開學初材料準備率70%-90%提高到85%-95%,并在本學期一真保持,較好地體現了它的長期性。
2.針對課堂表現的評價。這里的課堂表現主要指課堂作業的評價,對作業完成較好的與評價出色、積極的學生單獨獎勵“陽光成功卡”一張,而且是發現好的就馬上獎勵,這能不停地激勵學生認真出色地完成作業。特別是對個別在美術方面興趣不高以及問題學生要特別關注,有一點點好的閃光點就放大它,也給予獎勵。這讓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提高了不少,并且讓個別問題學生能夠參與到美術課堂學習中。
(三)完善評價獎勵制度
1.好的評價獎勵制度一定是有評價有獎勵的,并且獎勵是其中的重點。如果沒有好的獎勵機制,學生很快就會對這套評價體系失去興趣,我的獎勵就是小零食,吃是孩子們另一個很大的天性,我曾經參加一次培訓,有一位專家老師就向我們介紹了她們學校的評價機制最后的獎勵就是發零食,各種各樣的零食,孩子們很喜歡,并且很多時候都是由校長親自發放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的口腹之欲與榮譽感。并且我的獎勵是讓孩子們在美術課堂上吃,每個學生都想得到這樣的獎勵。
2.獎勵與期末的考核相結合。平時的成績、表現都記錄好,這占最后成績的70%,期末作業只占30%,這么大的比重,讓學生知道平時每一節美術課都是很重要的,也讓很多美術方面沒有優異表現的學生也愿意積極參與,因為他們只要紀律很棒、上課的時候積極參與也可以在期末拿到很棒的成績。同時,我也想讓學生明白,美術課不單單考驗的是你的畫畫能力,它也是一個慢慢積累的過程,只要你愿意付出,你的每一次進步老師都會看到,老師會和你一起努力,伴你一起快樂成長的。
每一個評價機制都不是完美的,每一個孩子也都不是完美的,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不斷地去完善、更新、充實自己。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用有效的評價機制去引導學生獲得良好的美術素養,并堅持下去,然后靜待花開。
參考文獻:
[1]王松花.小學生心理健康與心理咨詢[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
[2]季銀泉.小學課程設計與評價[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