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蔓+項雯靜+牛曉宇+劉麗+張銘凱
摘 要 低碳經濟是一種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新經濟形態,產業結構是人類作用于生態環境系統的主要環節,通過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能降低能耗,減少碳排放。本文對江西省當前各產業部門能源消費、二氧化碳排放現狀以及變化趨勢進行了分析,并利用LMDI分解法對產業部門二氧化碳排放增量進行分解,并確定影響其變動的關鍵因素。最后有針對性地提出江西省產業結構優化的方向、重點和對策措施。
關鍵詞 江西??;產業結構;低碳經濟
一、引言
隨著全球變暖和氣候災難的頻繁發生,中國政府在碳減排上面臨的國際壓力越來越大。為此,2009年底,中國政府公布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指標,決定到2020年單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對于如何實現碳強度目標,目前已經形成共識:調整產業結構改變能源結構和技術進步是節能減排的三大路徑(王文舉等,2014)。長期以來,產業結構升級一直是經濟領域研究的重點課題和國家經濟工作的重點。范況生(2011)對河南省1995~2007 年產業結構比例與能源消費總量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表明第二產業占 GDP 的比例越高,能源消費量越大,由此得出結論要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結構節能。王文舉等(2014)從投入產出理論出發,預測了 2020年的消費產品結構,結果表明:僅僅依靠產業結構調整,可使生產能源強度和生產碳排放強度下降,產業結構調整對實現中國碳強度目標的貢獻最高可達 60%左右。
二、江西省產業結構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江西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產業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從總量上來說,江西省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111.1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5714.63億元,增長了約140倍。第一產業總值1980年為48.31億元,2014年為1683.72億元,增長了34倍,第二產業1980年時僅為41億元,到2014年己經是8247.93億元,增長了200倍,第三產業從1980年的23.11億元上升到2014年的5782.98億元,增長了249倍,第三產業的增長速度最快。
從產業結構上看,江西省三次產業所占比例的總體趨勢是,一次產業的比重逐年縮小,1978年到1995年的降幅相對較大,進入21世紀,一次產業的比重繼續縮小,但減幅平緩;二次產業的比重先降后又有所上升,1978年到1990年下降幅度較大,1990年第二產業比重下降到31.2%,但之后每年逐年上升;三次產業的比重總體是上升的,1978年到1995年上升幅度較大,之后每年的持續增長,一直到2003年比重又緩慢下降。
從碳排放量來講,江西省第二、三產業的碳排放量逐年上漲,其中第二產業的碳排放量在2014年達到了6430.45噸,不同于二三產業,第一產業的碳排放量呈現著不斷下降的趨勢。與此同時,三大產業的能源消耗量在不斷地上升,但從能源強度的不斷下降可以看出,江西省近年來發展低碳經濟的策略上行之有效。
三、相關政策建議
1.大力發展清潔能源
憑借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江西省在風能、太陽能和核能等清潔能源的可開發潛力巨大。根據研究分析,江西省以煤炭等高碳能源為主的能源結構對產業結構的碳排放的增量效果明顯,江西省在未來應重點改善能源的品質,并且增加清潔能源在各產業的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貫徹落實國家能源政策,促進節能減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進一步優化江西省能源結構,為江西省發展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2.加強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
能源利用效率是碳排放變動主要的減量因素,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可以很好地抑制碳排放的增加。產業結構、經濟效益等其各方面的根本性變革,尤其是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要求產業發展的科學技術水平必須提高,沒有科學技術上的重大突破,這些變革和優化都是不可能的。雖然目前江西還無法完全完成這些先進的新能源技術,但遵循循序漸進的發展規律,江西省還是應逐步發展落實各種新能源技術,為江西省低碳經濟的發展奠定基礎。打破以石油、煤炭為主體的傳統能源觀念,大力發展新能源技術,充分發揮江西省地域優勢。
3.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產業結構從三次產業間的關系看,是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之間以及內部的協調發展,產業結構的優化和調整,是把不符合比例關系的各產業和各行業,調整為符合各種比例。三次產業中,工業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產業,傳統農業和傳統服務業領域的碳排放也不容忽視。江西省作為全國農業大省,農業的能源消費量也不容忽視,因此要降低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走有機、生態、高效農業的新路子。發展低碳農業的路徑:一是大幅度地減少化肥和農藥有用量;二是充分利用農業的剩余能量;三是推廣太陽能和沼氣技術,在農村普及太陽能集熱器是發展低碳農村的有效途徑。
4.增強政府政策支持
在江西省的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過程中,政府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加強政府領導,制定優惠政策,加快現代服務業低碳化發展。政府要從戰略上高度重視現代服務業低碳化發展,通過對低碳化現代服務業的制度激勵和公共政策的制定來保障現代服務業低碳化發展。如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營造良好低碳化現代服務業的氛圍和環境;通過制定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加強對低碳化現代服務業的保護;通過鼓勵、支持低碳化現代服務業產品和服務出口,積極培育低碳化現代服務業市場等等。
四、結論
江西在過去30多年經濟改革過程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三大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自 20 世紀90年代以來,第二、三產業對江西省國民經濟的帶動和影響作用越來越大,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產業結構擺脫了改革開放以前“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畸形發展,服務業水平低下”的局面,通過優先發展農業和輕工業,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江西省產業結構逐漸向優化和升級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王修華,王翔.產業結構升級與低碳經濟發展的耦合研究[J].軟科學,2012,03:29-32.
[2]劉美平.我國低碳經濟推進與產業結構升級之間的融合發展[J].當代財經,2010,10:86-91.
[3]范況生.低碳經濟模式下的河南產業結構調整戰略研究[J].特區經濟,2011,02:194-195.
[4]張湘贛.產業結構調整:中國經驗與國際比較——中國工業經濟學會2010年年會學術觀點綜述[J].中國工業經濟,2011,01:38-46.
[5]衛華.基于低碳經濟的產業升級路徑研究——以河南為例[J].生態經濟,2015,12:54-58.
[6]周裕全,蘇小玲.基于低碳經濟模式的產業升級影響因素及對策分析——以江西為例[J].企業經濟,2014,04: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