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如今,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房地產企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在整個國民經濟的結構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已經成為我國當前的支柱產業。但是,自身過快的發展和國家密集的出臺日益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就使得當前我國的房地產企業存在著極大地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更是成為影響當前房地產企業發展乃至生存的重要因素。正因如此,本文從現實實際出發,首先闡述和研究了財務預警體系的現實作用和促進意義,最終結合實踐,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和建議,以期促進財務預警體系在我國房地產企業中的實踐,為我國房地產企業的健康、蓬勃、有序發展提供相應的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 房地產;財務危機;財務預警體系;建議和對策
前言:
相對于其他行業,房地產雖然從量上、質上都獲得了極大地發展,但是依然尚屬于新興行業,發展的歷史較為短暫。但是,在改革開放后,尤其是本世紀初開始,在短短不到20年的時間內,房地產行業就已經成為了我國的支柱行業,在促進我國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重用。
不可否認的是,相對于其他行業,房地產企業本身就面臨著資金鏈壓力和收款周期長等影響因素,對于企業自身的采取安全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必須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預防和解決,否則,房地產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就無從談起。其中,完善、科學、符合自身情況的財務預警系統無疑就顯得極為重要。
一、財務預警系統對房地產企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性
房地產企業相對于其他企業,其資金壓力較大,風險較高,更為需要財務預警系統的介入,其對房地產企業的健康生存和快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必要性:
(一)房地產行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財務預警系統的必要性
改革開放后,我國真正意義上的房地產行業才得以誕生和發展,并且在數十年的實踐中迸發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亦展現了巨大的潛力。
但是,在實踐中,房地產行業客觀上受到了諸多因素的干擾,如資金鏈緊張、周期較長、法律和行政影響較多等,國家往往為了人民群眾的住房需求而不斷地調控房地產市場,融資、稅收、購買等領域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也時常變動[1]。
在這一背景下,房地產企業必須要建立完善的財務預警機制,從而避免外界因素對自身帶來的重大影響,也使得自身政策的制定具有前瞻性,確保整個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
(二)房地產的支柱產業地位要求財務預警體系的建設和實踐
對我國整個宏觀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而言,房地產業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涉及并且深刻的影響著包括銀行、建材、電力、鋼鐵乃至家具、汽車等各種上下游行業。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房地產行業能夠健康發展,就能極大地帶動整個地區的國民經濟,反之,如果房地產行業遇到困境甚至是危機,就會嚴重的損害整個地區的國民經濟。因此,這就從根本上體現了財務預警體系的價值。
二、財務預警體系在房地產企業實踐中的作用
房地產企業的設立、運營的根本目的,無外乎在成本最小的前提下,通過自身的經營和生產活動,實現經濟利潤的最大化,企業若想獲得生存就必須盈利,也只有盈利才能具有未來發展的潛力。但是,無論任何行業,利潤和風險必定會在企業的經營、生產中同時存在,且兩者呈現正比關系,利潤的增加而產生的生產擴大、運營程序繁瑣、資金流動加大等情況必然會導致風險的增大。
在這一情況下,房地產企業的領導者必須要高度重視風險,正確的認識和對待完善的財務預警體系在其中的作用,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雖然財務風險會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但是,所有的財務風險恰恰都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和完善的體系而得以預測的。相對于自然風險和法律、行政風險,財務風險必須要經過一個過程方能形成,在前期總會在財務會計的相應結果中出現一定的異常,或者某些指標的非正常變動[2]。
因此,如果房地產企業能夠根據自身的情況,構建起科學、合理、完善的預警體系,就可以在早期及時的通過數據和指標來發現潛在的風險,從而及時的采取有效地措施予以解決,即提升了企業的生存能力,又可以使得企業在當下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核心競爭力。
(二)顯著保護資本和債權人的利益
資本在選擇和決策投資時,必然要詳細、準確的了解項目的實際情況,從而來左右自己的決定[3]。此外,在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我國企業的資本構成中,往往大部分都是債務融資,債權人在放貸或者行使債權的過程中,也必須要真實、詳細的了解作為債務人的企業的償還能力以及財產情況。
在保護債權人和資本利益的過程中中,財務預警體系可提供較為準確、詳細、客觀的信息,為其決策和選擇來提供依據,也可以進一步的制約企業存在著的弊病或者不良活動,即使得自身利益不受嚴重的損失,也進一步的促進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
(三)保證資金流動
目前,學界和業界均高度重視財務預警體系的研究和實踐,也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種類的模型,企業均可以按照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事實上,房地產企業的資金鏈往往壓力較大,資金來源也多以銀行貸款為主,一旦發生財務問題,就會嚴重的影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但是,財務預警體系可以非常有效的監督和控制資金自進入企業后的每個環節,每一筆錢的用途、效果都可以得到評價,不僅避免浪費甚至是職務侵占,也切實的保障了資金流動的科學性、安全性。
三、對房地產企業加強財務預警體系的相關措施建議
在上文中,對于財務預警體系在房地產企業中的價值和具體作用進行了分析,但是在實踐中,許多房地產企業或者對此缺乏正確的認識,或者沒能采取有效地措施進行建設。因此,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相關建議:
(一)完善、健全的體系建設
若想使得財務預警體系真正的發揮效果,房地產企業必須依靠于建設完善、全面、健全的體系,來實現對于整個財務流程的全面覆蓋,且內容較為廣泛,包括信息收集和傳遞、信息分析、組織架構和歷程、危機判定、危機處置等,
因此,企業一方面應當聘請專業的人才隊伍和引入符合自身實際的財務預警模式來作為基礎,一方面應當按照財務預警體系的要求重構自身財務流程和機制,深挖自身潛力。
(二)系統的管控債務
銀行貸款是房地產企業最為重要的融資方式,因此,許多房地產企業都處于負債經營的現狀。
因此,在整個財務預警體系中,應當確定一名專門管理往來債權債務款項的財務工作人員,賦予其明確的責任,定期的向決策者匯報債權債務情況,一旦債權債務發生變化,這一工作人員及時的發出預警,來為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
(三)加強日常監督和管控
財務危機主要表現為財務支付風險和財務結構風險,而這些風險均是由于企業自身經營實踐中的風險而導致的[4]。
因此,可企業應當考量市場需求的變化、產業政策的變動、房屋銷售價格的變動、管理者的素質和經驗等高風險因素,以指標和數據的形式來進行客觀、科學、準確的監控。此外,應當重視財務信息實時報告系統軟件的作用,在企業自身的日常生產經營管理過程中,采取信息技術來監控風險,從而為財務預警體系的有效運行打下基礎。。
四、結語
目前,我國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國家的調控政策也日益密集。因此,房地產企業在經營過程中,應建立起動態的綜合性的財務預警體系,隨時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監測,及時調整財務活動,應對不斷變化的內部和外部環境,將企業的財務危機降到最低程度,提高經營效率
參考文獻:
[1]董宇.我國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危機預警研究[D].黑龍江大學, 2015.
[2]張亞明,王偉志,羅彬.房地產上市公司的財務風險預警研究[J].中國商貿, 2014(33):3665-3666.
[3]鄭曉云,李建華.房地產上市公司財務預警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 2015(9):310-321.
[4]成思.房地產企業財務預警體系構建研究[J].財經界, 2015(35): 208-208.
作者簡介:
劉建平,性別:女,出身年月1978-1-19,籍貫:四川省遂寧市射洪縣,學歷大專,研究方向:財務稅務等,職稱:中級會計師,工作單位:成都遠鴻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