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迪燕
摘 要 筆者針對“營改增”對于建筑業稅負所產生的影響以及稅收的分析,在這一問題上與稅收政策相結合并且對這一稅收籌劃方案提出了相應的建議,旨在為減少建筑業的稅收負擔提供切實的幫助。
關鍵詞 營改增;建筑業稅負;風險;稅收籌劃
現階段我國的“營改增”的相關政策已經頒布,而且我國的建筑會計學會與建筑業協會共同引發了《關于做好建筑業企業內部營改增準備工作的指導意見》,在這一條例中已經對“營改增”的準備工作已經進行了明確的指出。“營改增”在建筑業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也是發展的必然,在建筑業應用“營改增”具有很大程度的作用,而建筑以面對著這一大的形勢,一定要針對性的研究現階段的稅收政策進行探究,并且對這些政策內容進行分析后再通過切實的籌劃,最終順應“營改增”的趨勢,將建筑業的成本最大程度的降低。
一、“營改增”對于建筑業稅負的影響
(一)使得納稅人稅負一定程度的提升
“營改增”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使得企業的稅負有所減少,而這樣的情況還是針對企業的增值稅率的基礎上來講的,現階段的“營改增”的試點已經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建筑業的增值稅通常情況下都是納稅人稅率的百分之十一,如果運用這一納稅方案,可以對銷項稅額以及進項稅額進行差額計算,最終計算出建筑業應當負擔的增值稅額。這些的計算方式都是在“營改增”的落實之前來講的,雖說計稅基礎具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仍舊會面臨著稅負增加的情況[1]。
(二)使得小規模的納稅人稅負一定程度的降低
將“營改增”落實到建筑業中,小規模的納稅人一般都采用百分之三的增值稅稅率,而在這一過程中小規模納稅人通常運用建議計稅的方式進行稅務計算,比如,在進行勞務接受時以及購買貨物時,這個過程中所涉及的進項稅率不可做為抵扣。現階段的建筑業一般還是通過對營業稅進行征收,雖說稅率依舊是百分之三,但這一稅收歸屬于價內稅,與價外稅的增值稅相比較,與之相同的都是百分之三的稅率,在實際的繳納稅負的過程中將會具有較大的差距,營業稅的實際稅率將會高于增值稅的[2]。
二、“營改增”落實到建筑業中所帶來的稅收風險分析
從逐漸頒布的過渡性的政策以及“營改增”的措施協調,以長遠的角度來看,對于建筑行業來講是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的,可以一定程度上減輕稅負,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在“營改增”實施的過程中,還會容易出現諸多的稅收風險,以下是筆者的具體分析。
(一)關于發票管理的稅收風險分析
“營改增”實施之后,現階段的建筑業一般納稅人在對增值稅的專門發票進行獲取后,需要通過稅務機關的認證通過或是相關環節的辦理,才可以進行申報,并且積極的向相關的稅務機關進行申報,這樣才能最終實現進項稅額的抵扣,否則是不予抵扣的。所以說,在建筑業的發展過程中,將“營改增”落實其中可以使得納稅要求一定程度的提升,且與此同時還會使得建筑業對于發票的管理力度大大的提升,如若建筑行業的負責部門未對發票實現良好的管理,那么就將會使得企業處于多繳納稅款甚至是違法的境況中[3]。
(二)無法對增值稅收的條件實現良好理解和應用的風險分析
在“營改增”落實到實踐當中后,很多行業都會出現稅收優惠增多的現象,但是這些優惠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具有一定的前提條件的,這時就需要相關的建筑企業負責部門的相關人員要對這些切實的稅收優惠進行良好的把握,只有這樣才能為建筑企業享受稅收優惠打下良好的基礎,由此可見,在行業內部對增值稅稅收進行良好的掌握是降低稅負的前提也是極其重要的環節。將這些稅收的優惠政策充分的融入到建筑領域的稅負管理過程中可以使得企業的稅負很大程度的減低,如果對這些稅收的優惠政策沒有進行良好的把握以及核算,最終將會使得稅務機關將會對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取消,這樣就會導致企業失去了本可以享受的降低稅負的機會[4]。
三、在建筑業實施“營改增”的稅收籌劃
在建筑業企業對于稅制的規范熟悉以及稅制改革的深入,使得“營改增”在一定程度上來講對于建筑企業來講是具有益處的,所以,建筑業企業應當對最新的稅務法規以及稅法進行切實的了解,這樣才能為企業的稅收籌劃進行適宜的、合理的且科學的準備,這樣才能為企業的運營成本降低提供切實的保障。
(一)以納稅人的身份對稅收進行籌劃
自從“營改增”之后,建筑業都會依照業務規模和核算能力為基礎,從而分為一般納稅人以及小規模納稅人兩類,小規模納稅人會通過簡要的計稅方式,根據百分之三的稅率進行增值稅的繳納,而且這一過程中進項稅額不予以抵扣;而一般納稅人則會通過百分之十一的稅率方式記性銷項稅額的繳納,但是這其中可以進行適當的進項稅額的抵扣。從這兩種繳納稅額的方式中可以看出,不同的納稅身份將很大程度的影響到稅負的繳納結果,所以,相關的建筑企業在進行納稅人的身份選擇時,應當謹慎選擇,尤其是要以自身的銷售額以及物業規模進行衡量的基礎上,積極的通過稅額扣除的方式實現稅務籌劃,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建筑企業的稅務負擔最大程度的降低,而且也會間接地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
(二)依照優惠政策轉變經營方式
在對現階段的優惠政策進行分析的過程中,還要通過轉變自身經營模式的方式來最大程度達到減稅負的目的。比如相關的建筑企業就可以積極的分析《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簡并增值稅征收率政策的通知》中的內容,其中對頂在二零一四年七月一日起,開始實施把磚瓦石灰、商品混凝土以及沙土石料等的稅率有舊式的百分之六變為百分之三,這一政策的頒布對于混凝乳攪拌站來講無疑是一項切實的優惠政策,那么,就要將自身的企業運作比重轉移到這些石料上,這樣就可以為企業的稅負很大程度的降低。可以看出,積極的利用“營改增”的內容對于建筑業降低自身的稅負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建筑行業在面對著“營改增”落實的趨勢下,要積極的對自身行業中所面臨的稅負進行切實的計算,并且充分的考慮到易出現的風險,且在這一過程中還要積極的分析并探究稅務方面的優惠政策,做到充分的利用優惠政策并逐漸的實現高效的稅收籌劃,這樣才能為建筑業的稅負降低提供切實的保障。
參考文獻:
[1]劉婷,周曉靜,董娟等.建筑業"營改增"的稅收籌劃探討[J].中國市場,2015,12(36):120-121.
[2]謝杭潔,張愛珠.基于“營改增”的建筑業稅負、風險及稅收籌劃探析[J].建筑經濟,2016,37(7):19-21.
[3]張躍星.“營改增”背景下我國銀行業稅收籌劃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5.
[4]徐力.房地產開發企業稅收籌劃分析與設計[D].西南財經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