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少芬(東莞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52300)
關于生活飲用水耗氧量測定影響因素探討
梁少芬(東莞市東江水務有限公司,52300)
近年來,大部分專家對耗氧量精準測試的環境實施了改良,并且獲得了一定的成績,然而依然有很多缺陷。本人通過調研走訪,對生活飲用水中耗氧量的精準測試元素實施了總結,并給出有價值的意見。因為生活飲用水中氧化物質的濃度量大部分均沒有超過3mg/L,因此此處提及的是酸性高錳酸鉀法。
生活用水;耗氧量;測定;影響元素;分析
生活飲用水中耗氧量測定模式應參考酸性高錳酸鉀滴定理論,由于酸性高錳酸鉀滴定模式隸屬氧化還原反應范疇,其氧化性與反應體制較為繁雜,精準滴定通常難度極大。本人通過試驗,控制反應環境、高錳酸鉀標準試液的濃度、加熱時長與滴定氣溫、滴定速率,對測試成果的作用實施解析,歸納了滴定階段的積累常見要素,為耗氧量的精準測定提供了基礎[1]。
耗氧量是用以顯示飲用水與較為干凈的水資源中可被高錳酸鉀氧化的物質所耗費的氧的數量,用氧(O2,毫克/升)來顯示。其是映射水體內有機與無機可氧化物質的常規數據。水源內耗氧量的多少不但能夠間接地映射水源內還原類物質的相對比例,還能夠檢測水源被玷污的情況。對水源污染狀況實施整體解析與考評,在給水處置階段,耗氧量的多少能夠映射水源的凈化效果。所以,水內耗氧量的檢定有著極大的價值[2]。
飲用水內耗氧量的測定模式參考GB/T5750.7-2006酸性高錳酸鉀的檢測法,其在不同環境下作出反應的程度有所差別,所以測試的成果也呈現出差異性。本人會在下文中進行詳細的闡述。
2.1 數據名稱
耗氧量名稱各國家的稱呼不盡相同,美國《水和廢水標準檢驗方法》規定了標準的耗氧量;日本的《水質實驗法》將其稱為CODmin。而ISO8467-1993與歐盟、我國環保局GB11892-1989使用高錳酸鉀數據來稱謂[3]。
第一步,應把耗氧量與化學需氧量相區別。COD是指用以表征生活污染水源的能夠被重酪酸鉀氧化的事物所耗費的氧的數量,以O2表示。其與耗氧量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
第二步,耗氧量數據本質含義與字面含義不盡相同。其并不等同于水源內可以被氧化的全部物質。這是由于水源內可以被氧化的物質在測試環境中僅有一個環節參與反應,其僅是一類條件性的相對數據。本人的意見是,用高錳酸鉀數據來闡述較為妥帖[4]。
2.2 加熱模式
GB/T5750.7-2006內,將加熱模式闡述為僅錐狀器皿置于煮沸的水浴內,此處必須明確的要點是:
2.2.1 水浴氣溫
水在相異的大氣壓下有著相異的沸點,在不同的海拔區域,因為大氣壓不同,沸水的氣溫有所區別。我國疆域廣闊,有著不同海拔的區域,沸水的氣溫改變幅度過大。比如在我國南方城市,地表水耗氧量太高。由于加熱的氣溫不等,測試的成果也有差別。怎樣來化解該難題,本人認為:
2.2.2 提升氣溫
南方城市升井水總硬度太高,通常包含增大壓力或增大電解質等模式。增大壓力操控有難度,增加電解質的模式會侵蝕水浴鍋。因此,提升氣溫難度大[5]。
2.2.3 增加加熱時長
相關調研說明,在南方城市,水質中氨氮、耗氧量等項目嚴重超標,應通過恰當的增加加熱時間,能夠獲得與標準值吻合的溫度。然而大氣壓增加時間一直沒有明文說明,也較為棘手。
2.2.4 假如水浴的氣溫與成果有成正比例關系,能夠換算出矯正數據,依照相異的氣溫與矯正數據相乘就能夠得到氣溫的作用系數。
通過研討,本人的意見是在目前匯報成果的階段,標明水的沸點,是較為穩妥的模式[6]。
2.3 是不是加蓋
專家指出在水浴加熱階段,應加蓋完成加熱。加蓋的優點是:降低氣溫的消耗值、降低試液體積的損耗、增強器皿內壓力、有著回流的功能。加不加蓋能夠左右測定的成果。然而因為相關文獻中沒有提到加蓋,環保準則中,在高錳酸鉀數據界定時,明文規定易揮發有機元素不包括在測定值范疇內。假如加蓋回流,易揮發有機元素會參與一些反應。這表明,我國準則并未說明反應必須加蓋。本人的意見是,錐狀瓶可以不加蓋[7]。
2.4 錐狀瓶怎樣碼放
我國相關法典并未標明錐狀瓶怎樣安放。準確的碼放模式是沸水浴內的水表面比錐狀瓶內的溶液高度要高。我國相關文獻應標明準確的錐狀瓶安放辦法。
2.5 電爐加熱
專家通過研讀800瓦電爐加熱8分鐘能夠獲得等同的功效。本人的意見是,由于電爐的氣溫不受管控,加熱也有著不均衡性,樣本平行效果不理想,因此水浴加熱更加合理。
2.6 加熱時長
加熱時長對成果的作用較為明顯。我國相關的法律文書將其界定為“把錐狀瓶置于煮沸的水浴內,精準碼放30分鐘”。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放置樣本就開始計算時間。而另一份環保準則將其描述為將錐狀瓶置于沸水浴中(30±2)分鐘,即是說水浴煮沸,才進行時間的計算。而大部分專家也認同開始計算時間從再次煮沸開始。室溫樣本置于水浴鍋中,到再次煮沸必須經過3分鐘的時間,此處就產生了一類時間差。計算時間的模式不一樣,測定的成果也不盡相同[8]。
以南方城市為例,某江是該南方城市的重要河流,其岸上散布著各類工業公司,田地與民眾生活地域,其耗氧量的大規模消耗與環境污染通常來自于城市煙草公司、農作物藥物公司、橡膠公司等若干個公司的工業污水,鄉村的農業灌溉用水與居住區的生活廢水、大量的工業污水的無限制排泄,導致該江的水質僅停滯在劣V類。其超出標準排放的元素包含生物需氧量、氨氮、總磷,污染情況不容樂觀,后來對河道進行了大規模治理,通過外源截污項目、河道清理項目、景觀營造項目與生態復原項目等的實施,為在河道周邊居住的民眾提供了充足的氧氣。
綜上,通過試驗能夠表明,測試耗氧量階段,水體樣本的加熱時長、滴定氣溫、水浴氣溫、試液酸度、測試速率等對測試成果有著直觀的影響。特別是加熱時長與滴定氣溫。為提升耗氧量測試的可靠性,應管控反應環境;并且,需要平行測試已有耗氧量的標準樣本,以預判反應階段系統反應環境的管控狀況,提升測定的精準性。
[1]費世東,常愛敏,王麗等.三級催化臭氧氧化—生物活性炭技術處理污染水源水中試研究[J].給水排水,2015,(11):123-125.
[2]張海婧,胡小鍵,林少彬等.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飲用水中15種鄰苯二甲酸酯[J].分析化學,2014, (9):1281-1287.
[3]王卉,陸安祥,韓平等.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四級桿/飛行時間質譜法在飲用水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 2016,7(11):4467-4471.
[4]宋亞麗,鄧靖,馮嬌等.色譜-質譜聯用法識別飲用水中新型含氮消毒副產物氯代亞胺[J].質譜學報,2016,37(2):156-162.
[5]程俊俠,丁強,廖慧彬等.陜西省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狀況變化趨勢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16,22(14):101-103, 112.
[6]黃娜娜.安徽:修訂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條例政府應落實飲用水水源生態保護資金[J].中國食品,2016,(16):52-53.
[7]王學淵,劉子媛.中國農戶安全飲用水可及的影響因素——基于CHARLS數據的實證分析[J].山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10):685-692,734.
[8]吳昊,李相林,曾廣慶等.北海市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環境現狀調查及保護對策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4,(13): 4010-4011,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