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亮(大港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孔南油氣開發研究所,天津 300280)
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應用條件及難點分析
衡亮(大港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孔南油氣開發研究所,天津 300280)
疊前地震反演技術是運用數學運算的方法,通過分析未疊加的疊前地震資料獲得彈性參數,從而識別出用于油氣勘探工程的一系列資料的方法。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使用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不僅僅表現在適用環境上,同時其結果也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本文通過對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并且對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到的難點進行詳析探討,希望對疊前地震技術的實際應用起到一定的作用,加大相關方面的研究力度。
疊前地震;反演過程控制;地震
疊前地震反演技術所用的資料主要是由經過偏移歸為后的共成像點道集組成的,與傳統的疊后地震反演技術相比,主要具備以下優勢:
因為該技術的資料主要來源于共成像點偏移道集,一方面來說,可以相對全面的保留偏移過程中反射振幅的變化趨勢。另一方面,使收集到的地震資料更加的全面,以測井資料為例,可以全面的包含縱、橫波速度以及密度。
該技術將反射界面上產生的地震信息很好的解析為更加直觀的地質數據。對深入觀測了解測井信息、構造地質模型以及地質標定等技術都非常的有幫助,而且可以使數據更加的準確。
疊前地震反演技術可以全面的收集縱波速度、橫波速度以及密度三方面的參數,并且由這3組參數為依據進行反射理論的構建,以此為基礎對儲層的具體巖性、所含流體以及物性有更加精準的分析,提升描述精度。
疊前地震反演技術對資料的高要求體現在多各方面。首先,要保證觀測系統足夠均勻的連續空間采樣,道密度和炮密度都會一定程度上影響成像的效果,如果密度過小,則會出現空間上的假頻現象,進而產生噪音,則難以產生可以正常反應儲層信息的資料。其次,對疊前地震道集有極高要求,該數據收集效果越好,則可以使疊前地震表示的參數成果可信性越高,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入射角的大小也會影響疊前反演結果的縱向分辨能力以及其結果與測井曲線的真實吻合度,經過驗證表明,當入射角不低于30度時,其測量結果需要經過疊前偏移歸為處理后再綜合考量相關因素以進行使用。最后,關于有效頻帶寬度的要求,有效頻帶寬度是影響疊前地震反演結果的重要數據。
儲層的巖性、物性以及所含流體的行之等都是疊前地震反演技術需要解決的基礎問題,因此,對巖石的物理可行性進行分析在這個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細化來說,巖石的物理可行性主要包括理論分析以及實際分析兩方面:理論分析,指的是用理論建模的方式來對巖石可行性進行分析,主要考量的依據是地質目標的彈性參數,以此為基礎進行巖石的分析,具體來說主要包括:測井資料、資料評價、彈性參數、彈性參數分析等等研究。根據上述分析所得出的巖石物理分析結果,可以確定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實際可行性,在實際的應用中,如果要對一塊兒地區的巖石物理可行性進行分析,可以對其彈性參數與儲層巖性以及含油氣性的關系進行分析,可以有效的提高對該地區儲層探測的精準性,
相對來說,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收集和演算過程更加的復雜,從而得到的數據成果也就更加多樣化。對其原理及規律進行研究,是該技術推廣運用的關鍵。對于相對復雜的地質環境,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應用也不是一層不變的,需要充分的對地質構造和成藏規律進行研究。比如在測井資料和疊后地震準確記錄的前提下,還必須對地震道集同樣進行準確標定,以此來確保測井曲線與地震資料的匹配,只有這樣才能構架出科學合理的信息模型,從而提高反演結果的準確度。
隨著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應用和推廣,解決了很多以往經驗上無法解決的難題,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該技術的應用還存在著必須要解決的難題,從這些年的應用經驗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
不僅僅是疊前地震反演技術,多解性一直是所有地震反演技術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由于地震反演技術需要考慮的因素非常多,地震本身、測井數據以及所處地質環境等都會對結果造成影響,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正確看待地震反射特征可能面對的所有地址模型特點,應該綜合上述所有信息,選擇出最合適的地址模型,進而增加地震反演技術結果的準確性。
由于該技術所需要的資料多種多樣,各資料間的匹配和整合工作也是難度頗大的環節,比如測井資料錄井資料在時間和平面分布等方面存在差異性,所以,在實際運用中,我們必須做好資料匹配相關的研究,盡量做到地震相關資料的采集時間與測井的測量時間接近吻合,技術反演結果與測井資料分辨能力相匹配等環節。
我國目前疊前地震的反演結果分辨能力可以有效的對砂組進行識別和描述,但是對薄互層儲層的識別能力還有待提高,更高級別的勘探開發要求更是需要我們對相關的技術進行進一步的提高和研究。
通過本文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疊前地震反演技術是一項綜合能力非常全面的技術,該技術的應用過程需要滿足一系列的條件,仍存在一系列的難題,這也就是疊前地震反演技術雖然有技術上的優勢,且成果更加豐富,但并沒有代替性的運用的原因,對此,我們應該加強相關方面的技術研究和理論整合,提高疊前地震反演技術的實際運用效果和運用率,推動相關產業的進步。
[1]仝兆岐主編.儲層地震技術新進展[M].東營:石油大學出版社,2004,98~135.
[2]賈承造,等.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研究的兩項核心技術[J].石油勘探與開發,2004,3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