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義芳(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測中心,山東濟南25000)
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
竇義芳(山東省核與輻射安全監測中心,山東濟南25000)
總結了山東省近年來的輻射安全管理現狀,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加強輻射安全管理的有關對策和措施。
輻射安全;管理;對策
山東省是核能與核技術利用大省,現有核技術利用單位共計4200余家,放射源9000余枚,射線裝置9200余臺,均處于全國前列。海陽核電廠和華能石島灣核電廠預計2017年建成并投入發電。“寬帶中國”戰略1帶來大量的移動基站建設需求,預計2018年以前,全省通信基站數將達到30萬座。特高壓輸電項目建設也進入高峰期,2020年前將有10條特高壓輸電項目陸續建成并投入使用。
近年來,我省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堅持“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2,加強監管體系和監管能力兩個現代化建設,實施文化引領、制度規范和能力保障三大措施,構建核與輻射安全行政審批、監督執法、監測預警和應急防控四大體系,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全省各級輻射監管專、兼職人員近600人。省級形成了“一處、一站、一中心”的管理格局,13個市級、10個縣級環保部門成立了獨立的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機構。
省級核與輻射監測機構擁有固定資產總值約5600萬元,實驗室面積約3000m2,主要儀器設備417臺(套),具備了5大類50個項目的資質認定證書,48項輻射環境監測項目通過能力評估核查。14個市級輻射監測機構取得了實驗室資質認定證書,全省150余人取得輻射環境監測技術人員合格證書。
(1) 在法規制度方面。近幾年,我省相繼出臺了《山東省輻射污染防治條例》、《山東省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監督檢查辦法》、《山東省核技術利用行業反恐怖防范工作標準(試行)》等一系列的地方性法規、規范性文件,使執法監督更規范、更準確、更有效。
(2) 在行政審批方面。目前輻射類行政審批包括環評、驗收、輻射安全許可證、放射性同位素轉讓等。近幾年隨著進一步推進簡政放權,部分輻射安全許可證及環評審批下放至市環保局,減輕了省廳審批壓力,也調動了基礎環保部門能力建設的積極性。
(3) 在監督檢查方面。省廳每年下發監督檢查計劃,對全省400余家省廳發證單位進行一次現場監督檢查,市、縣環保局也每年對轄區內所有發證單位進行現場檢查。
(4) 在輻射監測方面。開展全省輻射環境質量監測和監督性監測,每年對81個輻射國控點、7個省控點、城市放射性廢物庫、39家國家重點監管的核與輻射設施、7家稀土礦開發利用單位進行監測,按時向環保部報送季報和年報。
(5) 在應急響應方面。修訂完成了《山東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和《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制定了《山東省核應急環境輻射監測與評價預案》;投入1000余萬元,建成了省級核與輻射應急監測調度平臺和快速應急監測系統。
(6) 在宣傳教育方面。近幾年累計培訓輻射從業人員12000余人。每年“6.5世界環境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活動,發放《告訴你身邊的輻射》宣傳冊10000余本。在全省組織開展了為期1年的核安全文化宣貫推進專項行動,覆蓋了所有持證單位和全體輻射工作人員,全省核安全文化水平得到了整體提升。
一是安全風險嚴峻,任務艱巨繁重。主要體現在:監管任務日益繁重。放射源和射線裝置的基數大、增長快,“寬帶中國”戰略持續推進,移動基站從2G到3G、4G不斷更新,高壓、特高壓輸電線路、智能電網等不斷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輻射監管任務大幅增加。保障安全的壓力與日俱增。核技術利用、電磁輻射項目的持續增長,造成環境風險因素大大增加,放射源使用不當的現象仍未完全控制。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日本福島核事故發生后,公眾對輻射環境安全問題更加關注,輻射知識不足與日益增長的輻射安全要求的矛盾日漸突出,信訪投訴大幅增加。部分企業守法意識淡薄。部分企業或單位輻射安全意識不強,不按要求審批、備案的行為還時有發生,不按規范操作的現象依然存在。
二是核與輻射安全管理工作還存在一些不足。突出表現在:機構隊伍和能力建設相對滯后。部分市至今未成立獨立的輻射管理機構,個別市級和絕大多數縣級環保部門監管人員流動性大,專業技術人才匱乏。職業化水平有待提高。部分環保部門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現場檢查針對性不強,執法力度偏弱,隨著監管職權下放,市、縣級輻射監管能力不足的矛盾將會愈加突出。輻射事故應急體系需進一步完善。輻射事故應急能力不足,上下聯動、橫向聯系不夠順暢,應急監測調度平臺和快速應急監測系統需進一步完善。
(1)以深化改革為切入點,創新優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體系。轉變輻射工作管理理念,突破傳統的管理模式,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從體制機制上,整合全省監管資源,實現從“省級審批,省市縣三級監管”向“省市兩級審批、省市縣三級監管”的轉變,明晰權責,發揮基層環保部門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二是從工作重心上,實現從重事前審批到事中事后監管的轉變3。以審批權限下放為契機,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強化對市、縣級環保部門的監督和指導,對下放和委托事項,實行定期調度、定期督查。三是從管理手段上,實現從單一的監督執法到培育核安全文化“軟實力”和嚴格執法“硬實力”并重的轉變,使核技術利用單位自覺把核安全文化作為其行為準則。
(2)以依法行政為抓手,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一是鐵腕執法,嚴肅查處輻射違法行為。全面落實新環保法和有關法律法規要求,嚴懲環境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絕不姑息。二是要加強放射源的全過程管理。促使核技術利用單位樹立起核與輻射安全就是企業生命線的觀念,加強自我約束,嚴格規范管理。對使用放射源單位,進行實時跟蹤和監測,切實防止放射源丟失或被盜,促進我省移動探傷行業安全、健康發展。
(3)以審批權限下放為契機,提升行政服務效能。一是加強對下放項目的指導檢查。市環保部門對省廳委托下放的項目,要結合實際,認真研究,確保委托下放的項目“接得住,管得好”。二是加大對環評機構的監督管理力度。加大對環評機構的日常監督和考核,建立約談機制,督促環評單位進一步規范從業行為,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完善質量審核制度,高標準高質量地做好環評文件的編制工作。三是研究制定出臺移動基站監管政策。在召開的全國輻射安全監管工作座談會上,環保部對移動基站環評與監管提出了初步設想,根據座談意見修訂完善后將會同有關部委下發實施。省廳將結合我省實際,適時出臺相關文件,切實解決困擾多年的移動基站監管問題。
(4)以提升職業化水平為重點,推進核與輻射安全管理能力建設。一是加強機構隊伍建設。利用此次垂改,將統籌考慮如何強化核與輻射安全監管機構隊伍建設。積極爭取,盡快解決缺機構、缺人員的突出問題。二是強化業務技能培訓。舉辦輻射防護安全監督員培訓班,對各級環保部門輻射監管人員全覆蓋培訓,提升輻射監管人員的職業化水平。三是加強輻射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按照部里提出的“兩個覆蓋”要求,督促企業開展定期培訓,提升企業的輻射安全防護工作水平。
(5)以保障安全為目標,健全核與輻射安全防控體系。一是完善應急預案體系。已印發實施了《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輻射事故應急預案》、《山東省輻射事故應急預案》。二是強化應急演練。對輻射事故應急演練,今后將每兩年組織一次。通過實戰演練,真正展示出各自的輻射應急和監測監察水平,全面提升應對和處置輻射事故的能力。三是加快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快山東核電輻射環境監測監控實驗室建設,建設完成海陽核電廠和華能石島灣核電廠現場監測系統。四是加強省放射性廢物庫管理和廢舊放射源收貯工作。強化放射性廢物庫安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強化安保措施,確保放射性廢物庫安全運行。
(6)以培育核安全文化為根本,深化公眾宣傳。一是鞏固核安全文化宣貫推進專項行動實施成果。健全完善核安全文化培育的長效機制,將核安全文化列入輻射安全與防護培訓課程,納入日常監督檢查內容,促使核技術利用單位自覺提升行業的安全與責任意識。二是廣泛開展核與輻射科普宣傳。在山東環境網站增設輻射宣傳板塊,并將編制一批宣傳冊,多渠道普及輻射知識,提高公眾對輻射安全與管理的認識。充分利用報紙、網絡、電視等媒體開展輻射科普宣傳,編印發放相關宣傳冊和明白紙,提升公眾對核與輻射安全的認知度,有效解決“鄰避效應”等問題。
(1) 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提出中國正實施"寬帶中國"戰略,預計到2020年,中國寬帶網絡將基本覆蓋所有農村,打通網絡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
(2) 2014年3月24日荷蘭海牙舉行“第三屆核安全峰會”習近平在講話中首次全面闡述了中國核安全觀
(3) 2016年5月9日國務院李克強《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電視電話會議》上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