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文

羅安達是安哥拉的首都,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西鄰大西洋,因內戰國內經濟困難,城市及市政建設落后,加之沒有工業基礎,道路交通狀況較差。
羅安達的道路以單向單車道為主,少量單向雙車道,城市里還有很多土路。主路上沒有紅綠信號燈,也沒有限速標志。走在羅安達街頭,滿眼都是汽車,街上跑的不說,街道兩邊也停滿了車。這座城市基本沒有停車場,人們都把車停在馬路邊,兩車間的距離近得讓人難以想象,每次倒車都要有人指揮,否則碰車的可能性極大。羅安達之所以有這么多車,一是當地人有一個理念,房子可以住茅草棚,但車子必須買,還要買好的,所以在安哥拉4至5萬美元的車子很常見,但更多的還是日本、韓國的二手車。二是安哥拉擁有豐富的石油和鉆石資源,如果從事與此產業相關的工作,或者是軍人,或者在政府部門任職,收入相當可觀,他們購置一輛二手車十分容易。這些車輛85%為越野車、面包車、皮卡,小轎車不多。
羅安達的交通狀況比較混亂,摩托車、卡車、小車都在一條路上行駛,因此城里到處都是堵車的場面。最不遵守交通規則的是小公共汽車,便道超車擠道、隨時停車現象嚴重。沿海的一條大道,從東到西全長數公里,交叉路口只有一名警察指揮交通。仔細一看,他舉手指揮從東往西的車流左轉放行。但一會兒卻走下指揮臺,和一邊的同事聊天,任由左轉放空、直行排成長龍。聊夠了,他大手一揮:直行車開始放行。在其他路口,當地司機過路時,都舉手示意對方:右手向左一劃,意思是你先走;右手向右一舉,意思是你讓俺先走;沒有走出視線時一舉右手,意思是謝謝了。行人過馬路時,也有規矩:先左手向左舉,告訴左邊車上的司機我要過馬路。走過中線舉起右手,告訴右邊車上的司機我要過馬路。往往行人剛舉起手,車子就在他的前邊停了下來,等人過去。
羅安達給人印象最深的是,道路上車雖然堵,但聽不到喇叭聲。即便前面車子再多,司機也是有序緩慢行進,沒有因車多道窄而致無序或行車癱瘓現象。羅安達的公交車不多,很多人會等1-2個小時,但這個時候即使是有空車過來,人們也會有序的排隊,而且讓女人和小孩先上車。羅安達的公交車站沒有我們國內的那樣欄桿,車站只是一個大棚子,有的里面有凳子、大多數沒有,但人們等了一個小時,看到車到站了照樣有序上車。
羅安達市內、郊區都沒有出租車,但統一的上白下藍十幾個座的中巴代替了出租車。中巴車的司機把手伸到車窗外,打著手勢,你以為是讓后邊的車先過去,其實是在召人坐車。中巴車是羅安達市內開得最快的車,與國內的出租車一樣,為了搶生意,快一秒生意來了,慢一秒生意就跑了。好在安哥拉人有個習慣,不注意時車子稍微刮蹭一下,只要不是大事故,司機相互說說,有錯的一方招招手、再陪個笑臉,就各走各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