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強
【摘要】生命教育是關于生命的教育,是一種全人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生命教育,讓學生懂得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存在的價值,樹立學生的生命意識。當前,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生命教育是缺失的,生命教育的缺失,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生命的認同感,讓學生對死亡缺乏了解和思考。本文立足于當前小學語文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探討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俗話說: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生命的價值于每個不同的個體而言都是不同的。小學生正處于快速成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對于生命和死亡尚無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因此,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教師應當確立學生對生命的正確認識,讓學生能夠尊重和理解生命,敬畏生命,并在自己的生活中樹立生命意識,形成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是缺失的,生命教育的缺失,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生命的正確認識,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就當前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缺失的教學現狀,探討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
一、當前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現狀
生命高于一切,沒有生命,就沒有一切。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生命教育。但是,就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生命教育的滲透還存在很多問題:
(一)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缺失
當前,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生命教育缺失是一個普遍的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一直以來,我國的教育都是受到傳統的應試教育制度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都是以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為基礎,對學生價值觀、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不夠重視,直接導致小學語文教育中生命教育的缺失;另一方面,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很多教師由于受到自身綜合素質的影響,在教學中,不能對學生實施有效的生命教育。甚至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不知何為生命教育,從而使得生命教育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嚴重缺失,直接影響了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和判斷,學生對生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缺失,影響了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
(二)學生對生命缺乏正確的認識
生命教育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讓學生能夠正確對待生命,形成正確的生命價值觀。但是,在中國的教育中,對生命教育的缺失,或者是在輿論的引導上,會或多或少地讓學生對生命的價值產生一些誤解。在美國等一些發達的西方國家,從80年代起,在中小學階段就開設生命教育,但是在中國,生命教育是比較缺位的。一個簡單的例子,曾經在美國發生的一場火災,在火災現場,老師發現少了兩個同學,于是讓其他同學回去尋找這兩名同學。一名中國的學生,未經教師允許,奮不顧身沖進火海,結果沒能救到兩名同學,卻白白丟了自己的性命。其實,這兩名同學,已經從其他渠道順利逃生。面對這樣的結局,在中國的社會背景下,各大媒體肯定都是大力報道奮不顧身的這名同學,還要讓其他同學學習這種奮不顧身的精神。但是,在美國,政府和媒體都沒有肯定這位同學的做法,因為他們認為:如果自己生命都無法保障,何談去救他人?這就是對生命價值的不同解讀。當前,學生對生命缺乏正確的認識,這是導致一樁樁悲劇發生的重要因素。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
學校生命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在學校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育的目的應當是要讓學生懂得“熱愛生命、同情生命、敬畏生命”。對生命的敬畏、同情和熱愛,是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基礎。那么,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采取怎樣的教學手段,有效地滲透生命教育呢?
(一)教師要重視生命教育,提升生命教育的質量
何為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意義和價值又是什么?這是每一名語文教師應當認真思考的問題。面對當前社會上發生的一起又一起的悲劇,面對一些家庭支離破碎的痛苦,筆者認為: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轉變教學理念,重視生命教育,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責任,認識到生命不僅僅是自己的,還關系到每一個愛自己的人。學生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有利于樹立學生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形成獨特的生命價值體驗。在小學語文生命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生命教育的質量,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沿著素質教育的方向改革和推進。
(二)通過閱讀滲透生命教育
閱讀是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閱讀,滲透生命教育。要想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對生命的正確認識,讓學生對生命的存在有全面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可以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通過一些涵蓋生命價值的閱讀素材,提升學生對生命的認同感和責任感。例如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當前一些現實的生活案例,如自然災害、交通事故以及逆境和死亡等的真實案例,讓學生對生命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樹立生命的意識,提升學生的生命質量。
(三)通過語文教學活動滲透生命教育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滲透生命教育的途徑是很多的。例如教師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可以通過辦黑板報、手抄報的形式,滲透生命教育。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以通過一些關于生命的宣傳標語,讓學生對生命有一個更加直觀的認識。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培養學生懂得自救和他救,提高學生的生命本能認識,全面提升學生的生命意識和生命質量。
總而言之,生命于每個人只有一次。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生命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懂得生命存在的價值,懂得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并在自己的生活中,用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待自己的生命。本文中,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闡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的現狀以及滲透對策。
參考文獻
[1]翟淑娟.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教學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4.
[2]胡慶生.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J].平安校園,2014(1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