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日古麗·艾合買提++艾孜爾古麗++玉素甫·艾白都拉
【摘要】音節是人的聽覺能夠自然感受到的最小語音片段。烏茲別克語的詞是由若干音節構成,而每個音節都符合一定的結構規則。本文對烏茲別克語的音節結構進行分析、在前者的研究基礎上、歸納烏茲別克語詞匯的音節變化規律。詞語的音節形式是非固定的,是根據所綴接的詞綴成分而發生音節上的變化。
【關鍵詞】烏茲別克語;音節
【中圖分類號】H238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烏茲別克語是烏茲別克斯坦的官方語言,使用人數2600多萬。烏茲別克語屬于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回鶻—葛邏祿語組,是屬于黏著性語言。烏茲別克語的詞是由若干音節構成,音節是人的聽覺能夠自然感受到的最小語音片段,而每個音節都符合一定的音節結構規則。在烏茲別克語里,一般純屬于烏茲別克語或阿爾泰語系詞語的音節結構是以元音為中心。因此,一個詞中有多少元音就判斷為該詞中有多少音節。于是,音節及其音節的結構類型很重要。如在語音合成和語音識別研究中,音節是最基本的聲音單位;文字校對中,根據詞語的音節結構可找出部分拼寫錯誤。所以音節問題屬于烏茲別克語信息處理工作的基礎研究之一,是處理烏茲別克語的重要環節。目前為止傳統語言學角度在烏茲別克語音節結構研究成果欠佳,其中主要難點是烏茲別克語借詞來源非常豐富。烏茲別克語有相當數量的阿拉伯、波斯、俄羅斯等語言的借詞。本文在前者的音節結構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以元音字母和輔音字母結尾的詞匯分別附加純元音詞綴、純輔音詞綴等情況,總結了烏茲別克語詞匯的音節變化規律。
二、 烏茲別克語音節結構分析研究
(一)烏茲別克語基本的音節結構類型
從烏茲別克語詞語(不含沒有親屬關系語言的外來詞)的各種音節結構特征來看,烏茲別克語音節結構系統里有基本的6種音節結構類型。文獻[1]中提出“烏茲別克語的音節以元音為核心,一個音節里必須有一個元音。一般,對純屬烏茲別克語詞語音節結構來說,一個詞里有幾個元音就算有幾個音節。輔音是音節的組成部分,它不能單獨構成音節。”本文中以15000種詞匯集語料庫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烏茲別克語音節結構分析,初步確定6種音節結構類型表。
備注:表格中的“#”代表音素之間的界限、“V”表示元音、“C”表示輔音。
在表1中的六種音節結構作為依據,在語料庫中進行統計,VC型和CVC型音節結構的使用頻率最高,VCC型和CVCC型音節結構的所占比例很少。
(二)外來詞的音節結構類型。
烏茲別克語有大量的外來詞,主要來源是俄語、阿拉伯語、波斯語、英語等語言。這些外來詞的結構復雜,詞匯的音節結構根本不符合烏茲別克語的音節結構類型。文獻[1]中提出以下三種音節結構類型表示外來詞的音節結構:
(三)附加詞綴后的音節結構變化分析
在烏茲別克語音節結構類型來看,以元音為結尾的詞語在音節結構上是固定的。一般,因附加構形詞綴而不會改變原有的音節結構。但是,純輔音詞綴附加就會發生音節結構變化。例如(請看表3):
表3中可以看出,1—4詞綴都有元音。因此,單獨構成了一個音節。結構和詞綴綴接后的音節類型沒有發生變化。但是,音節數量增加了一個。而5—6詞綴是純輔音詞綴,它沒有單獨構成音節的功能。因此,它緊貼在ona、olma等以元音結尾的音節。結構和詞綴綴接后的音節類型就發生變化,把第二個音節的類型CV變成為CVC。但是,音節數量沒有變化。
以輔音為結尾的詞語根據與綴接的詞綴不同在音節結構方面出現以下幾種情況(請看表4):
從表4中可以做出以下兩個方面的結論:
1.以輔音為結尾的詞語綴接純元音或元音為開頭的詞綴時,單詞結尾的(最后的)輔音自然地脫離原所屬的音節范圍,與綴接的元音或以元音開頭的詞綴(像im/ib/ing/i類似的詞綴)構成新的一個音節。特別指出一點,輔音為結尾的詞語不管它的音節類型為 VC還是比較復雜的 CVCCC凡是最后的輔音脫離原所屬的音節范圍就成為新增加音節的開頭音。增加了新的一個音節就說明,詞語綴接詞綴之后它的原有的音節類型已經發生變化。對此,像im/ib/ing/i類似的非音節性詞綴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2.輔音結尾的詞語綴接像sin/gin/lar/dan/ni等類似的音節性詞綴時,該詞語原有的音節類型不會發生變化,因為音節性詞綴它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而固定的音節。所以說,音節性詞綴不影響詞語原有的音節類型。為此的結構,音節性詞綴起到關鍵性作用。
對烏茲別克語來說,每一個詞的詞匯形式和音節形式完全是兩個概念。詞語的詞匯形式是固定的,而詞語的音節形式是非固定的,是根據所綴接的詞綴成分而音節上發生變化。例如:plan(計劃)是再不能切分的一個完整的實詞,它始終是固定的,它的音節形式是一個音節構造的。但是,附加詞綴(指的是以元音為開頭的詞綴)時,該詞最后的一個輔音和附加成分開頭的元音結合構造新的一個音節。
三、結語
烏茲別克語屬于黏著語,音節之間沒有標志。而音節以及音節結構的研究是烏茲別克語自然語言處理的各項研究中的基礎工作。本文通過分析詞匯分別附加純元音詞綴或以純輔音詞綴等情況,總結了烏茲別克語詞匯的音節變化規律。烏茲別克語的外來詞眾多,而且這些詞匯不符合烏茲別克語原有的基本音節規律。烏茲別克語引進的外來詞越多,音節結構類型越多,這種現象對烏茲別克語的研究、信息處理容易引起負面影響,這需要在日后的實踐中不斷進行研究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古麗巴努木·克拜吐里,古麗巴霍爾·伊斯坎達洛娃.烏茲別克語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6.
[2]阿達來提.烏茲別克語的傳據范疇初探[J].民族翻譯,2013(1).
[3]胡振華.中亞五國及其語言文字(上)[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6(4).
[4]胡振華.中亞五國及其語言文字(下)[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6(5).
[5]可斯凡季亞羅夫·伊·烏,劉文蘭. 烏茲別克語中的俄語借用詞[J]. 新疆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4(4).
作者簡介:祖日古麗·艾合買提,女,1991年生,新疆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自然語言處理;艾孜爾古麗,女,1987年生,講師/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語言處理,計算語言學;玉素甫·艾白都拉,1958年生,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自然語言處理、計算語言學。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