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媛媛,李社莉
反復漏診的Bartters綜合征一例原因分析
霍媛媛,李社莉
目的 探討Bartters 綜合征(Bartters syndrome, BS)的臨床特點及漏診原因。方法 對1例BS漏診病例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 本例以全身乏力2月余,加重2 d入院。初診于當地醫院,診斷為低鉀血癥、代謝性堿中毒,給予補鉀、糾正堿中毒等治療后,癥狀緩解出院。后患者多次因乏力明顯住院治療,以前述診斷予對癥治療效果不佳,遂轉我院。在積極補鉀治療的同時,查血腎素活性、醛固酮升高,B超引導下腎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示腎小球旁細胞增生,確診為BS。予螺內酯片、氯化鉀口服液、門冬氨酸鉀鎂片口服治療,隨訪3個月病情穩定。結論 BS臨床較罕見,癥狀體征缺乏特異性,易誤診;在頑固性低鉀血癥、代謝性堿中毒的病因篩查中應考慮此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檢測和腎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有助于診斷。
巴特綜合征;漏診;低鉀血癥;堿中毒

Bartters綜合征(Bartters syndrome, BS)是一種臨床少見的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于1962年由Bartter等[1]首次報道。BS臨床常以頑固性低鉀血癥、代謝性堿中毒為主要表現,而這些又是臨床常見的代謝紊亂,患者多反復就診,由于基層醫院醫師對該病認識不足及缺乏實驗室診斷條件,容易誤診誤治。我科最近收治1例反復發生低鉀血癥的BS,多次就診均漏診,現報告如下。
男,53歲。以全身乏力2月余,加重2 d入院。2個月前患者受涼后出現全身乏力,無肢體麻木,伴食欲缺乏、惡心、多飲、多尿,每日排尿7~8次,其中夜尿1~2次,每日尿量約3000 ml,于當地縣醫院住院治療,入院時血鉀<3.0 mmol/L(具體不詳),考慮為進食減少所致,診斷為低鉀血癥、代謝性堿中毒,給予氯化鉀口服液補鉀、糾正堿中毒等對癥治療,血鉀改善不明顯,乏力較前緩解后出院。此后患者多次因明顯乏力于當地醫院住院治療,均以前述診斷給予對癥治療。2 d前患者再次出現乏力,且較前明顯加重,查血鉀2.88 mmol/L,為進一步明確病因轉我院,門診以低鉀原因待查收住院。5年前曾行胃息肉電凝切除術,否認家族性遺傳疾病史。查體:體溫36.8℃,脈搏60/min,呼吸18/min,血壓90/60 mmHg。心、肺、腹及神經系統檢查無明顯陽性體征。血糞常規、肝功能、血脂、凝血功能等檢查均未見明顯異常。尿比重1.005;血鉀2.8 mmol/L,血鎂0.52 mmol/L,二氧化碳總含量36.2 mmol/L;血氣分析示:pH 7.458,HCO3-28.7 mmol/L,堿剩余(BE)4.4 mmol/L;血清皮質醇測定:00:00為133.30 nmol/L,8:00為423.00 nmol/L(正常參考值171~536 nmol/L),16:00為202.00 nmol/L(正常參考值64~327 nmol/L),提示皮質醇節律正常;血清促腎上腺皮質激素4.12 pmol/L(正常參考值1.6~13.9 pmol/L);24 h尿鉀49.94 mmol,同步查血鉀3.1 mmol/L,提示存在腎臟高排鉀;血漿腎素活性7.0 ng/ml(正常參考值1.95~3.99 ng/ml),血管腎張素Ⅱ 329.3 pg/ml(正常參考值55.3~115.3 pg/ml),醛固酮932.1 pg/ml(正常參考值65.2~259.7 pg/ml)。24 h動態血壓監測示:日間最高125/83 mmHg,平均108/70 mmHg;夜間最高112/72 mmHg,平均105/67 mmHg。B超引導下經皮腎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示腎小球旁細胞增生。心電圖大致正常,胸部X線、腹部B超、腎上腺CT薄層掃描均未見異常。根據檢查結果綜合分析,確診為BS。經口服、靜脈輸液補鉀、補鎂對癥治療后,復查血鉀3.5 mmol/L,血鎂0.82 mmol/L,病情好轉出院。院外予螺內酯40 mg、氯化鉀口服液20 ml、門冬氨酸鉀鎂片4片每日3次口服,并囑患者多進食富含鉀鹽食物,注意休息,定期監測血尿鉀、鎂水平。隨訪3個月,病情穩定。
2.1 發病機制 BS分為6種亞型,即Ⅰ~Ⅴ型BS和Gitelman綜合征(Gitelman syndrome, GS),且發現至少有5個基因突變亞型與其發病相關。Ⅰ型為15q15-21號染色體上SLC12A1基因突變導致,Ⅱ型為11q24號染色體上KCNJ1基因突變導致,Ⅲ型為1p36號染色體上CLCNKB基因突變導致,Ⅳ型為BSND基因突變導致,Ⅴ型為3q13.3-q21號染色體上基因突變導致,GS為16q13號染色體上SLC12A3基因突變導致[2]。但亦有學者報道BS發病與變態反應有關[3]。也有學者根據BS病理生理表現將其分為經典型、變異型、新生兒型和假性BS[4],假性BS不屬于遺傳性腎小管疾病。由于基因突變原因導致髓袢升支粗段對NaCl的重吸收減少,髓袢滲透壓的改變減少了水的重吸收,大量水分流失,激活腎素-血管腎張素-醛固酮系統,從而使腎近曲小管對Na+的重吸收增加,長期刺激導致腎小球旁器增生,而高醛固酮血癥又加重了低鉀血癥和堿中毒[3]。
2.2 臨床特點 BS臨床上常以頑固性低鉀血癥、代謝性堿中毒、繼發性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激活、血壓正常為特點,成人表現為乏力、多飲、多尿、食欲缺乏、惡心、嘔吐等,也有文獻報道以胸悶、心悸[5]、抽搐[2]為首發癥狀。成人患者未經積極治療,可導致骨質疏松性骨折[6-7]。兒童患者以嘔吐多見[8],亦可表現為生長發育遲緩、智力異常,經積極治療后可明顯改善兒童的身高和體重[9],但未經治療可致患兒死亡[10]。BS患者血鉀水平低,血鈉、血氯正常或低下,血鎂低,尿鈣低;血漿腎素和血、尿醛固酮升高,血壓正常;腎活檢有腎小球旁細胞增生。本病臨床需與Liddle's綜合征、腎小管性酸中毒、糖尿病、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假性BS、尿崩癥等相鑒別。
2.3 漏診原因分析 ①診斷先入為主:該患者以乏力為主訴入院,查血鉀低,基層醫院追問病史后診斷為低鉀血癥,認為與受涼后食欲缺乏有關,但經口服及靜脈補鉀治療后血鉀升高不明顯,患者自覺癥狀好轉后便同意出院。②診療水平局限:低鉀原因多種多樣,但BS的低鉀血癥表現較頑固,單純口服和靜脈補鉀治療難以糾正,需聯合使用保鉀利尿劑。而部分基層醫院醫生往往對該病認知有限,對低鉀血癥者常以對癥治療為主,缺少對病因的診斷。③缺乏必要的診斷條件:血漿腎素活性、血尿醛固酮水平測定及腎活檢是目前診斷BS的重要輔助檢查。在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還可行基因檢測,而基層醫院實驗室條件有限尚無條件開展上述檢查。
2.4 診治體會 該患者反復出現低鉀血癥,當地醫院予補鉀等對癥治療后效果不明顯。入我科后在積極補鉀治療的同時,迅速行血腎素活性、醛固酮、皮質醇等測定,發現腎素、醛固酮水平異常,在水、電解質紊亂逐漸糾正后行B超下腎臟活組織病理檢查示腎小球旁細胞增生。綜合分析,確診為BS。BS的治療以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為主,低鉀血癥通常較頑固,除口服、靜脈補鉀外,還需使用保鉀利尿劑聯合治療[11],也可使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藥物[12],以及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抑制腎素分泌藥物[13]。本例確診后給予靜脈補鉀糾正低鉀血癥,繼以螺內酯、氯化鉀、門冬氨酸鉀鎂口服維持,病情穩定。
綜上所述,臨床醫師在接診反復發生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的患者時,應在對癥治療的同時及早明確病因,應想到腎性失鉀,完善腎上腺皮質功能檢測和腎穿刺活組織病理檢查,以避免誤漏診。
[1] Bartter F C, Pronove P, Gill J R Jr,etal. Hyperplasia of the juxtaglomerular complex with hyperaldosteronism and hypokalemic alkalosis. A new syndrome[J].Am J Med, 1962,33:811-828.
[2] 門光國,張立明,林新宇,等.嘔吐、抽搐為首發表現的Bartter綜合征1例[J].兒科藥學雜志,2012,18(7):61-64.
[3] 江永娣,傅秀蘭,陳楠,等.Bartter綜合征的診斷和治療(附4例報道)[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1995,2(11):57.
[4] 朱富生,牛峰,余福月,等.巴特綜合征的診斷與治療[J].新醫學,2004,35(9):575-577.
[5] 王育強,冀潤利,謝立群,等.以胸悶、心悸伴手足麻木為特征的成人Bartter綜合征1例[J].疑難病雜志,2008,7(4):245.
[6] 辛培成,楊圣,蘆健民,等.成人巴特綜合征致脊柱骨質疏松性骨折1例[J].中國骨傷,2011,24(8):700-701.
[7] 王帥,趙磊,張學斌,等.巴特綜合征合并股骨近端骨折1例[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2,33(3):292,295.
[8] 黃杏端,姚斌,黃知敏,等.Bartter綜合征——附12例報道[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6,22(3):261-262.
[9] 趙岫,張琴,劉霞,等.3例兒童Bartter綜合征生長發育和實驗室指標隨訪[J].廣東醫學,2014,35(9):1368-1370.
[10]王成月,趙忠禮,江亮亮,等.兒童巴特(Bartter)綜合征的臨床特征研究(附3例臨床報告)[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1,19(8):121-122.
[11]李菊芬,陳海翎,鄧麗麗,等.成人Bartter綜合征1例并文獻復習[J].重慶醫學,2011,40(6):623-624.
[12]楊夢絲,彭韶.Bartter綜合征的研究進展[J].醫學與哲學,2014(10):64-66,77.
[13]Komhoff M. Acetyl salicylic acid treatment in neonatal Bartter syndrome——a commentary lette[J].Pediatr Nephrol, 2011,26(8):1341-1342.
716000 陜西 延安,延安大學附屬醫院內分泌與代謝病科
李社莉,電話:13700213868
R586.2
B
1002-3429(2017)01-0057-02
10.3969/j.issn.1002-3429.2017.01.019
2016-09-24 修回時間:2016-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