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夢穎
網絡自制劇萌芽于近幾年,如今學術界并沒有一個明確且權威的界定。
網絡自制劇通過資料查閱只能得到如下定義解釋:“網絡自制劇,就是由網絡媒體自己投資拍攝,專門針對網絡平臺制作并播放的影視劇。”這一定義指明網絡自制劇的平臺特征的同時,還指向性說明了網絡自制劇的制作環節。在文章《視頻網站自制劇研究》中,作者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劉冰將網絡自制劇的概念理解為“為滿足受眾需求、提高網站競爭力,由視頻網站自主選題、投拍制作并在該網站傳播的擁有自主版權的影視劇。”[1]這一定義將網絡自制劇產生的原因以及目的進行了明確的說明,是通過其制作和播出形式來界定的。山東大學于希在其論文《中國網絡劇的內容產生與傳播機制研究》中對網絡自制劇進行了定義,他認為:“網絡自制劇,是以移動網絡為傳播渠道,網絡媒體或視頻網站出資,以數字影像技術為制作方式,滿足移動網絡用戶觀看為需要的劇情上連續性的新型演劇形式。網絡劇不僅僅是傳者向受者進行的一種意義傳輸,更是一種意見的表達,具有集聚效果,通過網絡劇,具有相同或相似意見的個體會產生自己的圈子,不斷的進行意見交流與互動。”[2]他在對網絡劇定義的基礎上加入了對傳者和受者特點的分析,并指出網絡自制劇具有的互動性的特征。
在參考上述資料后,筆者個人對網絡自制劇的定義是:以網絡媒體為傳播媒介,以網民為受眾,由網絡媒體或視頻網站擔任出品方和播放平臺,由視頻網站和出資方自選主題、投拍制作并在該網絡平臺傳播的,擁有網絡自主版權,具有受眾高度互動性的新型影視劇集。而網絡劇與網絡自制劇的主要區別在于“自制”二字,強調的是其在生產主體、文本形態、播出形式、受眾群體等方面與傳統電視劇的區別。
從《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來看,網絡自制劇最初是由網民因惡搞或娛樂等目的自己拍攝和制作的,成本相對來說非常低,上傳到視頻網站通過平臺審核就能夠讓網友進行點擊觀看。后期各大視頻網站為了提高競爭力、獲取更大的利益,各大網絡平臺進行了自己影視團隊的打造,并且配備了相關劇集,與此同時,為自己平臺打造的網絡劇提高周期以及制作的成本,雖然提高了周期和制作成本,但是相較于電視臺的制作費,網絡劇從導演、演員以及編劇和后期剪輯門檻。與之前《甄嬛傳》這一風靡全國的歷史古裝劇相比的長周期高和成本,去年樂視網推出的集古裝、穿越和搞笑于一體的《太子妃升職記》,其低成本和短周期同樣也在全網掀起了一股“太子妃”熱潮。

圖1
網絡自制劇除了延續傳統電視劇的題材,還創新了影視劇類型,突破了約束和規定,拓展了影視題材的范圍。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第36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顯示,截至到2015年6月,我國網民主要群體為10-39歲年齡段,比例達到78.4%。其中,31.4%的比例為20-29歲年齡段網民,在整體網民中的占比最大。與2014年底相比,20歲以下網民規模占比增長1.1個百分點,互聯網用戶繼續向低齡群體發展。網絡用戶的年輕化,使得各大視頻網站需要通過網絡自制劇在題材選擇和呈現方式上來能夠抓住年輕人的注意力。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人們追求的是一種快餐化的娛樂方式,因此網絡自制劇的劇集長度較短,一般都在10—20分鐘,在電影形態上主要是針對網絡自制劇的短,這樣,可以方便觀眾在工作間隙或者生活休息的閑暇時間進行觀看,也不會擔心故事情節連接不上的問題。例如網絡自制劇《萬萬沒想到》,每個故事場景中主角王大錘雖然都在扮演王大錘,可是角色及性格都不一樣,有醫生、老師、黑幫老大、公司小職員等,每個故事之間都相對獨立,關聯性都不大,且故事篇幅一般都在六至八分鐘,這種碎片化的敘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故事情節沒有被過分的解讀,從而能很好的達到網絡自制劇娛樂大眾的目的。
制播方式上,傳統的電視劇往往采取的是單向性傳播,觀眾更像是被動性的去接受。由此,不同于網絡劇,網絡劇在劇本制作初期就考慮到了如何強化與受眾的互動,更關注的是受眾的感受與體驗。網絡自制劇在制作初期就會在創作于拍攝中強化與受眾的互動。網絡傳播使每個人不僅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加工者和傳播者。他使發布者和接受者能夠建立起一種新型的互動關系。[3]同時,網絡自制劇中的還有一個專門發表觀感的渠道,網站通過點擊率直接把網友對劇情的反饋顯現出來,并投其所好的進行下一部新網劇的制作。例如土豆網為了滿足網民“用戶創造內容”的呼聲,專設了名為“六號倉庫”的網絡平臺,向網民公開征集好的創意、演員及劇本。網絡自制劇在制作和播出上的雙向互動,使網絡自制劇能迅速抓住受眾所關注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創作,這樣時效性也是傳統影視劇無法在短時間內達到的。
視頻網站推出的網絡自制劇大多是視頻網站投資拍攝或者廣告投資、商聯合制作公司共同推出。一般視頻網站或平臺擁有它的影視版權和播放權,所以影視劇集推出的時候大都是在自己所屬的平臺播出。制作商為網站,無論是營銷權、品牌、版權都歸網站所有,播出權就不必再向他人購買,網站也能完全得到由品牌衍生出的各項經濟利潤。版權所有的自主化促使各視頻網站要不斷進行平臺的升級,將視頻服務與網絡營銷綜合一體。例如搜狐出品的網絡自制劇《匆匆那年》,視頻網站全程參與了投資、劇本、選角、策劃、制作直到發行推廣的各個階段,使得視頻網站自制劇真正實現了負責制作及營銷的全過程,而這種突破也帶來了成功,《匆匆那年》的播放總量已達到3.2億次,觀眾評分高達8.9分。
時空安排是影視劇敘事的基礎,傳統電視劇敘事時空安排主要有順序、倒敘、交叉敘事三大種,而網絡自制劇敘事時空安排則不同于以上三種類型,呈現出混雜、跳躍的特點。
2012年10月,搜狐推出《屌絲男士》,短時間內便獲得了廣泛關注。單集片上10-15分鐘,每集由不同的場景進行幽默的片段剪接而成。據統計,他一季分為六集,一共有120個片段,每個片段不超過1分鐘,一集就有20多個片段構成。由此可見,每隔幾十秒就需要轉換一個片段,片段與片段之間并不會存在緊密的邏輯關系。
傳統電視劇敘事的時空結構往往都是由一個完整的故事作為框架,采用相應的時空結構進行演繹,且場景與場景、鏡頭與鏡頭之間有嚴格的序列,有十分嚴密的邏輯順序,一旦打亂這種順序容易讓觀眾難以理解。因此,《屌絲男士》在這一情況下采用跳躍的時空安排,打亂了基本的電視劇的時間線索,劇集中的每個片段都可以隨意顛倒,并不會給觀眾在理解上造成影響。上一秒大鵬在飯館和朋友因付錢的事大打出手,下一秒就可以在辦公室和別人侃侃而談;上一秒正在家中度過悠閑的時光,下一秒就站在了寒風瑟瑟的街頭要飯……畫面在一個又一個不同的場景中不停切換,劇作者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多重時空交疊的影像世界。而這種混亂跳躍的時空從整體上削弱了劇情的故事性,打破了傳統電視劇的故事性和時間上的邏輯關系。

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受眾的觀影習慣逐漸從傳統的PC終端轉向移動終端,而這一轉變使得觀眾在觀看影片的過程中有一定的私密性。個性化和日常化的敘事模式更容易讓觀眾感同身受。以優酷推出的網絡自制劇《曾經想火》來講,故事大多是由主人公欣欣的第一人敘事和第三人敘事構成的。開篇為主人公的獨白,開門見山的開場白將自己的特點、生活方式直接傳達給觀眾,讓觀眾能夠真實的感受到劇中任務的內心世界,迅速拉進觀眾與人物之間的距離。除了主人公欣欣,劇中還有她的經紀人、模特閨蜜、猶太騙子等其他人物,這些人物的開場也是由主人公的聲音來敘述和介紹,包括他們的特點、喜好、生活經歷等。
“所謂超文本,是一種非線性的信息組織方式。超文本設計成模擬人類思維方式的文本,即在數據中又包含有其它數據的鏈接。用戶單擊文本中加以標注的一些特殊的關鍵單詞和圖像,就能打開另一個文本。……用戶接受內容時可方便的聯想和跳轉,更加符合人們的閱讀和思維規律。”[4]“網絡是一種超級媒體,它既包含了傳統媒體的敘事傳播方式,如聲音的、影像的、表演的、文字的,以及各種形式混合使用的方法進行敘述,同時還產生了自己新的敘事方式——超文本敘事。”[5]超文本敘事故事信息的獲取方式與展現方式徹底改變了,使得網絡自制劇本質上與其他影視作品不同。
超文本敘事強調開頭和結尾不需要遵循線性發展,將故事從不同的切入點切入。在敘事方面傳統的敘事結構:即開端-發展-高潮-結尾這一固定模式,而超文本敘事不用刻意遵循,而是多條故事線索、人物關系相互穿插。這種敘事方式特點是碎片化、非線性,更加隨意、自由、符合現代人的審美心理。
以《萬萬沒想到》為例,全劇核心主題都是“萬萬沒想到”,講的都是主人公王大錘意想不到的傳奇故事,可是王大錘在每集里都是不同的故事背景以及身份出現,在時間上不連貫,故事發展每一集的都互不影響。如在《萬》第一季第一集《低成本武俠劇》中,故事的發展單純講了王大錘營救公主路上的經歷,并沒有遵循傳統敘事的固定模式,在這個故事里沒有嚴格的邏輯性,沒有高潮和結局,也故事情節之間也沒有明確的因果關系。而觀眾在觀看這樣的故事時,對故事情節本身的關注會弱化,只能在看完之后覺得“好笑”便可滿足。
大眾傳播媒介以傳者為核心的、單向性的傳播模式,而網絡的出現卻打破了眾傳媒的傳播形式。在雙方接受作品的觀念和主題的基礎之上,以故事的創作者為中心的理念正在因為互動的傳播方式的出現而逐漸消淡。作者通過這種互動的網絡交流方式,增加了作者與觀眾之間的交流與互動,作者可以通過觀影者的互動,獲取到觀影者的審美意識和觀看習慣等方面等信息,并且將這些信息投射到自己的故事的創作中去。這種互動性的交流,不僅增加了新型敘事模式的厚重感,還彌補了以往傳統媒介敘事的單方向的弊端。
網絡媒介上的網民在這種具有互動敘事的模式的影響下,網民是信息的接受者,在接受完信息的同時還實現了改造與加工后的二次傳播。以往傳統媒介敘事的“單一”、“單向”的習慣已經被這種新型互動敘述方式充分的顛覆。網民因為這種方式而成為作品的“參與創作者”,這使網絡自制劇的傳播制作成功獲得了網民的積極分享和熱情的參與,“融入感”與“參與感”使得網絡自制劇擁對網民們有別樣的吸引力。
網絡與生俱來的特性就是娛樂性,喜劇是我國目前的網絡自制劇的主要呈現形式的。段子在網絡自制劇的劇本中是基礎,相比較傳統電視劇平均每7分鐘一個包袱來說,短小的網絡自制劇更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抖出更多的段子,因此網絡自制劇的娛樂點也是比較頻繁和集中的。觀眾自己的同事和鄰里之間發生的故事是他的敘事主體主要題材來源,網絡自制劇將生活中所遇到的尷尬與惱人的事情以幽默的方式展現出來,讓觀眾在一笑之后引發深思。而且大部分的網絡自制劇啟用的都是新面孔、小明星,這些面孔也能讓普通網民更有代入感和情感共鳴。
2015年網絡劇呈爆發式增長。2014年,A類(點播量在1億次以上)網劇僅29部,總點播量93億次;2015年上升到51部,總點播量229億次,并出現9部10億次作品。在2015年點擊播放量排名TOP10中,有7部就改編自小說IP的,其中形成IP的“劇二代”就有兩部。2016年,這種趨勢將延續。因為IP除了高知名度外,另一個重要特征就是具備可復制性和可授權性。2015年,網絡劇跨過了“被行業認可”的第一個門檻;2016年,它將進入真正的變現階段。
2015年,電視劇《花千骨》帶火了影游聯動,其游戲每月營收在億元以上。據預測,3年后,根據網生IP改編的影視作品,其游戲收入規模可能達到百億以上。除游戲收入外,付費觀看是另一大收入來源。到2016年,視頻網站付費方式將更為靈活多變。同時,網絡劇的廣告植入也更加多元化。在網劇中,廣告植入變為劇情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品牌方把宣傳方向與劇情結合,這極大降低了用戶的反感度。
總體來說,影視作品的產業鏈條,包括線上、線下兩部分。網絡劇的收入主要分三種模式:第一是傳統廣告投入,包括硬廣和植入;第二是內容收入,包括反向輸出或擴散輸出,例如反向輸出電視臺、分銷到其他平臺,以及擴散到電影院、劇場等,這些均為內容輸入;第三則是直接的用戶收入,比如付費、游戲、粉絲經濟、打賞等。
2016年,觀看網絡劇的渠道將發生變化。目前,視頻網站移動端已占據總流量的70%左右。據預測,未來隨著互聯網電視的興起,人們觀看視頻內容會向客廳、大屏端轉移。“網絡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給人的感覺是不夠精良,因為它的觀看方式,無論是手機、PDA,還是PC端,都不是最佳的觀看渠道。但隨著互聯網電視的興起,用戶體驗將越來越好,當然也會對互聯網內容的制作要求進一步提高。”編劇兼制片人白一驄要求所有創作項目均為立體聲,采用杜比5.1環繞聲道;畫質采用4K標準拍攝。他認為,這是主流發展趨勢,當人們用智能電視看慣高清晰度的網生內容后,就很難再忍受通過小屏端觀看。
隨著影響力不斷加大的網絡劇市場快速增長,政府將進一步增強對網絡劇的監管力度。據專業人士預測,地面頻道的播出內容尺度,將等同于將來網絡劇的審查標準,同時也會對限制題材方面。2016年初,《太子妃升職記》等六部網絡劇的下線整改,已經充分釋放了這一政策信號。網絡自制劇的制作,必須要清楚政策的底線在哪里,否則將會帶來投入的巨大風險。
網絡自制劇要想取得較大的盈利市場,首先就必須取得較多的網絡用戶。而在中國的網民中,年輕群體占大多數,因此網絡自制劇的題材大多都集中在都市白領、男女愛情和職場斗爭中。但究其內容,這些網絡自制劇題材的覆蓋面和種類相對較狹窄。雖然目前網絡目標用戶能被這些題材滿足,但是不去拓展和發掘新的類型與題材,長久下去,始終視覺上會讓觀眾在產生審美疲勞。相比于題材豐富、內容精致的國外所推出的自制劇,我國的網絡自制劇的內容著實望塵莫及。比如展現政客間的故事情節極其緊張、心計攻斗的《紙牌屋》,或臺詞極具黑色幽默、場面極其血腥暴力的《絕命毒師》。其題材涉及的層面廣,內容多,能滿足不同受眾群體。
同質化的問題是網絡自制劇平臺的盲目抄襲借鑒。一些平臺盲目跟風、互相抄襲的結果。一些稍顯新穎的題材類型一經播出獲得網絡熱捧后就會涌現出類似劇集。這些內容無疑是視頻網站為博受眾關注和點擊而推出的,重復消費網絡用戶的視覺體驗,只會浪費資源。
網絡自制劇屬于網絡環境下的快餐式文化消費品,且受網絡平臺和視頻網站資金等方面的限制,在網絡自制劇的策劃和播出過程中,多半在導演以及編劇上大大減分,演員方面都是采用的一些不出名的小明星,這樣在故事情節以及演員演技方面都大打折扣。另外,從制作規格上網絡劇多數是以惡搞、吐槽和搞笑等為重點,缺乏深度,敘事線索單一。而網絡自制劇做為一種新生產物,市場需求嚴重不飽和,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想來“分一杯羹”,數量上的急速增長也必然會帶來質量上的粗糙和低下。
主流意識是社會發展的大方向和主旋律,網絡自制劇做為新媒體迅猛發展最前沿的產品,肩負起了這個時代需要傳承和發揚的主流意識與責任,由此在題材和內容選擇上需要符合社會文化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需要。
廣告的植入在影視劇中都是非常普遍的,尤其是近年來的許多電影,植入廣告更是隨處可見。但是這種趨勢不可避免的在網絡自制劇中進行強行植入,由于網絡自制劇是視頻網站進行投資的,在進行廣告宣傳時需要投資方與制作方雙方溝通。由此,也就產生了網絡自制劇會順應劇情的發展情況讓廣告植入到劇情的發展中,另外,在網絡自制劇的臺詞中也會出現一些廣告語,故意對產品進行宣傳,讓人物在對話中插入產品的名稱,這樣就讓觀眾徹底忽略了劇情的發展,而是產品的效果,過多的宣傳也會令觀眾產生厭煩的心理,從而抵制這個劇。長此以往,網絡自制劇就會主要用于盈利模式的廣告宣傳,對其未來發展堪憂。
較傳統電視劇的審核來說網絡自制劇更為寬松,由于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針對傳統電視劇的審查制度,已經接受廣電總局在未播出以前安排的統一審核,因此,在內容以及價值觀上都有一定的保障。而廣電總局對于網絡自制劇只是起到監督,具體審核是由平臺進行的,使得一些網絡平臺在節目在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的情況下,在制作上鉆了空子。2012年7月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互聯網信息辦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通知》,在網絡劇以及微電影上傳之前就需要進行審核,這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對網絡劇起到了規范作用,但這僅僅是不夠的。網絡自制劇的發展除了網絡媒體應提高對自身的要求,相關的監管部門也應及時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監督管理體系,不斷完善審查機制,給網絡自制劇的發展一個嚴格、良好的環境。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和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娛樂需求,網絡自制劇的產生也是比較順其自然的,它與傳統影視劇的不同恰好為人們打開了一個新視界。越來越多的視頻網站和網絡平臺也相繼加入網絡自制劇的制作大軍中,為網民生產出更多的作品。然而發展與問題總是相伴的,面對現在數量龐雜的網絡自制劇出現的內容低下、缺乏創新、制作粗糙等問題出現,網絡自制劇的創作者和生產者應當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承擔起傳播先進文化的重任,而相關的監管機構也更應該出臺一系列完善的監管措施,是網絡環境得以更好更健康的發展。由于關于網絡自制劇的理論體系尚不完善,加上資料眾多,本人的學識也有限,未能更深入的對網絡自制劇的發展及趨勢進行剖析和研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今后本人將繼續學習相關問題,加以完善。
注釋:
①劉冰:視頻網站自制劇研究[D].山東山東師范大學,2013
②于希:中國網絡劇的內容產生和傳播機制研究[D].山東 山東大學,2013
[1]劉冰.視頻網站自制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于希.中國網絡劇的內容產生和傳播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3.
[3]江潛.數字家園——網絡傳播與文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4]匡文波.網絡傳播學概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王竟秀.新媒介語境對電視調查性報道敘事的影響因素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