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黨
摘 要:高中的每一門學科都是很重要的,數學作為主要科目之一,占總體的分值比例很大。而數學對一些學生來說比較抽象,邏輯性很強,學習起來是很困難的。學生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學習數學。而課后的作業和習題的練習,對學好數學是很有幫助的,能夠鞏固學習的知識,加強記憶,鍛煉思維能力。由于數學學習難度較大,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布置大量課后作業進行練習,學生往往不得其法,沒有效果,時間一長就不愿意再做作業。根據高中數學課后作業的布置情況,對課后作業的布置方式進行改革。
關鍵詞:高中;數學作業;策略
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課后作業是非常有必要的。課后作業是對學生掌握知識點的二次鞏固,是對課堂知識的延伸,能夠鍛煉學生做題速度,培養好的學習習慣。但課后作業不是盲目布置,要掌握科學的方法。積壓成山的作業并不能使學生掌握知識點,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況,有針對性地布置作業。老師要以學生為主,根據學生的學習進程,改變自己的教學進程和方法,合理布置作業,讓學生主動寫作業,提高學習效率。
一、數學教學發展的現狀
(一)不科學地布置作業
由于高中數學知識點較多,課程學習較急,課上練習時間較少。老師往往在課后布置大量作業,有些學生還沒有掌握這個知識點,老師布置的作業對他們來說較難,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寫完,學生就會厭煩寫作業,覺得寫作業很痛苦,不能在課后作業的練習中掌握知識點,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時間一長,就會失去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而一些學生為了能夠按時完成老師的作業,就會抄襲同學的答案。老師在不了解真實的情況下批改了這些作業,就不能掌握學生對知識了解的狀況,從而影響自己的教學進程,導致學生跟不上教學進程,學習效率越來越低。
(二)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富足。有很多家長開始重視自己孩子的學習。讓學生進行課后補習,上補習班。補習的大多是數學,學生自然而然就更加重視數學的學習。學生大多重視對數學解題技巧的練習,為了能夠應付高考,進行題海戰術,以便掌握更多的解題方法。但忽視了對數學基礎的學習,就像沒有地基的高樓一樣,很難保持穩定的學習效果。
二、有效策略
(一)針對性
所謂的有針對性,就是老師根據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進程,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每個層次的作業都有不同難易程度的題型,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知識的提升。學習適應能力較差的學生,要針對他們的基礎進行鍛煉,多練習一些基本的題型,對于學習適應能力較好的學生,多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讓他們學習新的解題方式。由于高考題型中中等難度的題較多,所以為了多拿分數,要多練習中等難度的題型,老師要著重講解,不能只講偏難的題型。老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不能只講求數量,質量更加重要,看這道題對學生學習是否有幫助,是否有意義,是否能夠啟發學生進行思考推理,才是老師在選題時應該思考的。
(二)適當的鼓勵
老師在布置作業的同時,不能只思考題型是否對學生有啟發意義,還要讓學生在寫作業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適時改變題型,學生在做完作業,老師進行評改的過程中,不能只給出作業是否對錯的評價,還要對學生進行適當鼓勵,對學生的作業進行評價,錯誤的進行鼓勵,對的給予獎勵,對于每個學生不同的錯誤情況,老師要在評語中指出來,在課堂上講出來,并給予鼓勵。這樣不僅能夠加強老師和學生的感情交流,也增加了學生對寫數學作業的興趣。并且能夠根據學生的作業中出現的不同錯誤,進行針對性教學,讓學生知道自己的錯誤在哪里,并及時改正,下次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錯誤,這樣就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三)變通性
無論是哪一門課的學習,布置的作業多,不一定是好事,這要求的不是數量,而是質量。不僅要布置書面上的作業還要布置實踐作業,例如老師設計一些題型,分發給學生,讓學生分小組完成。而現在網絡非常發達,很多學生在家里都有了電腦,老師可以布置一些能在網上進行的數學作業,例如看教學視頻,閱讀與數學相關的名人軼事。因為數學涉及面非常廣,應用在很多地方,科學、軍事、金融等,學生對這些故事感興趣,就會有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學習中一些抽象的知識點,學生平時很難理解,在看網絡視頻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還幫助學生理解,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老師要布置高質量的作業,才能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喜歡學數學,讓數學變得簡單易學,還要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其邏輯能力,使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創新方式,讓有限的作業能激發出學生最大的潛能,讓每一道題都有存在的意義,讓數學教學變得更加簡單。
參考文獻:
[1]沈甜.以崗位需要為導向構建高中數學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09(8).
[2]張作斌.高中數學專業的畢業設計教學[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11-13).
[3]苗興年.淺談改善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1(22-25).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