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隨著12家中國銀行進入英國《銀行家》雜志評選的“2017全球銀行品牌500強”的前50名,中國銀行業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銀行業。
據英國《金融時報》6日報道,中國銀行業總資產在2016年底達到33萬億美元(約合227萬億元人民幣),首次超越歐元區,成為全球第一。數據顯示,去年歐元區銀行業總資產為31萬億美元,美國為16萬億美元,日本為7萬億美元,分列全球第二至第四名。《金融時報》稱,中國按資產排列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銀行體系,表明中國對世界金融影響力的增加。
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中國銀監會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國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資產總額為23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8%。這一數字與《金融時報》統計的數字相差不大。
《金融時報》分析稱,雖然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11年按市場匯率計算已經超越了歐盟經濟集團,但是它的銀行體系一直到2016年底才超越后者,這一滯后反映了中國的“金融深化”有所推進。自2008年以來,隨著中國政府出臺積極的貨幣和財政刺激措施以緩沖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銀行貸款出現的快速增長推動了這一進程。
中國銀監會在回顧2016年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時披露,截至2016年四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當年累計實現凈利潤16490億元,同比增長3.54%,盈利能力較強。中國銀監會指出,2016年中國銀行業資產和負債規模穩步增長,信貸資產質量總體平穩,針對信用風險計提的減值準備較為充足,風險抵補能力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