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
一個企業進行海外擴張,主要目的一般是要做大做強。但我認為“做長”才是第一位的,把長跑當成短跑來跑,往往會很短命。聯想集團在2004財年并購了IBM在全球的個人計算機業務。并購以前,聯想的營業額是29億美元,電腦業務的凈利潤為1.4億美元。并購之后,聯想2007財年的營業額達到169億美元,凈利潤達到4.84億美元。這組數據說明,海外擴張確實是企業做大做強的重要途徑。但是,企業的海外擴張,不僅需要一些外部條件,更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要首先把馬步扎穩。
扎穩馬步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企業怎樣做好本身的運作,特別是制造業對自己的行業專業要有深刻的認識;另一個是基礎管理層面,企業要具備好的機制體系和好的“建班子、定戰略、帶隊伍”的管理要素。
2007年,我們的財務數字很好看,4.84億美元利潤。可到了2008年和2009年,我們連續出現了大的虧損,2008財年虧損達2.6億美元,所有的投資人都覺得這下聯想掉到懸崖下去了。
根本原因是管理問題。電腦行業到今天已經發展了若干代,這意味著企業股份已經分散,創始人的股份已經很少了,因此,這些公司都是以獨立董事為主。獨立董事的主要責任是監督好內部人,也就是管理層。一般來講,獨立董事對企業發展愿景考慮得比較少;如果企業管理層做董事的話,就是職業經理人,有的是從本公司里成長起來的,對企業充滿了感情。在這種情況下,公司的愿景就會更明確一些。如果企業負責人沒有愿景,對中長期戰略就會放松,而比較注意短期行為。
再談談研發投入問題。聯想在前端是有戰略的。我們知道,電腦領域有兩個深刻變化,一是臺式機向筆記本發展,筆記本發展的速度遠遠快于臺式機;二是消費類客戶的增長遠遠大于商用客戶,越來越多的人買電腦和筆記本。如果筆記本小到手掌機一樣的話,那就有更多消費類電子商機,所以,聯想國際業務一定要往這方面轉。可是,我們投入研發的資金太少,轉不動。那時候,18個月才出一款新產品,你說我能不著急嗎?這些事必然造成利潤下滑,就是沒有國際金融危機也非出事不可。
另外,還有文化問題。我們不敢說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我相信,好公司的文化大概都是一樣的。聯想文化里,主要一點是核心價值觀,求知進取,以人為本。另外,一個企業必須具備最基本的求實,說一句算一句。
(摘編自《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