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報道稱,盡管國際環境充滿變數,但是不少經濟學家與企業領袖們仍然一致認為,中國將繼續扮演世界經濟增長引擎這一重要角色。
由于出口下滑、投資降溫和工業產能過剩,中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但中國政府一直在努力通過鼓勵創新和經濟結構升級來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對此,標普全球執行副總裁兼首席經濟學家保羅·謝爾德表示:“這,毫無疑問,是個激動人心的故事。”在謝爾德看來,中國作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之一,其經濟發展正在經歷重要變革。中國為各領域的改革所付出的努力,讓這個國家顯得獨一無二,而中國能夠連續35年保持近兩位數的經濟增長率,這一點也證明了這個國家的潛力。 不少人也指出,創新將不斷支撐中國為改革付出的努力,創新體現在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互聯網行業、網上零售業,以及新產品和服務行業。
泛大西洋投資集團咨詢總監馬修·尼米茲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企業的競爭力將不斷增強。CBI銀行與信托部高級副總裁丹·斯坦則表示:“我非常重視中國互聯網和科技公司,十分關注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等,因為這些都是行業先鋒。”觀察人士們表示,電子商務無疑是中國變革的前沿領域,無論是速度、速率和規模,電子商務帶來的增長都是巨大的。
在澳大利亞全國在線零售商協會執行主席保羅·格林伯格看來,中國13.8億的人口規模,“對廣大企業而言確實是機會”。基于這些趨勢,人們普遍預期,中國經濟的增長率將有望達到6.7%,在政府設定的6.5%至7%目標區間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