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斌
【摘要】體育游戲是以身體素質練習為前提,以陶冶身心、增強體魄、增加練習的趣味性為目的一種現代游戲方法。本文對體育游戲的特點、作用、在籃球教學中運用原則進行研究,以期體育游戲能更好地融入小學校本籃球教學。
【關鍵詞】體育游戲籃球應用
籃球運動是我國國民的傳統運動項目之一。我校是籃球特色學校,籃球已經成為我校學生最喜愛的活動項目之一。然而,筆者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發現,雖然將籃球運動作為體育課的教學內容,由于部分體育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積極性不高,實際的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因此,筆者將體育游戲運用到籃球的教學與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 體育游戲的特點
小學生有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的特點,將體育游戲運用于籃球教學,符合小學生身心特點,容易被小學生所接受。
1. 體育游戲必須有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以往學生的課堂表現,大部分學生對于體育游戲是很感興趣的,很樂于參與其中,最關鍵的原因也就是體育游戲大大提升了練習的欲望。因此體育游戲首先要有一定的娛樂性和趣味性,使學生能樂于參與其中,達到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的目的。
2. 體育游戲必須可行。體育游戲應當根據本校的教學實際出發,例如場地設施、教學器材以及學生自身的基礎條件等。因此體育游戲必須簡單、可行。
二、 體育游戲在小學校本籃球教學中的作用
1. 體育游戲可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體育課堂中采用游戲教學法,教師直接參與游戲中 ,學生把教師看成自己的朋友。學生減少了對教師的敬畏感, 更多的是信任與崇拜,從而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教師讓學生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創新意識,從而建立了和諧的師生關系。
2. 體育游戲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體育游戲能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本身對學生就有很強的吸引力,游戲讓學生在課堂中真正占據主體地位,從而迎合他們的興趣所在。同時,體育游戲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的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和想象力。
3. 體育游戲可以提高學生對基本體育技術的掌握程度。體育游戲是針對每節體育課的研究需要設計的,不同的游戲有著不同的訓練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科學合理安排每節課的體育游戲,從而使學生在體育游戲中對基本技術和心理都得到滿足。
三、 體育游戲在小學校本籃球教學中應遵循的規則
1. 游戲內容的選擇要有針對性。體育游戲在每堂課的內容中需要有一定的針對性,必須“對癥下藥”。
(1) 應根據不同的教學任務,選擇游戲內容。例如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可以設計“傳球捕人”的游戲。以40人全場為例,選2人,其余不超出邊線4條線內任意的躲避捕捉;選出的2人用一個籃球,只以傳球的方式,不允許走步,運球的方式,2人傳球移動步伐,用球觸碰躲避人,球不可離手的情況下捕捉;在捕捉住后加入捕捉方一起捕捉下一個目標,直到最后一人,躲避方可看準機會打掉傳球路途中球破壞捕捉,但不可超出界線。
(2) 在游戲內容的安排上,要因人施教,考慮學生的具體情況。例如在教學籃球技術的時候,可以設計“踩線追逐”的游戲。以10人,全場為例,選出一人追,其余9人在籃球半場所有的線上踏著線跑,事先選出的一人在線上追,捕捉住將由被捕者充當捕捉人。需注意,由于三分線與罰球線圓弧靠近,組織者要規定其不許跨線,在直角轉彎時也要踩按球場線路走。
2. 游戲項目的推進要有漸進性。體育游戲項目的推進要循序漸進,根據不同年齡、性別、個性特征、教學要求、場地器材、天氣條件等情況,采用相應的體育游戲,要緊緊圍繞為教學服務這個中心。過度激烈或單一不變的游戲會使學生產生不適應感和枯燥感,使學生產生消極情緒,非但不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反而會浪費必要的教學時間,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例如在教學運球技術的時候,教師可以設計“運球互擊”的游戲;在平地上或者一塊長、寬各5米左右的籃球場上,里面站3~4人,每人一球,在此場地內運球,運球的同時去擊打別人的球。
3. 游戲過程的實施要有教育性。在體育游戲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結合籃球的特點和教學任務,設計、編排、組織游戲。在運用時既要注意學生的生理發展,也要注重對心理品質的發展教育。例如設計“雙手運球接力”體育游戲:利用半個籃球場,運球面對面接力,一人左右手同時各運一球,從起點一直至終點;球若被運丟,則撿回從丟球處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