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軍
【摘要】針對當今困擾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的難題,如何有效進行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筆者想通過黨建品牌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個案的探討,引發對學校基層黨建工作者的思考,讓黨建品牌特色學校創建工作成為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重要途徑之一。
【關鍵詞】品牌創建組織建設特色
學校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主陣地,學校黨組織在學校教育教學中既要起到監督作用,更要不斷加強自身建設,調動全體黨員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完成學校培養目標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因此,加強學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就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和現實價值。
一、 當前學校黨組織建設存在問題的深刻剖析
近年來,學校雖然在黨組織建設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取得了較大成績,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一是對黨員教育理解上有偏差。我們是在教育中把目標定得過高,離開現實而空談遠大目標。教育中往往偏重一些常識性、知識性的基本教育,陷于簡單重復的困境,難以引起廣大黨員思想上的共鳴。二是黨組織活動形式過于單一,質量不高、效果不佳,許多黨員對內容淺顯的組織生活會不感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黨組織的政治影響力。三是發展黨員工作中,一些人入黨動機不純,功利色彩明顯。四是學校一些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對黨的組織缺乏認識,入黨愿望淡薄;一些黨員教師不愿參加有關黨的組織活動,對組織發展和建設不夠熱心,對黨員的應盡義務認識不到位。五是學校支部活動內容單一、活動形式老舊,缺乏創新。此外,還存在著黨組織指導思想不夠明確,工作思路不夠清晰,檢查落實不夠扎實,工作方法不夠得當,保障措施不夠得力等突出問題。
二、 讓特色品牌創建成為學校黨建工作的“發動機”
針對問題,我們積極組織討論,找準目標定位,創新工作思路,以完善基層支部建設制度為方向,以豐富活動形式為載體,讓爭創黨建品牌特色學校工作真正成為提升學校黨組織建設的“發動機”。
1. 讓黨員在品牌創建思路與目標的確立中提升黨性。黨支部先將所有黨員分成5個小組,每個支委成員分派到各小組中,引領各位黨員暢所欲言,提煉出核心思想。最后經支委會成員和黨小組組長集中討論,我們結合學校背景確定了“揚海魂、鑄師德、爭先鋒”的黨建品牌主題。這種融黨員教育于無形之中的做法使黨員受教育的效果遠超過去那種空洞說教的方式。
2. 創新活動載體,讓黨建品牌特色學校創建工作落地生根。我們圍繞創建目標,分解創建任務。一是揚海魂。學校進一步挖掘海軍誕生地獨具特色的海誕文化,通過打造黨員“紅色課程”“紅色體驗”“紅色尋訪”三張名片,用海軍精神引領黨員成長,培養愛黨愛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時代責任感和使命感。二是鑄師德。通過開展黨員師德承諾、“愛與責任”師德演講、黨員教師沙龍論壇、師德考評系列活動等,促進黨員教師職業素養的提升。三是爭先鋒。學校要求黨員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學習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爭做政治先鋒;努力提升教書育人水平,勇于開拓創新,爭做育人先鋒;努力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做好群眾工作,爭做服務先鋒。
3. 點面結合,讓黨建品牌特色學校創建工作開花結果。在完善黨建制度的同時,突出重點,放大亮點。一是開發以紅色教育為重點的黨員黨性教育課程。學校聯合海軍誕生地紀念館和渡江戰役舊址,按計劃、分階段地對黨員進行海軍建軍史、發展史和壯大史等方面的教育;利用海軍指揮學院軍訓、海軍官兵參觀海紀館、海軍建軍紀念日等契機,組織黨員、隊員與海軍官兵聯誼,學海軍精神,提自身黨性。學校積極做好經驗總結和課程開發工作,為黨員的再教育和海誕精神的代代相傳儲備力量。定期以主題沙龍的形式交流共享大家收集到的紅色教育資源,定期邀請市革命傳統教育團專家到校為黨員進行指導,組織黨員教師編印了《我愛家鄉白馬》《藍色的向往》等校本教材,申請了省少年兒童研究會課題《英雄中隊建設的探索與實踐》、市教研室立項課題《學校特色文化與德育工作有機整合的探索與研究》,全體黨員參與特色課程開發和課題研究。二是開展黨員隊員共同參與“紅色體驗”實踐活動。學校布置校園,黨員教師積極參與其中,“六旗在心中”“祖國政區圖和海疆圖”“英雄中隊園地”“海軍將軍長廊”“黨是陽光,我是花”等海軍文化在校園“競相展現”;黨員課間操選用海軍旗語操,在揮灑之間,平添了幾分自豪與幸福;義工活動,在紅色景點參與衛生打掃、講解、宣講,不遺余力;利用每周四的晨會走進班級,與孩子們分享《泰州日報》。三是開啟“紅色精神尋訪之路”。支部尋訪足跡遍及泰州烈士陵園、泰興黃橋戰役紀念館、楊根思烈士紀念館、江陰渡江戰役紀念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淮安周恩來紀念館和故居、常熟沙家浜、海軍東海艦隊基地等。通過尋訪,全體黨員的視野得到了開闊,思想得到了熏陶,也為教育工作積蓄了知識和見聞。
通過“揚海魂,鑄師德,爭先鋒”這一個案品牌創建,我們洞察到黨建品牌特色學校創建在學校工作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黨建品牌創建使中小學基層黨建工作有魂可依、有綱可循、有形可抓,同時切實解決了原先學校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使學校黨建工作更切合實際、更貼近時代、更生動活潑、更易接近黨建本質,確保順利完成歷史賦予我黨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