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鵬浩 楊思佳
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對大學生確立信仰,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新時期,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對我國發展構成了新的挑戰,而中國夢的提出,順應了我國發展的根本方向與現實要求,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與主題。在全社會踐行“兩個一百年”遠大理想的背景下,充分發揮中國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統領作用,激發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偉大理想而奮斗的意識,成為一個關鍵問題。文章從闡釋中國夢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在統一性出發,然后從中國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指導性和大學生在實踐中國夢征途中的重要性兩方面進行研究,從而實現二者的良性互動和發展。
關鍵詞:中國夢;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互動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31-000-02
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出現了新的特點,綜合國力在穩步提升的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國夢作為新時期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思想,自提出便不斷得到豐富與發展,在國家和個人層面扮演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年大學生表現出鮮明的個性,加之社會上各種思潮的沖擊,使得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臨新的難題。因此,必須認真分析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以中國夢為指導使其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激發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責任心與創造性。
一、中國夢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在統一性
(一)目標上的統一性
在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大學生的特點出現了新的變化。首先,當代大學生明顯缺乏獨立性,具有依賴心理,總希望別人告訴自己怎么做,而不是試圖依靠自己去獨立探索和發現;其次,當代大學生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比較差,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當遇到一點挫折時,就會出現消極情緒,甚至輕易放棄自己的目標;最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價值沖突,無論是東西方文明間的碰撞,還是國內不同文化間的摩擦,都對大學生價值觀形成了影響。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旨在幫助我們對人類歷史發展形成科學的觀念,堅定自己人生追求,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中國夢的提出指明了我們在當今時代應該如何根據國家與自我發展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這一時代命題,為當代大學生指明了奮斗目標和前進方向。中國夢引導大學生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激勵大學生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有機會在社會發展中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能,實現自身價值。因此,中國夢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目標上的一致性。
(二)實踐主體上的關聯性
就理想的歷史性與現實性來看,青年大學生不僅是個人夢想的主人,還是中國夢的實踐主體。“兩個一百年”是實現中國夢的兩個階段性目標,作為實現中國夢的重要一步,也是關乎青年發展的關鍵時期。從縱向來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時,現有的多數在校大學生都已走向社會,正處于事業的起步階段和人生的全面展開時期,而到2050年第二個一百年發展目標實現的時候,青年正值人生的黃金時期,身上肩負著家庭和社會的重任,是時代的中流砥柱。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個人夢想的實現離不開大的時代背景,青年夢想的實現也在很大程度上展現了國家與民族夢想的脈動,作為歷史主體和實踐主體的我們,將親手把偉大祖國建設成現代化國家。歷史選擇了我們,賦予我們偉大使命,我們就應該為之而奮斗,中國夢不會僅僅停留于理想和理念層面,必將在我們的手中變成現實!
(三)特征上的統一性
任何一個時期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都是依據當時的現實狀況所確立的。因此,作為一種意識層面的事物,要想發揮其應有的積極作用,顯示其科學性,就必須立足于本國實際,不能盲目空想。現在我國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是立足于我國發展的現實狀況與大學生理想品德狀況而開展的,理想信念是人們對未來生活所表現出的一種期望,這種期望與現實世界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它是每個人“踮起腳尖所能夠觸摸的”。它的產生源于社會現實,但同時它又是發展的目標,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不斷勉勵大學生在成長發展中努力奮進。中國夢亦不是所謂的空想,它來源于我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來源于改革以來的發展經驗,具有深厚的實踐根基;是根據我國當前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而產生的,具有時代性與階段性特征。中國夢所反映的是每一個中華兒女對祖國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望與憧憬,是通過我國各族人民艱苦奮斗、不懈努力可以實現的前進目標。由此可見,二者來源于現實但又升華了現實。
二、中國夢對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統領作用
(一)中國夢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方向指南
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直接影響學生的健康發展,但是近幾十年,特別是新世紀以來,卻受到很大挑戰,這些挑戰主要來自國際環境的壓力和我國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比如說在經濟全球化與世界多極化的背景下,各國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國家間的矛盾沖突也不斷突顯,我國國際地位在逐步提升的同時也受到了更大的爭議。在這種激烈的競爭形勢下,西方發達國家不斷對中國進行著意識形態等各方面的滲透,他們以自身強大的經濟實力向我國進行思想、政治制度等方面的 “干預”,試圖改變我國獨立發展的良好局面,把我國變成他們的新殖民地。與此同時,我國市場經濟的深化對我們的思想帶來許多負面因素,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泛濫成災,而我們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決定時期,這無疑影響了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面對復雜的國際國內環境,黨中央適時推出了中國夢的戰略思想,中國夢依據現今我國社會的實際情況,對國家未來興盛作出了宏遠的展望。將這一提法納入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范圍,有利于豐富我們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內容范疇,是高校相關教育繼續開展的方向指南,使得高校理想信念教育不再是一句空話,而是更加注重啟發與誘導學生全身心投入到追求中國夢的征程中,使學生對歷史發展的規律樹立正確認識,學會從縱向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中國夢,明確前進方向。
(二)中國夢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前進動力
動力是事物運動發展的推動力量,是我們戰勝種種困難的力量之源。中國夢記載著中華民族屈辱與破敗的歷史,憧憬著未來國家發展的宏偉藍圖,激起了當代大學生無限昂揚的斗志和為中華崛起而努力的力量,促使其朝著理想目標不斷前進;它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充分地強調了個人追求也是國家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部分,使每個人深刻體會到只要愿意去拼搏爭取,每個人都有達到自己的目標和改變命運的機會,有助于激發高校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兩個一百年”發展目標從根本上使中國夢不是一個看似遙不可及的空想,而是實實在在、可以達到的夢想。對于即將邁入社會的大學生而言,中國夢包含著就業夢、住房夢等,為了個人理想目標的實現,中國夢也會成為激勵其為了幸福生活努力拼搏的強大催化劑!同樣,理想信念教育也不再只是空話大話,而有了具體的載體與形式,中國夢所內在包含的各個具體夢想,就是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載體,就是激勵我們奮發向上的最好的動力。將中國夢貫徹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各個部分,一定會對教育起到重要的激勵與導向功效,將會為大學生教育提供強大的前進動力!
(三)中國夢為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堅定意志
夢想,作為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永恒的主題,始終是我們堅持選擇的堅定意志。理想在實現的過程中不可能沒有阻礙,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信念是一個人堅持夢想并矢志不渝的意念和信仰,如果一個人擁有堅定的意念,這種意念就會使他在面對人生困難與挑戰的征途上永不言棄,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目標!
新時代的大學生,戰勝艱難險阻的意志力相對較弱,很多情況下缺乏在困難中繼續前行的信心。中國夢的提出,讓他們更加科學看待人生中的挫折,堅持自己的夢想,堅定戰勝困難的意志。對于即將畢業的大學生而言,最關心的問題莫過于求職問題。當前我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在求職的過程中肯定會遭遇很多次的碰壁,甚至會受到鄙視。在今后的生活中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對他們提出挑戰。但是,只要堅定自己的夢想,在挫折中不放棄,就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夢想。中國夢已經并將繼續激勵著當代大學生不辜負歷史責任和時代賦予的使命,勇敢的迎接挑戰。
三、大學生理想信念為實現中國夢凝聚力量
(一)青年大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力量
“中國夢是我們的,更是你們青年一代的。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終將在廣大青年的接力奮斗下變為現實。” 未來三十年,大學生都在不同的崗位上扮演著重要角色,中國的發展將把握在當代大學生的手中,他們的成就直接或間接決定著“兩個一百年”目標的成敗,關系到中國夢能否得到實現。
要切實承擔起黨和國家的期望,發揮頂梁柱作用,必須做到:一,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給予人們追求個人價值的持久動力與克服艱難險阻的毅力,大學生必須堅定實現中國夢的宏遠目標,敢于擔當。理想信念缺失會使人陷入迷茫與困惑,失去前進的目標,甚至會導致消極腐敗等不良思想,走上與人民相背離的道路,被人民所拋棄。二,矢志艱苦奮斗。人生沒有捷徑,成功需要付出。實現中國夢,需要長久不懈的努力奮斗,可能是幾十年、甚至幾百年;需要經受磨難、克服挫折。三,學習和發揮工匠精神。實現中國夢,需要每個人的付出,今后我們可能站在一個普通、甚至不起眼的崗位之上。但是,無論我們從事的工作如何,都是在實現中國夢征程上散發的一絲微光,都需要我們努力拼搏。
(二)尋求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最佳結合點
當代大學生在處理個人理想與社會理想的關系時往往會陷入迷茫,認為二者無法共存,其實不然。對于我們而言,其結合點就是在兼顧個人理想的過程中考慮到國家和集體的利益,用青春夢托起中國夢。
當前我國正處于 “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時期,只有在不斷實現國家發展的基礎上,個人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和生活條件,更好的實現個人理想。但是強調為祖國繁榮而奉獻并不是要求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要在追求國家繁榮的過程中實現自我追求,促進二者的協調共進。為此,大學生應做好兩方面準備,一,響應國家號召,深入西部、深入基層。當前我國發展區域、城鄉差距明顯,大城市確實會提供相對舒適的環境,但是作為國家建設后備軍,必須學會為祖國拋灑熱血,用我們的雙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上實現夢想。二,在工作學習之余,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參與社會實踐,不僅能夠使我們的動手能力得到鍛煉,為我們在工作崗位實現新的突破打下基礎,而且有利于我們實現社會價值,更好的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三)善用創造性思維引領時代發展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創造性思維即人們運用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技能,得出新的步驟與方法,同時得到新的思想成就的思維活動②。 當今時代,大學生應該學會運用自己的創造性思維,為中國夢提供持久有力的動力,為實現中國夢添能增量。
首先,大學生要充分釋放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和觀點,并能夠依靠自己獨立探索,證明自己的觀點,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其次,大學生要充分運用學校和社會這兩個環境。在學校,要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高水平的學術講壇,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對大學生個人而言,扎實的學科知識是創造性思維的基礎,所以基礎知識必不可少。實干才能夢想成真,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還沒有做就已經失敗了,所以我們要敢于動手、善于動手。只有在實踐中,才能不斷提高創造性思維能力,才能將其轉變為實現中國夢的動力。通過實踐,才能形成新的方案,才能提高勞動效率。最后,當今時代,大學生是掌握網絡技術最好的群體,而網絡中的信息資源十分豐富,大學生要善于運用網絡中的有用信息,整合資源,創新發展。
大學生是國家實現繁榮的根本,是實現中國夢的核心力量。在全國為實現中國夢遠大目標奮斗的征程中,我們更應深入學習中國夢,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兼顧個人追求和社會理想,把握與時代一同進步的機會,在實踐中國夢的征程中追求我們的人生目標,實現自我價值。
注釋:
①習近平.五四青年節“實現中國夢,青年勇擔當”主題活動講話[N].人民日報,2013-05-05(2).
②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修訂版.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245.
參考文獻:
[1]田克勤,等.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M].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羅國杰,等.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M].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陶曉春.大學生創造性思維培養方法的研究與實踐[N].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報),2008.
[4]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第一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