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曉征
大連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莊河某疏港公路交通安全設施設計
刁曉征
大連市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
本文結合本項目的道路特點,對交通安全設施進行設計,力求做到交通標志簡潔明了、交通標線車道分界清晰、交通渠化明確,輪廓分明、路側護欄設置適宜,最大限度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
安全設施;設計原則
本項目的建設,將莊蓋高速公路和丹大高速公路與莊河港連接起來,是莊河港的公路對外聯系通道——在鶴大高速公路、國道G201和濱海公路間搭建起一條縱向骨架,通過本項目將區域內運輸通道聯通起來,同時也將道路沿途分散的各功能區連接為一體,實現經濟區內部南北向的便捷溝通,必將極大地促進大連莊河港的發展建設。
結合本項目現狀道路的特點,充分征求建設單位的意見,本次交通安全設施的設置采用如下原則:
(1)本項目設計時速采用60公里/小時。
(2)在起終點及主要交叉路口設置限速及禁止非機動車駛入標志和路線名稱確認標志;在主要交叉口設置指路標志、指示標志以及警告標志;在人行橫道處設置人行橫道警告標志以及指示標志等;被交道路設置指路標志以及禁令標志等。路側有人行道路段,標志設置在土路肩上。
(3)本項目主線標線主要施劃兩側邊緣線,同向車行道分界線;人行橫道線,停止線,導向箭頭;交叉口處中央分隔帶開口,并施劃導流線等。
(4)主要交叉路口:①交叉口:本線路與國道十字交叉路口,新增燈控路口。②交叉口:本線路與鐵路平面交叉路口,新增燈控路口。③交叉口:本線路與兩側村道十字交叉路口,壓縮中分帶開辟左轉車道。④交叉口:本線路與省道T型交叉路口,新增燈控路口。
(5)全線路側設置波形梁鋼護欄以及附著式輪廓標,其中有人行道路段路側護欄設置在安全設施帶中,無人行道路段路側護欄設置在土路肩上。全線中央分隔帶設置波形梁鋼護欄,其中K0+000~K1+060設置中央分隔帶組合型波形梁護欄,K1+060~K7+477.410設置中央分隔帶分設型波形梁護欄。
(6)橋梁上設置禁止跨越同向車行道分界線,禁止橋梁上變換車道。
交通標志的設置應給司機提供明了、準確、及時和足夠的信息,并滿足夜間行車的視覺效果。
(1)與國道G201、省道S327相交的平面交叉路口適當位置設置交叉路口告知標志;與村道平面交叉路口設置分向行駛車道指示標志。
(2)在起終點及主要交叉路口設置限速及禁止非機動車駛入標志和路線名稱確認標志;在主要交叉口設置指路標志、指示標志以及警告標志;在人行橫道處設置人行橫道警告標志以及指示標志等;被交道路設置禁令標志。
(3)根據平曲線半徑的取值情況,設置線形誘導標志。
(4)在急彎、陡坡等需要警告車輛駕駛人、行人前方有危險的路段設置警告標志。
(5)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有關規定規范及土建設計文件,設置禁令標志及指示標志。
按照規范標準設置,使之與交通標志相結合,合理誘導交通流。在標線布設中,主要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考慮到本項目的疏港功能,經過的重載車比較多,因此內側行車道為3.50米,其余車道為3.75米,車道邊緣線線寬20cm,車道分界線線寬15cm,其中車道分界線的線段長6m,間隔長9m。
(2)在陡坡路段(縱坡大于4%)的下坡側、急彎處、平交路口、人行道前設置減速標線;
(3)與國道、省道、村道相交的平面交叉路口布設人行橫道線、渠化標線及導向箭頭,用以指導車輛轉換車道;中分帶開口布設導流線。
(4)在K0+720與國道平面交叉處、K1+066與鐵路平面交叉處、K7+477與省道交叉處采用信號燈控制。
(5)橋梁車行道分界線采用白色單實線,線寬15cm。
(1)路側護欄設置原則。主線全線設置路側護欄;路基段護欄采用的基本類型為波形梁護欄,橋梁段采用鋼筋混凝土護欄。護欄設置等級依據設計速度、填方高度、交通組成、路側障礙物等綜合確定。
設計速度為60km/h路段,填高<6米的一般路段及匝道路側設置Gr-A-4E護欄,填高≥6米及平曲線半徑≤400m的急彎外側且路側為江河、深溝、陡崖的路段設置Gr-A-2E護欄。擋土墻路段設置Gr-A-2C護欄。大、中橋護欄:采用鋼筋混凝土墻式護欄(此部分由主體設計,工程量計入主體工程中)。
(2)中央分隔帶護欄設置原則。中央分隔帶護欄全線貫通設置,主線采用Am級波形梁護欄;大、中橋由主體設計,工程量計入主體工程中。
(3)特殊路段設置原則。路基段波形梁護欄與橋梁混凝土護欄進行過渡段設計采用搭接方式進行過渡;路側波形梁護欄上游端頭采用外展圓頭式,端頭與護欄標準段之間設置漸變段,下游端頭采用圓頭式,并與標準段護欄成直線設置;交通分、合流端三角地帶主線和匝道兩側各8m范圍內采用波形梁護欄,用圓形端頭將三角地帶兩側的護欄連接,分流端設置防撞桶進行防護。
為提高行車的安全性及舒適性,清晰的指示道路前方的線形型是非常重要的。白天時,駕駛員一般以路面標線和護欄作為行車的指導,但在晚上,上述設施的視線誘導功能將顯著下降,特別是汽車從直線段向曲線段過渡時,駕駛員的視線很難隨道路的線形急劇變化。輪廓標在夜間通過對車輛燈光的反射可以清晰地顯示出道路的輪廓,使駕駛員及時了解道路線形的變化,能夠有效地預防事故的發生,確保行車安全。因此輪廓標的設置時十分必要的。為確保視覺的連續性,本項目在公路前進方向的左右側連續、對稱設置輪廓標。
為提高行車的安全性,提醒主線車輛提高警惕,防范小支路的車輛突然出現而造成事故,在道路沿線較小平面交叉設置道口標柱。
道口標柱一般沿主線方向,埋設在路緣石外緣20厘米處,沒有路緣石的,應埋設在距土路肩內邊緣20厘米處,不應埋設在路基邊坡上,路口兩側各設置兩根道口標柱;道口標柱貼紅白相間的反光膜4道;設置指路標志或平面交叉警告標志的路口不再設置道口標注。
(1)里程碑柱體為白色、黑字,設于公路樁號遞增方向的右側,每隔1公里設一塊,正反面均應標識道路編號及里程。
(2)百米樁柱體為白色、黑字,設在公路右側各里程碑之間,每隔100米設置一個,百米樁為方柱體并根據需要在相應表面標識百米序號。
(3)百米樁、里程碑均采用花崗巖。
[1]王強.彩色交通標線行進路徑誘導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