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萌萌
四川工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高層建筑火災分析及防火措施探討
賈萌萌
四川工商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高層建筑在城市中的建設數量開始有了較大幅度的增長,隨著而來的消防安全問題出現幾率也有所升高,因此,針對高層的消防防火措施進行深入研究成為必然。本文分析了高層建筑的火災特點及其原因,提出高層建筑火災的防范措施,旨在提高高層建筑的防火功能,減少火災造成的損失。
高層建筑;火災分析;防火措施
高層建筑指的是高度在10層以上的住宅樓或者總體高度超過24米的建筑[1],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我國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高層建筑開始如雨后春筍般的出現在城市中。但是因為高層建筑本身樓層較高、體積較大、人員過多、建筑功能的繁雜等原因,導致高層建筑產生火災的及利率要比普通建筑高很多,一旦高層的建筑發生火災情況,其施救的難度較大,導致產生更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高層的民用和商用建筑因為其建筑材料和內部的裝修材料多采用的可燃性物品,加上建筑內儲存的可燃和易燃物品較多,導致火災的負荷較大。
因為風力作用的影響,高層建筑內的空氣流動較快,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導致火勢相對迅猛,蔓延極其迅速,很容易發展成為立體火災。根據測定,在通常情況下建筑物1~5層的風俗為6m/s,在10層左右的風速為8m/s,在25左右的時候測試的風俗達到13m/s,而到了30層以上的建筑部分,其風速達到了16m/s[2],由此可見,建筑的樓層高度越高,其風力越大,就越容易火苗的迅速蔓延,也導致了撲救難度相當之大。
高層建筑內的電梯井、樓梯間、管道井以及排氣管道等豎向的管道,一旦建筑某樓層發生火災,就很容易產生一種“煙囪效應”,如果沒有有效的防火或隔火措施,就是使得火勢在短時間內迅速的發展成為大火。
當高層的建筑發生火災時候,要疏散被困人員到地面或者逃生樓層的安全部位難度非常之大,主要是因為:①建筑物樓層較高,樓層較多,垂直方向上要疏散的距離較遠[3],施救和疏散的耗時太長,而被困的人員疏散方向有和火勢蔓延的方向相反,在熱氣流和火勢濃煙的影響下,很容易在疏散的過程中發生人員慌亂的情況,導致擠傷和踩踏等事故發生,更加增加了疏散的危險。②疏散的設施設備準備不足,由于發生火災的時候普通的電梯不能當做安全疏散的通道,而樓梯本身的疏散能力不足,因此高層的建筑很難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將被困的人員疏散完成。再加上消防設備的落后,高空救援車輛與設備較少,因此,高層的人員救助只能夠通過內部的樓梯進行疏散,耗時較長,救援難度更加大。
高層建筑內的登高較困難,消防員達到火點時間耗時較長,在發生火災的實收,消防員還需要配備全套的呼吸機器等來爬樓梯,導致體力的嚴重消耗,而且在滅火的過程中,還會有疏散人員的阻礙,更加的增加了到達火點的時間,導致貽誤了最佳的滅火時機。一般的高層建筑中消防電梯的設置數量也有限,在滅火設備運送的過程中耗費較多時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消防的難度。
高層建筑的設計中的防火性能,必須交由當地的消防審查機構進行嚴格的審核。在設計圖紙合格之后禁止在施工過程中擅自變更防火相關的設計內容,如果遇到一定需要變更的,則需要經過消防機構的審批。高層建筑在施工的時候,需要注意施工現場整體的消防安全工作,包括施工人員的臨時生活區域。建設和施工單位在進行高層建筑的設計時,必須要對高層的建筑的防火間距、消防水源、消防車道和人員疏散通道等問題進行嚴格的考量,同時也要考量到建筑內的排煙通道、空調系統等豎向的管道問題,堅決杜絕有安全隱患的建筑設計投入施工。
在建設或者裝修時,建筑物業公司應該加強監督和審查,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的相關規定,對室內裝修結構、材料性能、裝修用料等部分進行嚴格檢查,實施三級管理程序,提高建筑物的消防安全質量。盡量不使用一些易燃的裝修材料,以最大程度上減少火災的負荷。另一方面,在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通道、樓層空間以及避難層等公共區域的設計上,要保證墻面、地面和吊頂等材料的消防防火功能合格。高層建筑內的住戶或商鋪也應當合理的安裝設備或電氣,定期對電氣線路進行檢查和保養,一旦發現安全隱患,應立即與消防部門取得聯系,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建筑質量是消防監督檢查的源頭和基礎,相關部門應該提高認識,切斷事故的發生源,減少火災的荷載,提高高層建筑防火的能力。
物業公司應當注重對高層建筑居民的消防管理,督促居住人員遵守以下要求:①不得在建筑內超負荷的用電,嚴禁住戶安裝一些超規格的保險絲或保險片;②提高防火意識,經常檢查廚房用具和管線,及時的將火災隱患消滅;③不得在建筑的樓道、陽臺和樓梯等地方堆放一些易燃物品;④進行室內的裝修時,必須要充分的做好消防安全工作,配備足量的滅火器材;⑤住戶室內不允許存放一些過量的酒精或汽油、鞭炮等易燃易爆的物品;⑥努力的學習消防知識,掌握家庭常見的滅火方法,同時愛護消防器械,不允許出現挪用消防設施的行為。
在高層建筑的消防安全體系建設過程中,需要以“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為原則,通過對建筑內易產生火災的部分和區域進行重點防護,建立并完善火災的應急預案,通過設計、施工、管理方面的嚴格把關,在根本上杜絕高層建筑發生消防安全事故。
[1]柴鵬.高層建筑火災致因因素分析與防火安全對策[J].建筑知識,2016(9):217~218.
[2]張玉騰,戴素娟.國內高層建筑物火災起因及防火措施分析[J].安徽建筑,2014(4):114~115.
[3]張剛.高層建筑火災原因與防火安全對策分析[J].價值工程,2013(15):303~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