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矗,曲銘欣,武福慶
(黑龍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01)
?
非認知因素影響翻轉教學的研究
王 矗,曲銘欣,武福慶
(黑龍江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哈爾濱 150001)
影響翻轉教學的因素有很多,除了智力因素以外,非認知因素也對其產生著不可估量的重要影響。因此,要想做好翻轉教學工作,必須加強對非認知因素的研究與分析。本文結合個人對非認知因素與翻轉教學的研究經驗及相關參考文獻,就非認知因素對翻轉教學的影響展開深入研究。
非認知因素;翻轉教學;研究
現如今通過越來越多心理學家的研究結果表明,影響人們學習結果、學習效率的因素,不僅僅有人們熟知的認知因素,更有非認知因素。可以說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工作中,非認知因素正發揮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以說人類對非認知因素的科學認知尚為時不長。第一個提出非認知因素的人是美國心理學家亞歷山大,在當時亞歷山大的創見并沒有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直至19世紀40年代,由美國人本心理學家羅杰斯所提出的非指導方法,在心理學界可謂是引起了軒然大波。自此更多的人開始了解、關注非認知因素,并投入到非認知因素的研究工作之中。而50年代由蘇聯制造的人造衛星上天,更是震驚了全世界。受到此事的影響,美國社會各界將注意力轉移到教育教學工作之中,并為此于1958年在國會上頒布了《國防教育法》。直至19世紀70年代,人們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對天才兒童的培養上,進一步強化了對非認知因素的研究。可以說,此時對非認知因素的研究范圍已經越來越廣泛,幾乎涉及了各個領域、各個學科之中。
直至今日,研究者對非認知因素的具體內容以及研究范圍仍然各持己見。有的研究者認為,非認知因素是人性心理品質結構之中,除了智力之外的其余部分,包括:人的情感、人的意見、人的氣質、人的性格、人的興趣、人的信念。有的研究者則認為,非認知因素與認知因素既然同時存在于人的認知過程中,那么二者之間不僅會相互產生影響,勢必還會具備同一性、獨立性。所以在非認知因素的研究過程中不可有所偏頗。應該考察其在每個個體之上所產生的作用,對其整體性進行考核,從而正確的認識各個非認知因素的特殊作用。
自從互聯網與計算機技術應用到教育領域之中,翻轉教學模式變得更加可行。學生不再單純的依靠教師去教授知識,還可以依靠互聯網獲得更為優秀的教學資源,教師更多的責任是去引導學生們運用所掌握的知識解決所面對的問題。
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世界各國進行廣播電視教育就已經證明了利用視頻實施教學的可行性與重要性。翻轉教學具有以下幾個明顯的特點:
第一,教學視頻十分短小精湛。無論是任何學科的教學視頻,其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短小精湛。可以說目前絕大多數的教學視頻都是在幾分鐘~十幾分鐘。每一個視頻都是針對一個特定的問題予以展開,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所以在查找的過程中也十分方便。而視頻時間較短也十分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有利于學生進行自我控制,做好自主學習。
第二,教學信息較為明確。傳統教學視頻中,不僅會出現教師的頭像,還會出現教室內擺放的各種物品,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而翻轉教學視頻與傳統的教學視頻之間存在的最大差異,就是翻轉教學視頻更像是和學生在一起學習,教學信息更為明確,而不是簡單的教授知識,更利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第三,對學習流程進行重構。傳統學習過程主要由信息傳遞、吸收內化這兩個部分組成。其中信息傳遞主要是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所展開的互動完成的。而吸收內化則是學生在課后獨立完成的。可是在課后缺乏教師與同伴的幫助,學生往往會在吸收內化階段感覺到力不從心。而翻轉教學恰恰對學習流程進行了重構,在課前通過教學視頻以及教師的在線輔導完成了信息傳遞,而將內化吸收轉換為課堂互動完成,以此降低了學生的學習困難,使學生在教師、同伴的幫助下更好地完成吸收內化過程。
第四,在復習檢測上十分方便快捷。教學視頻之后往往都會緊跟著幾個小問題,有助于學生在觀看完教學視頻以后及時進行自我檢測,準確的掌握自己的學習情況,仔細核對仍存在的不足之處,從而進行回顧式學習。此外,教學視頻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在于教學視頻能夠幫助學生進行鞏固與復習,并讓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
第一,動機作用。在非認識因素中動機是其最為重要的一個內容,也是學習過程中的核心所在。這是因為動機與學習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如若缺乏動機,那么學習也不會發生。學習動機可謂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一種最為直接的內部動力。而翻轉教學的動機是社會對翻轉教學的需求,及學習者本身的主觀意向,二者進行相互結合而形成的心理因素。在整個翻轉教學的學習過程中,外在誘因和內在動因會同時產生作用。
第二,興趣作用。興趣是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基礎,也是開展翻轉教學的根本原則所在,并將貫穿、落實于整個翻轉教學過程之中。如若翻轉教學的內容十分有趣,且課程活動十分多樣化、多元化,就會讓學生始終保持在一種自我需要的渴求狀態下。這是因為興趣其本身就是需求的一種重要延伸,更是對象與需求二者之間關系最為直接的表現。所以,在翻轉教學過程中,提高教學趣味性應該是翻轉教學工作的頭等大事。相應的,教師就應該做好課程內容的設置工作,讓翻轉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三,意志作用。意志學習是一種十分艱苦的腦力勞動,翻轉教學恰恰就是對學生意志的一種磨煉。只有擁有較強的毅力,真正下苦工,才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結果。尤其是通過腦神經學專家的研究表明,在學習的過程中人腦是重要的物質基礎,只有具備健全的大腦,加之艱苦努力的學習,才能夠達到預期學習效果,這也就進一步體現了意志的重要性。
第四,性格作用、氣質作用。性格指的是一個人在面對客觀事物時,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穩定的態度,以及在處理客觀事物上的一種習慣性行為,其具體表現在一個人的進取心、自信心和不屈不撓的個性等諸多方面。而氣質則是對一個人的全部行為特點所作出的總和,其具體表現在一個人的心理活動速度、心理活動強度、心理活動穩定性和心理活動靈活性等諸多方面。在翻轉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在性格、氣質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其接受知識的速度也有快有慢。所以,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不能強求一致性,而應該關注于學生的個體發展情況和個體接受能力。
本文首先闡述了非認知因素,翻轉教學的含義,然后就非認知因素對翻轉教學的影響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希望能夠為廣大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翻轉教學工作上提供有益的幫助。同時,進一步確立非認知因素在翻轉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給予非認知因素應有的重視,從而更好地應用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之中,提高翻轉課堂教學的質量。
[1] 陳迪春.非認知因素對外語教學的影響[J].浙江水利水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6):22-24.
[2] 王楠.認知因素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影響分析[D].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2009.
[3] 于山虎.淺談認知因素與非認知因素對中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影響[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
[4] 陳昭志.非認知因素對我國15歲學生綜合素養能力的影響——基于PISA 2015調查數據[J].教育學術月刊,2017,(04):78-79.
[5] 張宇超,楚承華,李洪青.論認知因素對獨立學院英語課堂教學環境優化的影響[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04):90-92.
Study on non-cognitive factors affecting flipped teaching
WANG Chu, QU Ming-xin, WU Fu-q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rbin 150001, China)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flipped teaching, in addition to intellectual factors, and non-cognitive factors also have an immeasurable significant impact on it. Therefore, in order to do a good job of flipped teaching, we must strengthen non-cognitive factors of research and analysis. Combined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 of non-cognitive factors and flipped teaching, the impact of non-cognitive factors on flipped teaching was studied.
Non-cognitive factors; Flipped teaching; Research
2017-02-18 黑龍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項目《翻轉教學模式下非認知因素對教學過程的影響及其實證研究》,成果形式:論文,編號16EDE08
王矗(1981-),男,講師,碩士研究生。
G442
B
1674-8646(2017)09-01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