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艷,梁慶模,陳再君
(1.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湖南 衡陽 421002;2.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 衡陽 421001)
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的建立與應用
趙小艷1,梁慶模2*,陳再君1
(1.南華大學附屬南華醫院,湖南 衡陽 421002;2.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湖南 衡陽 421001)
目的 通過建立并應用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提高教學質量。方法 通過收集大量的臨床核醫學圖片,按“系統—部位—檢查方法—圖像分析—臨床常見病”進行分類整理,并配備文字說明,再應用軟件對圖片和文字說明進行處理、超級鏈接。各系統配備測試試題。結果 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不僅可以使師生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圖片,還可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核醫學綜合成績。結論 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的建立,降低了教學成本,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開闊了學生視野,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
核醫學;電子圖片數據庫;教學質量
核醫學是能夠靈敏而準確地顯示和分析機體臟器的功能、代謝、血流、受體密度與基因的分布和動態過程,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蹤技術進行醫學成像診斷疾病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應用學科。
核醫學教學必須“影文并重,以影為據”[1],即將理論教學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用典型病例圖片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典型病例圖片收集時間較長,而本科醫學生學習時間較短,故以“系統—部位—檢查方法—圖像分析—臨床常見病”進行樹形歸類和超級鏈接的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在核醫學教學中顯得尤為重要,有利于師生更方便、快捷地查找圖片,更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1.1 圖片收集
從我科大量的臨床核醫學圖片中,選擇采集質量好、清晰度高、形態有代表性的典型圖片,利用圖片傳輸軟件把SPECT圖片從SPECT圖像處理工作站下載到PC機,并轉化成JPG格式的圖片。另外收集兄弟院校教研室的教學圖片、網絡下載圖片、同仁饋贈的圖片,按骨骼、內分泌、泌尿、神經、心血管、消化等系統進行分類整理。
1.2 患者詳細臨床資料和其他影像學資料的收集
針對我科典型圖片的患者,詳細詢問患者病史、臨床癥狀、體格檢查及相關檢查結果,對于其他相關的影像學檢查圖像資料(CT、MRI、X片、B超等圖片和報告),記錄下來,并有選擇性地拍照、掃描或拷貝。另外,收集我科典型圖片的報告。
1.3 核醫學教學資料的收集
收集各種檢查方法的顯像原理,正常圖像、各種基本病變圖像和臨床常見病圖像的表現特點,各系統的測試試題,并通過拍照、掃描或拷貝等方法保存下來。
1.4 圖片歸類和整理
將收集的圖片按“系統—部位—檢查方法—圖像分析—臨床常見病”進行分類整理,包括正常圖像、各種基本病變圖像和臨床常見病圖像以及這些圖像的表現特點的文字說明,還有部分患者的詳細臨床資料和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圖像資料。
1.5 電子圖片數據庫的建立
1.5.1 圖片的處理 應用Authorware、Photoshop、Flash等軟件對圖片進行處理。
1.5.2 圖片的鏈接 將圖片按“系統—部位—檢查方法—圖像分析—臨床常見病”建立樹形目錄,在目錄、相應圖片和文字說明之間建立超級鏈接。單擊目錄中某項內容,可以切換到相應的圖片;單擊圖片下的頁碼按鈕,可以切換到相應的圖片文字說明;單擊文字說明下的相關影像學檢查,可以切換到相關影像學檢查圖像;單擊文字說明下的頁碼按鈕,可以返回到上一級目錄。
1.5.3 各系統配備測試試題 測試試題主要用于學生自我測試或教師對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測試,并配備標準答案。
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應用方便。首先打開數據庫,進入數據庫首頁,選擇進入任意一個章節進行任意查詢。比如,查找“超級骨顯像”圖片,先點擊“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進入數據庫首頁,選擇“骨、關節系統”章節點擊進入,再點擊“異常圖像”進入,找到“超級骨顯像”,點擊就能查看“超級骨顯像”圖片,并且通過超級鏈接能查看到“超級骨顯像”相關的文字說明,包括“超級骨顯像”的定義、此圖片患者的臨床資料和其他相關影像學檢查圖像資料,此外,還可以將核醫學圖片與其他影像學圖片進行比較,單擊文字說明下的頁碼按鈕,就可返回到上一級目錄。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的建立和應用,既能使師生方便、快捷地查找到所需圖片,又能使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建立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解決了教師需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和從眾多圖片中挑選典型病例圖片的難題,降低了教學成本,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科教師嚴重不足的壓力。
建立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解決了本科醫學生學習時間短、所見病種有限的難題,有利于學生接觸大量核醫學的正常圖像、各種基本病變圖像和臨床常見病圖像,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升華,并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此外,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成績。
建立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改變了傳統講解式教學模式,以臨床典型病例圖片為基礎的臨床實踐結合理論的教學模式更容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此外,各系統配備測試試題,既能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又能對其能力進行定量考核與評估,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臨床典型病例圖片不斷豐富我科教學資源,有利于提高我科教學質量。
隨著網絡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和深入,學生通過豐富的網絡資源獲得課程相關知識已非常普及[2~4]。可以將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中的疑難病癥圖片上傳至院網、校園網的專業科室疑難病癥討論區,讓學生和臨床醫師參與討論,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理解,提高實踐能力,還可以讓臨床醫師對核醫學有進一步的認識,總結經驗,以便更好地為臨床服務。此外,還可以開展繼續教育,利用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實現資源共享。
總之,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的建立,降低了教學成本,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開闊了學生視野,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核醫學教學電子圖片數據庫在教學中將顯示出越來越大的優越性和越來越廣闊的應用空間[1,5,6]。
[1]朱曉彤,陳忠科.醫學影像學電子圖片庫的建立及多重功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0,28(15):37.
[2]翟云芝,基于網絡環境下的自主—互動教學模式探討[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1,27(2):95-97.
[3]姚云,趙英俠,徐維蓉.組織學與胚胎學教學體系建設的實踐和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5):324-326.
[4]宋芳,岳淑芬,楊美霞,等.運用電子圖庫創新組織學實驗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實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5):166,169.
[5]肖海,王蓉.病理學電子圖庫系統的建立與應用[J].贛南醫學院學報,2011,31(5):732-733.
[6]劉杰,韓玲霞.醫學微生物學圖庫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33(18):2295-2296.
(*通訊作者:梁慶模)
G436
A
1671-1246(2017)15-0054-02
注:本文系南華大學教研教改課題基金資助項目(2012FS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