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震
青島太行園林建設有限公司
研析城市道路綠化工程的施工與管理
王 震
青島太行園林建設有限公司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城市建設的要求也加大了要求,城市道路的綠化工程不僅美化了城市還具有防風沙和隔絕噪音的功能。城市道路的綠化工程包括工程設計規劃、綠化施工和后期養護,不僅要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還要具有一定的美感。本文主要對城市綠化工程中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做出具體的分析,并簡略闡述綠化工程后期的養護工作內容。
城市;道路綠化;施工;管理
城市的快速發展離不開城市道路的支持,是城市運轉的關鍵,根據不同道路的分工可以將城市道路分為快速路、干路和支路三大類。快速路和干路是城市交通中最主要的交通運輸系統,是道路運行暢通的基礎;支路是輔助型道路,能夠在出行高峰時期有效緩解快速路和干路的交通壓力的道路。道路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道路系統的分布也非常復雜和廣泛,所以,加強城市道路的綠化工作,不僅提升了城市的美觀,更促進了城市自然生態的發展。
土壤是植物存活生長的關鍵,不同的土壤中蘊含的養料和成分也是不同的,土壤中的養分含量和種類直接決定了所種植的植物的生長情況,不同種類的植物類型需要的土壤養分也不同。一般情況下,用垃圾土、淤泥、鹽堿土和沙土作為城市道路綠化工程中的植物回填土,這些土質屬于雜土,養分程度不高。因此,在對城市綠化工程施工的過程中,要根據所選擇的植物類型判斷所需的營養成分,根據所需要的養料成分對土壤進行科學的改良,改善土壤中的養分,提高土壤肥力。城市道路的綠化工程一般都是一次性完成的施工,需要的回填土很多,綠化施工的時間比較短,而土方單位為了減少成本購買的回填土質量都不高,不適合栽種植物。對于這類的土壤,綠化施工人員要先將土壤中的垃圾、石塊等清理干凈,用這類的土壤作為綠化工程的基地土層,在此之上再鋪一層表土,對于一些比較植物來說,對土壤的要求會更高,可以采用黃泥土和礱糠灰摻合對土壤進行土質改良,同時,可以在種植時施以有機肥。
在城市道路的綠化工程中,選擇的植物最好是有較強的抗風性和抗污染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較強的生命力、抗病害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觀賞性,也就是說,選擇的植物需要適應城市道路的環境。在施工過程中,最好是即挖即種,保證城市道路綠化工程的植物的成活率。對于喬灌木類的樹木移植工作,要及時的對苗木的根部噴灑水分,保證苗木水分子的吸收,大莖葉的植物的蒸騰作用會導致植物的水分收支不平衡,這也就是苗木移植過程中苗木枯死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保證喬灌木的成活率,就必須要在種植喬灌木類植物時對其根部進行修剪。
城市道路中有很多的隔離帶,在隔離帶上種植時,一般情況下選擇的都是大直徑的植物種類,因此在綠化施工時要采用適合大直徑苗木的種植工藝。首先,根據選擇的苗木的直徑和隔離帶的寬度對植物進行位置預設,種植時,安排專門的機械設備和技術人員吊起苗木,保證不損傷苗木,調整好苗木位置后放入挖好的樹穴中,保證植物正好在樹穴的中心點,樹干要和地面保持垂直。然后,安排城市道路綠化的施工人員對植物進行土層回填,每一層土都要夯實,保證植物根基穩固和直到回填土高度符合標準。最后,回填土符合規定的高出地面20cm后,在植物周圍開挖一圈小溝,防止在給植物澆水時水土過快的流失,也是保證所澆的水分能夠滲入到植物的根部,提成成活率。
水是綠化植物生長的必要因素,那么對綠化苗木進行澆水作業也是在道路景觀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工作,經過綠化后的土壤要進行定期定量的澆水,確保土壤的水分和養料充足,尤其在高溫天氣下,要保證植物成長的水分。同時在冬季也要進行一定的灌溉,這樣有利于提高成活率,促進綠化植物的根系的生長。在進行水的灌溉的過程中要注意肥料的實施,這是保證綠化植物成長的必要的養分。當然肥料種類和量的選擇和苗木的類型和苗期有重要的聯系,要根據具體的要求進行合理的選擇。
城市道路景觀設計是通過對苗木的藝術設計、管理等來達到一定的美的藝術。在對城市道路綠化工程中的植物進行修剪時要注意道路的美觀,對于要修剪的植物,塑造整體的形象。給植物進行修剪時,最好選擇在植物的休眠季節進行,在修剪完成后要對創口大的植物涂抹創口保護劑,確保植物不會因修剪對大而死亡。對綠化植物的修剪不僅僅是為了美觀,同時還是為了更好的生長。
任何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病蟲害的影響,所以,對于城市道路綠化工程中的植物要進行定期的進行蟲害防治,如果發現植物遭到蟲害,要及時的進行治理,確保植物能夠健康的成長。
在城市道路的綠化工程中,有一些大型的喬木類植物會因為光照和水分的關系在生長中出現偏斜,對這樣偏斜的植物要及時進行固定和支撐,保證城市道路綠化工程的植物美觀性。在對植物進行固定和支撐后,要定期的檢查,發現支撐物破損要及時的更換,避免植物倒塌的情況出現。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發展的進程加快,道路綠化工程也加快了腳步,道路綠化工程能夠有效的對城市的汽車尾氣和二氧化碳進行吸收,緩解大氣污染,凈化城市空氣。城市道路的綠化工程的管理應當從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方面加強控制,對施工技術加以強化,保證城市道路的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建設出環境更好,更漂亮的城市。
[1]聶蕊.基于可持續減災的御災性城市空間體系構建和設計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12.
[2]徐海順.城市新區生態雨水基礎設施規劃理論、方法與應用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
[3]馮藝佳.風景園林視角下的北京市淺山區綠色空間理想格局構建策略研究[D].北京林業大學,2016.
[4]赫彥利.滄州渤海新區黃驊港區域顆粒物污染現狀及控制對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5.
[5]饒曉曉.近代杭州、寧波城市建設的現代化進程及其比較研究(1840~1937年)[D].浙江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