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固定資產投資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它對于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越來越重要。由于投資在各地區內的分配,以及各地區對于投資的需求存在差異,導致了各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本文從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的地區結構入手,通過分析各地區內部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發展的差異,來研究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地區結構 固定資產投資 經濟發展
本世紀以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支持,陜西省經濟實現持續快速發展,從反映經濟增長指標GDP的支出構成法來看,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尤為突出,陜西省在新世紀的15個年頭里經濟增長表現出典型的高投資驅動型,關中、陜南、陜北各地區經濟也依托于投資不斷增長,但由于一定時期一個地區內的投資總量是有限的,投資規模不可能無限擴大,所以對于地區內的各個區域來說,一個區域的投資增加必然意味著另一區域的投資減少,從而形成投資在各個區域內部分配的差異以及經濟發展速度的差異。
本文的數據來源于2000~2014年《陜西省區域統計年鑒》,所有分析均建立在對相關數據的整理和計算之上。
一、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的地區差異分析
(一)三大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增長變化情況
1.從三大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和增速分析。2000~2014年,三大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和增速均呈上升趨勢,其中,關中地區最大,從2000年的447.84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2710.56億元,增加了27.38倍,年平均增長817.51億元,且期間一直呈正向增長趨勢,未曾間斷;其次是陜北地區,2000~2003年,陜北地區和陜南地區的投資額度相仿,在這三年間,投資額度增加了3.15倍,年平均增長30.20億元,但2003年之后投資明顯加快,從2004年的273.89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3188.11億元,增加了10.64倍,年平均增長264.93億元;最后是陜南地區,2000~2003年,投資額度增加了0.6倍,年平均增長13.67億元,2003年之后投資明顯加快,從2004年的155.42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2075.76億元,增加了12.36倍,年平均增長174.58億元。
2.從三大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邊際增長率分析。就關中地區來說,2009~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的邊際增長率是121%,2010~2011年是48%,2011~2012年是267%;陜南地區與關中類似,2009~2010年,固定資產投資邊際增長率為114%,2010~2011年為26%,2011~2012年為461%;陜北地區在2012~2013年,固定資產投資邊際增長率為57%。2013~2014年為11%。根據以上結果可以得出:在2010~2011年關中和陜南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邊際增長率是遞減的,其余年份均是遞增的;2013~2014年陜北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邊際增長率是遞減的,其余年份是遞增的。
3.從固定資產投資的地區差異分析。2000~2003年,陜南陜北兩地固定資產投資雖與關中地區有差距,但差距較小;2003年之后,陜南陜北兩地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遠小于同時期關中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故而與關中地區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別是自2011年以后,這種差距更為顯著;2000~2003年陜南地區與陜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額度大體持平,但2003年之后,陜北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大于陜南地區,兩地差距明顯拉大。根據以上分析可得:以2003年為時間節點,在此之前,三大地區差距較小,在此之后,三大地區出具逐步拉大。
(二)不同時期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在三大地區的分布情況
1.關中地區,是三個地區中固定資產投資額占比最大的區域,在指標年度內,一直維持在60%~70%的區間內。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投資總量的比重從2000年的60.04%上升到2014年的67.94%,其中,2010年達到了70.46%。
2.陜南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占比是三個地區中最低的,僅在2000年,略高于陜北地區1.21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占全省投資總量的比重從2000年12.05%到2014年的11.09%,其中,2005年占比最低,為8.30%,并且在指標年度內,投資占比呈不規則的上升或下降趨勢。
3.陜北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從2006年開始急劇增長,2000年投資占比為10.84%,2006年開始達到20%以上,但從2013年開始,固定資產投資占比有所下降。
■
圖1 2000~2014年三大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占陜西省投資總額的比重變化趨勢圖
二、陜西省經濟增長總量的地區差異分析
(一)從三大地區GDP總額和增速分析
2000~2014年,三大地區的生產總值均呈上升趨勢。其中,關中地區的GDP是三個地區中最大且增速最快的,從2000的1282.1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1066.91億元,增長了7.63倍,年平均增長652.32億元;其次是陜北地區,從2000年的253.68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4306.67億元,增長了15.98倍,年平均增長270.20億元;最后是陜南地區,從2000年的250.38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2267.26億元,增長了8.05倍,年平均增長134.46億元。
(二)從三大地區GDP的邊際增長率分析
關中和陜南地區在指標年度內GDP邊際增長率均呈遞增趨勢,且未曾間斷;陜北地區在2008~2009年之間,GDP邊際增長率呈遞減趨勢,僅為19.8%,其他年度邊際增長率遞增。
(三)從GDP增長的地區差異分析
2000~2003年,陜南陜北兩地生產總值雖與關中地區有差距,但差距較小;2003年之后,陜南陜北兩地GDP增速遠小于同時期關中地區的GDP增速,故而與關中地區的差距逐步拉大,特別是自2011年以后,這種差距更為顯著;2000~2003年陜南地區與陜北地區GDP大體持平,但2003年之后,陜北地區的GDP增速大于陜南地區,兩地差距明顯拉大。根據以上分析可得:以2003年為時間節點,在此之前,三大地區差距較小,在此之后,三大地區差距逐步拉大。
三、陜西省三大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與GDP總量之間的關系分析
陜西省三大地區自2000年以來,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的變動趨勢一致,都呈現出生產總值隨著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而增加(關中地區2013~2014年除外)。
(一)關中地區
固定資產投資從2000年的447.84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12710.56億元,增加了27.38倍,年平均增長817.51億元。GDP總量從2000的1282.15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11066.91億元,增長了7.63倍,年平均增長652.32億元;
(二)陜南地區
固定資產投資從2000年的89.88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2075.76億元,增加了22倍,年平均增長132.39億元;GDP從2000年的250.38,增長到2014年的2267.26億元,增長了8.05倍,年平均增長134.46億元。
(三)陜北地區
固定資產投資從2000年的80.50億元增加到2014年的3188.11億元,增加了38.6倍,年平均增長207.17億元;GDP從2000年的253.68億元,增長到2014年的4306.67億元,增長了15.98倍,年平均增長270.20億元。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三個地區中,固定資產投資增加倍數的降序為:陜北,關中,陜南;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數的降序為:關中,陜北,陜南;GDP增加倍數的降序為:陜北,陜南,關中;GDP年均增長數的降序為:關中,陜北,陜南。造成這種增長倍數與年均增長數不一致的原因是各地區的基數不一致。關中地區的基數最大,所以導致雖然陜北地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總值增加倍數大于均關中地區,但其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數卻遠遠小于關中地區。
四、結論
基于以上對三大區域固定資產投資和各地經濟發展的比較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各地區由于自然環境,資源稟賦,產業發展等條件的差異,會造成固定資產需求與供給的差異,一般來說,資本會流向投資需求量大,投資回報率高的地區,長期內,會形成資本流向的不均衡循環,導致地區間發展差異逐步拉大;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總量增長之間存在很強的正向相關作用,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會以乘數效應加倍作用于國內生產總值,使得經濟總量得以增長,反之,經濟增長又為投資總量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直接導致了投資率增加;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雙向效應并不是絕對的,因為,一方面,經濟增長最終取決于投資回報率,投資總額的增加并不意味著投資回報率的增加;另一方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遞延效應,投資的短期經濟效果不明顯,即當期投資的回報可能會是以后幾期的收益,因為資本轉化為實際產出需要經歷一個比較長的傳導過程;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地區內經濟結構的合理性,因為固定資產投資的流向決定了地區內經濟的構架比例,即固定資產投資流量大的經濟單元,一般來說就是該地區支柱型經濟單元。因此,促進地區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對資源進行合理優化配置,使之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
參考文獻
[1]梁永.陜西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分析及調控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
[2]向家敏.中國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貢獻的地區差異分析[D].重慶大學,2007.
[3]王詩珣.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影響分析[J].商,2015,12:225.
[4]魏四新,鄭娟.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發展影響的研究——基于陜西1978—2013年數據分析[J].調研世界,2014,10:11-15.
[5]侯榮華.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及其滯后效應分析[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2,03:13-16.
[6]楊娟.陜西省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D].中共陜西省委黨校,2014.
[7]孔令帥.固定資產投資對區域經濟差異的影響研究[D].山東大學,2013.
作者簡介:龐歡(1992-),女,漢,陜西富平,研究生,單位:西安財經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