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健
【關鍵詞】留學生;教學能力;教育現代化;教育品質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C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61-0006-02
2010年,江蘇成為全國教育體制綜合改革項目——“完善留學生培養體制機制,擴大留學生規模”的試點省份。近年來,江蘇堅持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外國留學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質量穩步提高,品牌日漸形成,外國留學生教育事業發展迅速、成效顯著。
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江蘇省教育規劃綱要和“十二五”發展規劃均明確:到2020年,在江蘇學習的外國留學生達5萬人左右,其中高水平大學中留學生比例達5%以上,并將此列為至2020年江蘇教育現代化16個主要指標之一。2011年、2014年,江蘇省教育廳先后出臺大力發展留學生工作的意見和留學江蘇行動計劃,根據區域發展規劃及資源條件,建成南京、蘇州和蘇北三個區域外國留學生規模增長極。同時將不同規模的高校分成三類,分別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指導高校科學確定留學生工作的目標和任務,抓好重點項目的開發和實施。
著力提高培養質量
推動教育思想轉化,加強教學能力建設,是江蘇打造留學生教育核心競爭力的關鍵措施。一是建設國際化師資隊伍。每年投入1個億左右,依托政府公派留學獎學金項目、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干教師海外培訓項目和海外教師培訓計劃等,提升高校教師英語授課和雙語授課能力。據統計,江蘇70%從事留學生教育工作的專業教師,具有海外學習工作經歷。同時,許多高校還聘請外籍教師和團隊為外國留學生教授自然科學專業核心課程。二是加強英文課程建設。自2014年起,啟動省級外國留學生英文授課精品課程建設工作,計劃到2020年建成300門省級英文授課精品課程。目前,已有167門英文授課課程入選省級精品課程,每門課程資助10萬元。三是完善質量保障機制。指導高校推進專業課程建設標準國際化,推動留學生和本國學生培養工作同質化,建立“五制并舉”的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體系,實現結果目標考核向培養過程考核轉變。江蘇大學一名博士留學生兩年內發表了5篇SCI論文,被評為校級優秀博士生。留學生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吸引了更多留學生,優化了留學生教育結構。目前,江蘇學歷教育留學生比例達51%,并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努力擴大教育規模
一定的教育規模是外國留學生教育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指標。一是啟動“留學江蘇目標學校”計劃。今年,省教育廳遴選了40所基礎較好、發展愿望強烈、改革成效顯著的高校,作為“留學江蘇”目標學校和培育學校,對每所高校提出具體的年度任務和階段目標。之后,將根據考核和驗收結果實行動態調整,對達成目標、增幅較大和建設質量較好的高校給予經費獎勵。二是率先建立外國留學生生均財政撥款機制。自2015年起,省財政對省屬高校學歷教育外國留學生實行生均撥款政策,撥款標準同中國學生一樣,引導、支持高校積極招收外國留學生。三是支持高職院校招收外國留學生。江蘇高職院校積極服務企業海外發展戰略,為目標國培養培訓技術技能型人才,成為江蘇外國留學生教育新的增長點。省教育廳積極搭建江蘇-東盟教育合作會議等平臺,為學校招生提供渠道。2015年,江蘇27所高職院校共招收1000余名外國學生,學歷生占比達64%。“十二五”期間,江蘇68所高校接收了181個國家(地區)的近10萬名學生,居全國前列。
不斷強化資金保障
2010年起,江蘇設立“茉莉花留學江蘇政府獎學金”,截至目前已累計安排8500萬元,獎勵了2800余名優秀外國留學生。幾年來,獎學金資助標準逐步提高,受益面擴大至部、省、市屬所有高校,并向規模大、增幅高、潛力大、積極性高的高校傾斜。同時,增設“茉莉花短期項目”獎學金,獎勵特色鮮明、受外國留學生歡迎的短期項目。據統計,“茉莉花獎學金”在線申請數由2014年的345人增加到今年的3710人。另外,南京市自2013年起每年投入2000萬元設立外國留學生獎學金,連云港市專設“一帶一路”獎學金,蘇州獨墅湖高教園區設立了政府獎學金;紅豆集團等大中型海外投資企業、蘇商海外商會等積極與高校合作,對目標國留學生設立企業獎學金;江蘇高校紛紛設立各類校長獎學金,作為對“茉莉花獎學金”的配套。
積極營造良好環境
堅持內外聯動,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完善部門溝通機制。省教育廳與省外辦、公安廳、檢驗檢疫局建立工作例會制度,定期不定期通報信息,開展調研,研究解決制約留學生教育的外部問題。二是改革內部管理體制。指導高校構建“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促進校內部門間協調和合作。三是加大江蘇教育推介力度。先后開通了江蘇教育和留學江蘇兩個英文網站,以及留學江蘇英文手機APP。今年5月,江蘇首次組織10所高校參加美國國際教育者協會(NAFSA)年會,并召開江蘇教育推介會,得到外國合作伙伴的廣泛認可。四是提高服務能力和水平。建設“留學江蘇蘇州獨墅湖國際學生服務中心”。充分發揮留學生管理研究會的作用,組織滿意度調查,開展“我的江蘇故事”等豐富多彩的留學生活動。組織20所高校海外教育學院負責人赴澳大利亞培訓,開展外國留學生教育重大問題調研和研究等。
江蘇留學生教育事業還面臨著規模增長趨緩、結構改善受阻、合力開拓不夠等挑戰。我們將認真貫徹中央、教育部部署要求和本次會議精神,重點實施好《留學江蘇行動計劃》,以“目標學校”建設為抓手,推動留學生培養模式創新,努力促進江蘇外國留學生教育規模、質量、結構和效益的科學協調發展,為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系江蘇省教育廳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