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小衛
【摘要】 從無線網絡構建設計、通信組網應用軟件設計兩個層面進行分析,以實現無線通信指揮組網的構建,這是本次研究的價值所在。維護網絡平穩運行,為軍事指揮系統搭建真實可靠的無線網絡數據平臺。
【關鍵詞】 指揮組網 構建 設計 應用
自組織網絡不依靠任何預先設置的固定網絡設施而運行,結點科自由自動,當現有網絡基礎設施無法提供便利時,構建通信支撐環境。自組網技術應用于軍事無線通信中,維持通信系統良好的機動性與抗毀性[1]。通信組網能力為整體系統運行創造了條件。運用各種無線通信方式組網,確保系統作戰指揮不會出現間斷。處在該網絡中,文電數據有態勢數據等可靠、準確傳輸。
一、無線網絡構建設計
1.1網絡平臺創建與維護
網絡構建中軍事指揮層次包含多個子網。子網內部由網關擔負管理職責,子網構建與與變換時,網關負責子網內時鐘同步的工作,及時將各子站網絡信息收集起來,備注用戶所處位置,構建、更新路由表。如果子網內節點數發生改變,網關則及時填加或刪除該節點,使插入的節點與時鐘保持同步。網絡失效時,可采取兩種方式進行網絡構建。方法一,依照預先設定的順序,子網內某一子站自動變為網關,將各節點網關變化情次呈現出來,把子站信息重新收集起來,構建起新路由配置表。方法二,結合作戰指揮需求,在其余子網中融入該子網內剩余節點,該子網網關規劃并配置各節點。借助各子網的網關,多子網間得以相互連通,網絡構建初期,由高至低劃分各子網為各等級,最高等級子網就是中心網,中心網把時間同步信號發送出去,中心網的網關將下級網關按照等級不同,實現時鐘同步,接著各子網網關將本內部網絡的時鐘進行同步。整體網絡時鐘全部同步后,中心網依照等級收集所屬各網關信息,明確網關所處位置,構建路由表。
1.2通信協議分析與設計
1、分層的網絡體系結構。物理層處在分層網絡體系結構的最下層,負責位的表示及同步。物理層規定傳輸介質種類及及電氣功能等,介質傳輸介質種類有金屬電纜與光纜,物理層將定義連接、定時與電路阻抗等。會話層負責數據存儲與處理器容量。會話層協議將邏輯連接實體提供給應用層。涵蓋了文件傳輸協議、發送電子郵件等一些應用程序。
2、協議設計思想與基本功能。1.封裝。本系統協議數據采用塊形式傳輸,被稱為協議數據單元。單個協議數據單元包含數據與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包括地址、糾錯碼、協議控制,地址對發送方向與接收地址進行指示。糾錯碼屬于某種幀校驗序列,一般用作差錯檢測。協議控制屬于其他附加信息,發揮有關協議作用。在數據上附加控制信息,成了封裝。實體產生,接著對數據與控制信息進行封裝,變成一個協議數據單元。2.連接控制。本系統運用了面向連接的數據報傳輸。其包含了三個階段,分別為連接建立、數據傳送、連接終止。在連接構建中,征得兩個實體同意,交換數據。發送數據方有連接請求時,向接收數據方發出請求,如果接收方選擇接收,便構建起連接。連接構建后,步入數據傳送階段。該階段就也是數據交換與信息控制的階段。在本系統中,發出數據方依照順序給發出的PDU進行編號。雙方明確自身處在相同邏輯連接中,所以,跟蹤自身與對方發出與產生的出口序號、入口序號。
二、通信組網應用軟件設計
1、操作界面設計。在界面設計方面,凸出界面簡捷性與直觀性,操作便捷。界面上半部分包括通信手段與子站內部子網情況等,對各站通信鏈路狀態進行監測,界面下半部是通信與系統的日志。通信日志對傳輸的信息內容進行記錄,以較好地分析與查詢。系統日志對系統各節點的開關機與入網離線的狀態進行記錄。
2、數據傳輸控制設計。數據優先級控制、數據路由轉發等變為可能。如果多個子站同時上報數據,由優先級控制負責這項工作,主站通信請求時,把優先權讓給主站;當出現多個信息數據的下達與上報,依照數據優先順序排隊。如果優先級相同,以堆棧先進先出為指導原則,壓棧數據,依照先后順序排隊。路由選擇即,把信息由源通過網絡移動至目的站的動作。中間會與一個及以上中間節點遭遇。本系統路由在網絡層出現選擇。路由選擇活動涵蓋了最佳路由選擇路徑的決定及網絡傳輸數據包的通過。本系統路由選擇擔負各子站等子網數據自動交換的任務。
結束語:通信網絡中的無線組網通信技術是一種相當重要的技術[2]。該系統最終構建起無線組網平臺,應用于大型軍事指揮系統。組網后,數據傳輸方式變成了網絡自動傳輸控制,加速數據流傳輸,整體效率較高。各子網內部與相互間同步,確保系統一致性,維持無線網絡的可靠性與穩定性。確保惡劣條件下戰場傳輸質量,提升數傳效率,充分凸顯作戰效能。
參 考 文 獻
[1]孫彩云.基于ZigBee的無線組網技術研究[D].中北大學,2011.
[2]胡志明.軍事指揮系統中無線組網通信技術[J].通訊世界,2016,1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