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全娜,王明慧,周積蓮,趙紫賢,陳秋詞
(北海市衛生學校,廣西北海536000)
中職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微課程教學的探討
莫全娜,王明慧*,周積蓮,趙紫賢,陳秋詞
(北海市衛生學校,廣西北海536000)
將中職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一節內容提煉制作5個微課程視頻——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病情判斷、正確的開放氣道方法、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正確的心臟按壓和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操作流程,將這5個微課程視頻與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授課結合在一起,通過學生的表現及考核評價微課程應用于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教學中的效果。
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微課程教學;操作練習
微課程最早是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安學院的高級設計師戴維·彭羅斯于2008年首創。其核心理念是要求教師把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緊密聯系起來,達到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等聚焦的學習體驗[1]。
微課程的主要特點:(1)教學時間短:根據學習認知、視覺規律,一般微課程控制在5~10分鐘[1]。(2)教學內容精:微課程的問題聚焦,只針對教學內容中的某個知識點(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主題突出。(3)資源容量小:一個微課程視頻的容量一般在幾十兆左右,且支持網絡在線及下載播放。(4)微課程便于傳播:師生可在手機、ipad、電腦上,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觀看學習,且播放過程中可以自行調節它的播放速度。
現以中職護理學基礎中的“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為例,將其微課程教學介紹如下。
(1)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內容——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病情判斷、正確的開放氣道方法、正確的人工呼吸方法、正確的心臟按壓和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操作流程。將這5個內容制作5個微課程視頻。
(2)制訂教學計劃,將微課程視頻引入課堂教學中。(3)申請微信公眾號,讓學生添加。
(1)在授課前一周告知學生在微信公眾號可在線觀看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相關微課程視頻,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觀看。
(2)采取理實一體化教學,適時引入相關微課程視頻。
(3)晚上操作練習和自習課操作練習,允許學生觀看相關微課程視頻,并由班干部監督,不允許觀看其他視頻。
(1)考核方式:監考教師對學生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進行操作考核,按規范的操作流程和評分標準來評價,操作時間為5分鐘。
(2)成績統計:成績為90~100分的學生占57.8%;80~89分的學生占28.8%;70~79分的學生占11.5%;60~69分的學生占1.9%;沒有60分以下的學生。
(3)操作考核分析:優點:學生操作流暢;患者病情判斷正確;判斷呼吸及頸動脈定位正確;進行人工吹氣時始終保持仰面抬頜;人工呼吸吹氣及放、捏鼻正確;按壓姿勢正確;大部分學生在按壓過程中手臂始終保持伸直。缺點:按壓頻率不夠均勻,按壓深度不均勻。
(1)以往教學中也播放教學視頻,但主要是針對操作流程,沒有僅圍繞某個常見的錯誤或相關知識點。而微課程視頻只針對某個知識點(重點、難點或疑點),所以有利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
(2)微課程教學主要是針對某個知識點的講解,是一個有效的教學輔助工具。比如以往在講解人工呼吸時,理論講解:吹氣成功的標志是胸廓抬起以及吹氣時要捏住患者鼻子以確保氣體進入患者肺部,待患者胸廓回彈時松開患者鼻子,操作者頭偏向一側,且在整個人工呼吸過程中始終保持患者仰面抬頜。理論講解完,給學生進行示范操作時,教師的注意力放在具體的操作上,不能兼顧到學生的學習情況,此外要確保在有限的學時內順利完成教學內容的講解,所以不可能對知識點進行重復講解。另外,教師只能確保大部分學生的教學效果而不能兼顧所有學生。而現在在人工呼吸講解時引入微課程視頻,先由教師進行理論講解,接著播放相關微課程視頻,可加深學生對理論內容的理解。此外,微課程視頻時間較短,引入課堂教學中,能使教學過程比較輕松,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3)操作練習和自習課操作練習時,允許學生觀看相關微課程視頻,并由班干部監督。以往學生操作練習時,比較吵鬧,因為學生不熟悉操作流程及相關要點,練習時需要咨詢班級學習較好的同學,有時碰到疑點還會發生爭執等。現在實施微課程教學,微課程所介紹的知識點是根據教學目標及多位教師長期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常見的問題歸納總結出來的。所以操作練習碰到問題時,學生很少咨詢其他同學,都是自行播放微課程視頻學習,且視頻可自行調節進度及速度,能對模糊的知識點或操作要點進行反復播放。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已使用過相關微課程視頻,所以學生自行觀看時比較熟悉和易于接受。
(4)通過對學生的考核可知,微課程視頻在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的教學中應用效果顯著。以往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考核中學生常見的錯誤:操作流程欠熟練;判斷呼吸方法欠準確;判斷頸動脈位置欠準確;進行人工吹氣時未始終保持患者仰面抬頜;人工呼吸吹氣時放、捏鼻子欠準確;按壓姿勢欠準確;大部分學生在按壓過程中手臂未始終保持伸直;按壓頻率不夠均勻,按壓深度不均勻。在教學中引入微課程,讓學生想學就學,不懂就自己學,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教學中引入微課程教學,通過學生的考核成績分析,可知學生進步很大。首先所引入的5個微課程是針對學生常見的錯誤及學習重點、難點及疑點提煉出來的,學生通過對這5個微課程的學習解決了在操作過程中的常見問題。其次引入微課程教學,學生的操作成績顯著提高。本次學生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考核優良率為86.6%。
(5)重復觀看,加強記憶,提高成績。學生反映,平時背課文里的知識要點有時會感到很吃力,但現在因為重復觀看微課程視頻,加深了記憶,所以很快就能背下來了。比如根據心肺復蘇基本生命支持術中的5個相關微課程視頻而提煉出的20道問題,在學生技能考核結束時提問,學生幾乎都能正確回答。
(6)教師通過制訂教學計劃和制作微課程視頻可以提高業務能力。一個好的微課程視頻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且易于被學生接受。但一個良好的微課程視頻的制作需要具備很多要素,首先是知識點的選擇,教師通過自身教學經驗選擇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疑點;其次是素材的收集,制作微課程視頻,這個過程既考驗教師的業務能力,也考驗教師的現代化技術應用能力。
[1]莫全娜,趙紫賢.論中職護理學基礎運用微課程教學的必要性[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0):82-83.
(*通訊作者:王明慧)
G420
B
1671-1246(2017)18-0025-02
2016年度廣西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護理學基礎微課程教學對提高中職護生職業能力的研究”(GXZZJG2016B263)